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昌盛的秦汉文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昌盛的秦汉文化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46张PPT。昌盛的秦汉文化东汉时/宦官蔡伦 总结经验改进造纸术
促进文化之交流 影响世界之科技
什么“神医”华佗 什么外科针灸
什么“医圣”仲景 什么“伤寒杂病”
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标志古代数学体系来形成
西汉时/佛教传入 宣扬来世天国因果报应
道教产生本土东汉 长生不老追求成仙
司马写作《史记》 首部纪传通史
东汉班固《汉书》 张骞出使西域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汉文化有奇迹秦汉文化技术发明数学医学史学宗教…………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秦汉文化如此昌盛的原因是什么?一、技术发明——造纸术商周时期原始社会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布帛陶器青铜器甲骨竹木简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不同时期古人所用的书写材料太笨重,不便于携带,且价格昂贵…… 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
思考:
这说明了什么?放马滩纸说明在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  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思考:这说明了什么?纸有什么特点呢?1)说明在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
2)特点: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同一时期,其他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②造纸的主要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③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作用(影响)①时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的使用逐渐普及起来,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1、洗涤原料2、切割3、浸渍沤制和焚烧草木灰4、蒸煮5、舂捣6、搅拌成纸浆7、捞取纸浆8、晾晒9、码放合作与探究资料1:在大量使用纸书写以前,人们主要用毛笔在木简或竹简上书写,再将写好的单枚简编连成册。由于竹木简很笨重,书多了,就需要用车来运载资料2: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学富五车(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中国造纸术的传播4世纪(朝鲜半岛)7世纪(日本)8世纪(西亚)12世纪(非洲)12世纪(欧洲)19世纪(大洋洲)16世纪(北美洲)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数学成就1、《周髀算经》提出的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500年。2.《九章算术》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3.秦代《数》和西汉《算数书》说明我国实用数学成熟的实际时间更早。1、 《周髀算经》内容:
记载了西周初年数学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对话,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勾股定理)意义:
说明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周髀算经》书影2、 《九章算术》①内容: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②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说明我国实用数学成熟的实际时间很早。全书分为九章:
⑴ “方田”,主要是田亩面积的计算和分数算法
⑵“粟米”,主要是粮食按比例交易计算法
⑶“衰分”,主要是分配比例的计算方法
⑷“少广”,主要是开平方和开立方法
⑸“商功”,主要是各种体积的计算法
⑹“均输”,主要为政府摊派税收、分派劳力比例的计算法
⑺“盈不足”,主要为盈亏问题的解法
⑻“方程”,主要为联立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则
⑼“勾股”,主要为勾股定理的应用和测量问题的解法 《九章算术》三、医学成就1.西汉《黄帝内经》2.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被称为“医圣” 3.东汉末年华佗“麻沸散”“五禽戏”针灸和外科手术最早记述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理。至今是中医学习的经典1、《黄帝内经》西汉时期编定,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2、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伤寒杂病论》书影3、华佗华 佗 (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出土于四川绵阳的西汉针灸木人四、史学成就——史记1.体例:2.记载范围3.史学价值4.文学价值:叙事简洁,文笔生动,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纪传体通史5.司马迁的品质:西汉·司马迁首创纪传体,是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范例。体例完善,史料翔实。有远大理想;有严谨修史的态度,注重史料的真实性;
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实地调查;有顽强的毅力。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 《史记》由本纪、世家、表、书、列传组成。“本纪”:依照时间顺序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世家”:记载诸侯;
“表”:用来简列时事;
“书”:则记述制度;
“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史记》中的传世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 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五、佛教的传播1.传入时间: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2.发展:(1)东汉明帝派使者的西方求佛法
(2)中国最早寺庙——白马寺宣传来生幸福,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入。3.作用:佛教为什么能在我国广泛传播?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困苦。佛教的教义符合人们的认识并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得到统治者欢迎。艺术:随着佛教的传入,带有佛教艺术特色的佛塔、佛像、佛寺等建筑兴起,石窟艺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教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文学: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文体、词语等。激发了中国神化小说的创作热潮,《西游记》就是其中的优秀者。日常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五体投地、清规戒律、大千世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慈大悲……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峨眉金顶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九华山地藏菩萨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佛教四大名山山西四川安徽浙江
佛教音乐
《大悲咒》六、道教的诞生1.诞生:(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2)道家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2.教义:修身养性,炼丹,长生不老对我国后世文化产生深远影响。3、作用:神仙方术炼制丹药修身养性
得道成仙
长生不老道教圣地——青城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齐云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成都安徽江西遍布各地的城隍庙(城隍:古代神话中守城池的神)无处不在的土地庙佛教与道教比较简表古印度中国东汉时期
兴起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西汉末年
传入中原寺院道观修身养性
得道成仙科技:西汉出现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数学:数学名著 《周髀算经》 和《九章算术》医学:编订《黄帝内经》;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史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宗教: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派遣使者到西方求取佛法,建造了白马寺;东汉时期,道教诞生。小结昌盛的秦汉文化秦汉文化昌盛的具体表现技术
发明数学医学史学宗教西汉发明纸西汉早期的纸,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蔡伦东汉改进造纸术西汉《周髀算经》东汉《九章算术》西汉《黄帝内经》张仲景“医圣”东汉
末年《伤寒杂病论》华佗东汉
末年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发明“五禽戏”。司马迁西汉《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
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汉明帝时建造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庙。东汉道教在我国兴起。土生土长秦汉文化昌盛的具体表现1.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又是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发展高峰,为秦汉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政治、物质基础2.秦汉时期是一个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军事强大、民族融洽的历史时期,为秦汉文化昌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我国秦汉时期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1、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
2、民族之间以及中外交流频繁;
3、继承发扬前代传统;
4、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表现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