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4)——青藏地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4)——青藏地区

资源简介

“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4)——青藏地区
【整合高频考点】
1.“高、寒”特征
(1)“高”: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主体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的美誉。
(2)“寒”:青藏地区因“高”生“寒”,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高寒(气候寒冷)、缺氧、低气压,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区域)。
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1)高寒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优良畜种有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
(2)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等。
3.大江大河的源头
长江、黄河等发源于此。
4.居民
(1)主要少数民族:藏族
(2)居民生活: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哈达、锅庄舞。藏传佛教,布达拉宫。
5.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强化读图训练】
1.落实在地图上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识记下列地理事物)
(1)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西藏、青海,拉萨、西宁,青藏铁路。
(3)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2.识记典型区域图
3.区别典型景观图(左: “高原之舟”牦牛,右:佛教圣地布达拉宫)
【理解内在联系】
1.青藏地区“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
2.青藏地区农作物(青稞、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高的自然原因
青藏地区日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病虫害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累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