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4张PPT。你知道,这些动漫人物都是出自哪个国家吗?日本日本的大化改新 民族: 国花:
国旗:国徽:大和民族樱花日出之国和服东瀛、东洋、扶桑国服:
国名:日本概况圆形,绘有16瓣
黄色的菊花瓣图案一衣带水1、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2、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角度简单介绍日本。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地形:山地丘陵为主 火山活动频繁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开始出现早期国家——大和国家大和国统一日本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1世纪前后 5世纪7世纪中期阅读教材理清线索一、古代日本的历程“大化改新”646年最高统治着者:645年大德天皇继位,建年号“大化”大王—天皇 日本阅读课本P40-41页,回答下列问题
1、大化改新的背景?
2、大化改新的过程?
3、大化改新的内容?
5、大化改新的性质和意义?
4、大化改新的影响?
二、日本的大化改新材料一:大化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贫民百姓无立足之地,大批劳动力成为王族、豪族等有势之家的私有民。豪族之间互相争战,自立为强,并且藐视大王和朝廷,自己修筑宫殿、园陵,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然后再向朝廷进调。
材料二:畿内地区曾发生多起叛乱。“战争不已”,生产破坏,社会不安。 ——《日本书纪》卷25
材料三: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前后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结合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因: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皇权旁落)(外因: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制度文化先进)阅读史料 归纳背景国内背景: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国际背景:中国唐朝的繁荣,朝鲜半岛国家的蒸
蒸日上,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日本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制度,希望以唐朝为
楷模,实行变革。大化改新的背景大化改新2、大化改新的过程: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铲除苏我氏645年,孝德天皇继位,建年号“大化”646年,孝德天皇进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改革功臣—中臣镰足 公元645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 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氏中臣镰足--大化改新的杰出功臣

14日革新派人物组成了以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为核心的集团,拥立孝德天皇即位,并效仿中国的作法,建年号“大化”。第二年元旦,天皇颁布诏书,开始国制改革,史称为“大化改新”。
3、大化改新的内容:(1)政治上:(2)经济上:(3)法律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
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仿照隋唐制度大化改新4、大化改新的性质和意义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意义: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1、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的积极影响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出现日本武士图 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庄园。 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的演变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大化改新”使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 从12世纪末开始,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开始控制中央政权,天皇成为傀儡。幕府统治在日本历时600多年。其实质是封建军事独裁统治。幕府统治(1)积极性:(2)局限性:归纳:大化改新的影响: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通知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三、中日文化交流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仙药汉委奴国王金印东汉光武帝画像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公元57年(东汉初),九州北部的倭奴国曾谴使向东汉进贡,汉光武帝赐给其“汉委奴国王”金印。空海
774~835
804年到唐朝学习佛法,806年归国鉴真
693~775
唐朝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鉴真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这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唐朝服饰日本和服9世纪的日本书法日本的茶道源于……吉备真备空海平假名片假名日本文字源于汉字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等等。平城京的唐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 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街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 武士阶层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历史的启示课堂小结日本的大化改新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背景内容影响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日本周边国家强大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政治上:经济上: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积极性:局限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天皇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君权神授 神道教名仁天皇美智子皇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