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校联考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社会 思品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孕育自然界,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最终都来自大自然。这句话说明(▲)A.大自然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对大自然应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C.大自然再生能力强,人类可肆意获得食物D.人类应支配自然界,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2.印度某地,大象闯入城市,造成人员财产损失,人们要求捕杀大象。假如你是印度领导人,你的做法是(▲)A.为了保护人类的利益,同意捕杀大象B.为了保护动物的利益,只能牺牲市民的利益C.建立大象保护区,并补偿市民的损失D.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只能强制将市民迁移3.温州的民警叶方奋不顾身英勇救人,被授予“最美浙江人称号”,因为(▲)A.只要成名就能实现人生价值B.他想得到社会的关注,变得有名气C.只有贡献自己的勇气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D.他通过对他人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4.右图漫画主要说明(▲)A.对小偷不能有同情心B.要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C.要拒绝冷漠,尊重生命D.维护正义要量力而行5.山东省职工宋昌利,在工作中多次拯救处于危难中的生命。他的善举让我们懂得要(▲)①尊重生命,与人为善②珍爱生命,提升价值③换位思考,信守承诺④平等待人,悦纳自我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6.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有(▲)①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②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③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④东西跨经度大,东西端点时差达4小时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疆域最西、最北、最东、最南的四个端点。据图回答7、8题。7.位于中俄边境的端点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8.图中甲、丁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A.黑龙江、西藏B.浙江、广西C.新疆、海南D.西藏、云南9.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A.960三B.960二C.1200三D.1200二10.小杰通过某购物网站购买了几本书,他在收货地址中最合适的是(▲)A.省、县、村、学校B.省、县、乡(镇)、学校C.市、乡(镇)、村、学校D.县、乡(镇)、村、学校11.下列盆地,位于第一阶梯的是(▲)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12.下列山脉不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13.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聚居地(省级行政区简称)配对正确的是(▲)A.藏族——桂B.蒙古族——宁C.回族——内蒙古D.维吾尔族——新14.下列省区轮廓与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5.下列有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中游B.位于重庆境内的长江上游C.在地势的第一、第二阶梯的交界处D.在地势的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16.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出现在南方的是(▲)①一月均温高于0°C,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②利用灌溉种植水稻,内河航运发达③以种植小麦和甜菜为主,河流结冰④湿润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A.①②④B.①④C.②③D.②④17.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A、台湾省就是台湾岛B、台湾南临南海,西临太平洋C、台湾与广东隔海相望D、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18.成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几个省区的简称(▲)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冬季时,我国南方的海南岛鸟语花香,而北方的黑龙江冰天雪地,造成气温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位置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C.纬度高低不同D.昼夜长短不同20.下列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夏季气温高,降水多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水上运输发达D.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旱作作物二、非选择题21.(10分)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回答问题。(1)图中A、B代表的区域,哪一字母代表的区域为季风区________。(2分)(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海洋或陆地),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来自__________(海洋或陆地)。(3)夏季风难以到达西北地区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________,且受到________(填地形名称)的阻挡。(4)A、B所代表的区域,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当地降水主要集中于______季。(5)夏季风具有的特点,这对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极为有利。(6)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灾害。22.(12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图一(1)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线。简要说明该分界线的重要性。(2)区域①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3)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③地区的是()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4)下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每月降水量图所示气候特点与④区域相符的是()(5)图一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地势剖面图与下图相符的是(6)沿着乙线自东向西,要经过哪几个地形区?23、(10分)读如图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格1分,最后一格2分)(1)图中黄河支流①是______河,支流②是______河。(2)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请你分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用“//”将其标注出来。(3)A处是什么水利工程,为何建在此处?(4))黄河忧患,主要是由于在中游河段严重的造成的,因而导致在下游河段形成,所以治理黄河,应采取的措施是。.(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疆喀什地处我国西部边境,具有“五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的地理优势,是维吾尔族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自喀什被设为“经济特区”以来,东部的广州、深圳等地都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如今,在喀什,深圳高新产业园的建成,吸引了如上海宝钢等东部知名企业纷纷入园投资,签署投资协议总额183.3亿元人民币。INCLUDEPICTURE"../../../../Local%20Settings/Temp/ksohtml/wps2C4.tmp.jpg"\MERGEFORMAT25.(10分)生命是绚丽多彩的,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每种生命都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生活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共同构成了这个美丽而神奇的生命世界。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应该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应当怎样珍爱和善待生命?(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命是宝贵的,如果你发现有同学因为学习压力大,产生了非常悲观甚至轻生的想法,你会怎样鼓励他振作起来?(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思想品德课老师布置了主题为《珍爱生命》的探究活动,小柳同学以编报形式进行了主题探究,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任务。命题人:社会金永长,思品柳小娜五校联考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社会 思品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12345678910BCDCACBCAB11121314151617181920CABBDDDDCD21、(每空1分,共10分)(1)AB(2)海洋陆地(3)远山脉(4)A夏季(5)雨热同期(6)寒潮22、13分(1)秦岭——淮河(1分)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月份0度分界线;800毫米降水量分界线;水田、旱地的分界线。(答出任意一条即可)(1分)(2)干旱(2分)(3)C(2分)(4)D(2分)(5)乙(2分)(6)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顺序不能变)(3分)23、9分(1)①是汾河,②是渭河.(2分)(2)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桃花峪.(2分)(3)龙羊峡;流经地势的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落差大,峡谷多、水力资源丰富;2分)(4)水土流失;地上河;;在中游的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做好保持水土工作等(一点即可)(3分)24、8分(每小题写两点即可得4分)(1)A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B旅游资源优势明显;C与周边国家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开放。(2)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25、(1)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2分)(2)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③善待其他生命。(3分)(3)鼓励的语言和行动正确健康则可给分。(5分)26、(1)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1分)。我们应以珍爱之心对待其他生命。或者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2分)。(2)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应得到尊重和珍爱(1分)。治理污水,是尊重和珍爱生命的表现(2分)。(3)(一个例子2分,两例满分)例如:爱惜自己,远离所有伤害源。(远离危险、不做危险、害己害人的行为);决不伤害自己、决不放弃自己的生命;身体健康(多运动、注意营养饮食、不沾染不利健康的坏习惯);心理健康(自信、乐观、坚强、积极、感受幸福、乐于学习与工作);学会自我保护 爱护动物、植物等其他生命;爱护大自然、坚持环保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