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市白石中雁学校 胡秀琼乐清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初级中学 林贤茂一、教学目标1.研读史料,结合已学知识,说出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自学课文,叙述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苏联诞生的进程及结果;结合史实,合作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的影响。2.通过对列宁与十月革命胜利之间关系的剖析,客观、理性地看到杰出人物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及影响力。正确认识在革命过程中杰出个人及人民所起的作用。3.感受十月革命的革命豪情和革命者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正确评价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苏维埃政权,苏联的成立,革命导师列宁。2.难点: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呈现单元导言,引导学生读第一段2.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交战国有哪些,导致一战爆发的原因又是什么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可见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本身存在许多问题,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俄国人民正是在这一战“危机”中找到了转机,开辟出了新的发展道路。他们又是如何开辟的呢,就让我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去探寻1.生读单元导言?2.预计生能顺利说出交战双方及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通过复习旧知识,层层导入,制造“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材料解读分析背景????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呈现1861年改革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俄国国内在农业、工业、阶级矛盾等方面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思考这些信息反映出俄国怎样的现状【承转】师:俄国经济发展落后,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最薄弱的国家,本来应该好好发展本国经济,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最终执意参加非正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后的俄国情况又如何呢?2.出示俄国在1914-1917年间参战的相关人员数据,经济数据,伤亡数据,请生根据这些数据思考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补充列宁的话加以印证)3.出示结构图,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总结俄国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1.学生解读材料,预计能找出俄国在改革后农业、工业都比较落后,国内矛盾尖锐的答案?????????2.学生快速阅读数据,预计学生能很快得出,战争加剧俄国人民的困苦,激化了社会矛盾?3.生能通过对前面两段材料的解读,分析一战前,一战中俄国的社会形势,得出俄国革命的社会背景1.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从事实中论证俄国的经济实力比较弱,落后于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补充部分史料,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即落实了重点,也提升了历史思维回归教材梳理线索二、十月革命的进程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28-30页,以时间为轴,梳理革命的过程,并找出每个时间点事件经过、结果将学生所述记录,通过超链接加以详细解说二月革命通过超链接出示《俄国教科书》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措施,提问,临时政府的举措有没有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什么?老百姓的和平、工作、土地要求没有得到解决,你认为老百姓会怎么做?2.《四月提纲》呈现列宁回国时受欢迎的图片,指导学生参考书本阅读考,思考:布尔什维克党的性质,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列宁的理想──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十月革命呈现军人、士兵攻占东宫的图片、东宫和“阿芙乐尔号”的相关资料,同时出示书本30页的资料及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相互解答,得出共同认可的答案让学生比较两次革命性质的不同?三、十月革命的结果1.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出十月革命的结果2.用超链接补充《土地法令》的规定,使学生了解这一法令使苏维埃政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1.预计学生能根据书本上的时间,找出事件的大致经过和结果????(1)学生通过材料很快得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俄国的问题,只有建立代表人民自己利益的政府才能真正满足需求?学生尝试理解布尔什维克党的性质,概括人们拥护的理由(指导思想,革命方式,代表阶级)??(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之间合作,大概归纳出起义进程如此迅速与指导思想,领导方针及人民的支持有关?(4)预计学生能回答出二月革命的性质,但十月革命的性质还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学生找出结果并加以标记。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对凌乱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1)帮助学生完成对历史的理性认识?????(2)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激发他们展示自我的勇气和信心??(3)既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合作精神????(4)学会掌握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比较法???(5)培养学生对教材的重视和学习开拓思维合作探究1.展示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变化及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世界的影响2.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资料,同桌之间合作共同分析、探讨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1.学生初步了解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变化2.同桌讨论分析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1.补充史实,引领学生接近历史真相?2.以史料为依托进行影响和意义的探讨,论从史出,既突破了难点,也提升了历史思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人物评说提升认识1.引导学生结合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史据来支撑列宁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列宁与十月革命又是怎样的关系2.列宁走上革命道路与他的早期经历有何关系,列宁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1.回顾本堂课内容,梳理史实来支撑史论。理解史论和史据的关系,学会客观价人物2.学生各抒所见,结合教材和所学,感悟列宁的革命精神1.既巩固知识,又学习评价人物,要从史实出发,做到有理有据?2.情感教育,以史励今课堂小结用图框整理出本节课的四个关键点,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建立让学生利用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和能力,能明确、清晰的理清十月革命的知识点。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材料,针对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本课内容结构清晰,所以设计时就考虑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在熟悉的教学结构中建立自己的框架,所以对十月革命的进程设计,主要是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补充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梳理并讲解,这样比起教师单纯地讲要更有效。综上所述,本节课的设计重在条理清晰,结构明确,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能做到知识点的落实,无谓华丽的课堂,旨在平实而又有效的授业。2.不足之处本课时学习重点和难点──“十月革命的影响”,对于这块内容,学生思维维度不会那么广,所以在史料的选择上理应更恰当。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何更好体现,尤其是在对列宁的评价中,涉及到学习他身上的精神这块,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在45分钟的课堂里,让人物饱满,让学生有话可讲,而不是限于教师空洞说教,是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3.改进思考重点落实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改进。(1)精选、精炼材料,删除干扰信息,使史料更有针对性和典型性。(2)建议学生课后阅读有关列宁的资料书籍,让学生课后完成这个任务,比起课堂中的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而教育,效果会更好。课件20张PPT。俄国十月革命浙江省乐清市白石中雁学校 胡秀琼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件,俄国于1917 年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这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具有深远意义。动荡暴露出症结所在,危机孕育着转机。材料解读,分析背景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改革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俄国现状: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需要鞭子敲打的畜生,鞭子似乎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 ──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反映了什么?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农村丧失劳动力达47.1%,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在莫斯科地区,1914~1916年,工人工资增长86%,但物价上涨达200% ~300%,消费必须品上涨4 ~5倍。至1917年,俄国约有17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200多万人被俘,200万头马匹被征调。 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材料解读,分析背景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材料解读,分析背景一、十月革命的背景经济不够发达;阶级矛盾突出。一战前一战中俄国人民蒙受深重灾难被夺去生命经济濒于破产社会矛盾激化回归教材,线索梳理二、十月革命的进程阅读书本28-30页,以时间为轴,梳理革命的过程,并找出每个时间点事件经过、结果。回归教材,线索梳理1917、3,罢工、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世界大战。1917、4,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演说,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17、11,攻克东宫,临时政府被推翻,革命胜利。二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性质:社会主义革命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三、十月革命的结果1.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和农民的苏维埃政府。2.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给农民。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回归教材,线索梳理1917年11月7日夜,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以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图为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开拓思维,合作探究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在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苏联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短短几十年间,苏联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国之梦终于成为现实。直到现在,在不少俄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段令他们为之骄傲的历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世界先后建立了20个社会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联盟:欧洲(东欧)8个、亚洲7个、非洲4个,拉丁美洲1个。比如: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刚果、古巴……基于以上描述,你是如何认识十月革命的?1.对俄国来说,十月革命改变了其历史发展方向,俄国进入早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2.对世界而言,俄国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打破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开拓思维,合作探究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列宁的到来对于俄国革命来说,就像行驶在重重迷雾中的航船看到指航的灯塔一样,有了明确的方向”人物评说,提升认识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列宁的经历对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有什么样的影响?列宁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物评说,提升认识1.帝国主义矛盾2.第一次世界大战3.战争在客观上促成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成熟4.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君主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课堂小结再见7月,俄军前线进攻惨败,工人和士兵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临时政府的措施:……当时民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是停止战争和缔结民主和约,临时政府却坚持战争的政策;通过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法令,但要等到战争结束再实行;延迟解决土地问题,反对农民夺取地主的土地。 ——《俄国教科书》童年的列宁四月提纲《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了工人、士兵和水兵的热烈欢迎。在演讲的时候,喊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社会主义万岁”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在俄文中,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从此,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列宁的口号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 失业者。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退出一战的态度;提出的纲领和口号充分考虑人民的需要;夺权后权力的归属符合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阅读书本30页资料,思考,你能看出彼得格勒起义进程如何?分析说明为什么会出现霍布斯鲍姆说的这种情况?进展十分顺利,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民很快攻占东宫,推翻临时政府。在起义中,人员伤亡小。1.得到人民和军队的普遍拥护和支持;2.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3.起义者手中掌握着武装力量,与临时政府的力量对比悬殊。法令规定立即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森林、矿藏、水流等资源国有化。土地法令的实施使俄国农民无偿地得到1.5亿顷土地。农民因赎地而欠下的30亿卢布债款也被取消。《土地法令》使苏维埃得到劳动农民的广泛支持。这幅画是苏联画家弗·赛罗夫的作品,它形象地反映出农民十分关注《土地法令》的心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doc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