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能够运用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简单地解释一些地理现象。3.能在地图上指出两大火山地震带,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4.了解地震常识,学会抗震自救。【学习时数】1课时【学习提示】【新知梳理】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表形态的变化:海陆变迁(“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部分证据: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2.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德国)于1912年提出。基本观点:“泛大陆”——“碎块”——漂移。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①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构成。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欧洲南部和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注意点】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原理: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或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动。现象:火山和地震;温泉;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成为高山,海洋不断缩小;张裂拉伸成为裂谷,海洋不断扩大。范例:①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多火山、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动。②我国台湾以及东部沿海、西部地区多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动。③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隆起成为高山(高原)——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碰撞挤压。④地中海不断缩小——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碰撞挤压。⑤红海不断扩大——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张裂拉伸。⑥东非裂谷带——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张裂拉伸。⑦温泉——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动,岩浆活动多,地热资源(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丰富。【识图训练】1.写出下图中大陆漂移的顺序:③④②①。2.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A美洲板块B南极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E欧亚板块F太平洋板块【问题探究】1.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生物的相似性特征说明南美洲东岸和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可能原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是后来破裂漂移分离的。2.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有“温泉之州”的美称。请简要解释福州多温泉的原因。福州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动,岩浆活动多,地热资源(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丰富。【网络建构】【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1.你知道“沧海桑田”的含义吗?2.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的?观点如何?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又有哪些?4.世界上火山地震带是如何分布的?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地表形态变化火山与地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