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实验中学 陈建双 张乐爱一、教学目标(一)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标志。阅读地图和教材内容,说出大战爆发初期德军的进军路线和取得的战果。知道不列颠之战是德军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二)阅读、分析资料,探究法国等欧洲国家失败的原因和不列颠之战中德军受挫的原因。(三)感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英、法等国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侵略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法国等欧洲国家失败的原因;不列颠之战(二)难点:法国等欧洲国家失败的原因和不列颠之战中德军受挫的原因三、教学策略(一)采用讲授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探究法,辅之以教师必要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补充相关史实,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出示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总统高克向遇难者致哀的图片,猜一猜德国两位领导人向谁致哀?出示资料:2013年9月4日德国总统高克在法国总统奥朗德的陪同下,访问了遭到纳粹党卫军屠村的奥拉杜尔村遗址。无独有偶,两个星期前,8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了位于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附近的达豪纳粹集中营纪念馆,向数万名受害者献上花圈,致以哀悼。在很多西方国家媒体特别是德国媒体看来,德国领导人反省历史的诸多事例已不是“新闻”。早在1949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统的特奥多尔·豪斯在谈到纳粹对犹太人的罪行时就公开表态: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提问:德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忏悔?看图片猜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总统高克向谁致哀了解德国领导人反省历史的情况,思考德国忏悔的原因通过德国领导人反省历史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教学?(一)【二战全面爆发】1.讲述:1939年8月31日深夜,德国派遣一支军队,身穿波兰军服,冒称波军,占领了靠近德波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电台,并用波兰语广播”反德”声明。9月1日,希特勒借口德国受到波兰”侵略”,出动德军50多个师、150万兵力、2300架飞机和2500辆坦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作为波兰盟国的英国和法国,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被迫于9月3日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提问:虽然有英法等盟国的支持,但波兰还是很快被德国占领,为什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见课件)。提示:可从波兰、德国、英法等国家角度分析3.提问:二战已经全面爆发,但英法为何“宣而不战”,以至于出现了“奇怪的战争”?提示:可从英法奉行的政策和波兰的位置等角度考虑出示地图(超链接)1.听教师讲述一战的全面爆发???????????2.生阅读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料,探究原因。(1)波兰:仓皇应战,准备不足;装备老旧、战术落后(2)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3)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3.根据教师提供的地图和教材内容分析1.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明确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2.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并通过学生分析资料,理解波兰迅速被占领的原因3.史地结合,运用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奇怪的战争”出现的原因。这一问题难度较大,给学生提示是为了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降低难度(二)【德军势如破竹】1.师:英法以为德国占领波兰后会继续东进攻打苏联,没想到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们妄图安睡的愿望也破灭了。1940年4、5月,德军向欧洲北部和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4-85内容,说说德军的进军路线和取得的战果。请一学生上讲台指出德军进军路线和取得的战果,教师出示示意图总结2.提问:为什么德国能迅速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上述欧洲国家?师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见课件)和教材内容分析原因在提到德国实施闪电战这一原因时,教师出示材料并提问:闪电战有哪些特点?(见课件超链接)3.1940年6月22日,法国被迫与德国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根据希特勒的指令,法国受降仪式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一节火车车厢里举行。希特勒为什么把签约地点安排在这儿?他对签约地点这个细节的安排说明了什么问题?1.阅读教材内容,并在幻灯片显示的地图上找到德军进军路线。一学生上讲台对照地图说明德军进军路线与取得的战果??????2.生参考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料探究:德国迅速占领北欧、西欧国家的原因????3.生思考回答1.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通过学生上台指着地图讲述,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二战初期德军的进军路线和取得的战果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明确德军在战争初期势如破竹2.给学生提供课外资料,让学生对二战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设置探究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设置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回忆旧知,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三)【德军遭遇抵抗】1.师:法国就这样沦陷了。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法国人,自己的祖国被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你的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2.师:跟同学们所说的一样,法国人民没有屈服,法国爱国者纷纷起来反对占领者和卖国贼,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复兴而战。法国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将军在国内继续作战无望的情况下,毅然于1940年6月17日飞往英国。(出示戴高乐将军图像)6月18日,戴高乐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向法国人民发表首次广播演说,主张坚决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他在英国发表《告法国人民书》,宣布决心为维护法国的民族独立而战斗。(阅读幻灯片上戴高乐的话)在英国的支持下,戴高乐将军组织了“自由法国”运动,组织英国领土上的法国士兵和海外法国公民,进行反法西斯的斗争3.承转:虽然法国爱国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德国占领法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德国的下一个目标是哪个国家?法国投降后,希特勒曾向英国发动“和平”攻势,遭到拒绝后,对英国发动以空战为主的“不列颠之战”设问:这个时候的英国政府的领导人还是张伯伦吗?1940年5月希特勒进攻西欧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舆论大哗,张伯伦政府受到猛烈抨击,立即垮台。一贯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路线的丘吉尔组成新政府。5月13日,他在下议院发表演说。提问:这表明英国政府对德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幻灯片显示不列颠战役情况(资料和图片,见课件)提问:(1)不列颠之战的结果如何?(2)请结合上述资料和教材内容分析德国受挫的原因(分析原因学生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强调:不列颠之战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四)【德意日结盟】指出:随着战事的推进,德国和意大利又把战火烧至北非和东南欧的巴尔干地区。在北非沙漠地区,德意志和英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对照地图讲述)同时,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讲述三国轴心形成情况?1.设身处地地思考??2.听教师讲述法国沦陷后法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阅读戴高乐的话,感受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3.阅读P86图3-39,明确德国占领法国后的下一个目标是英国,而此时英国政府的领导人发生了变化?????????阅读丘吉尔演说内容,联系上一课教材知识回答英国政府对德态度的变化阅读资料和教材内容,了解不列颠之战的情况,回答不列颠之战的结果,分析德国受挫的原因。(英国方面:本土作战,士气高涨;人民的大力支持;政府抵抗决心坚定;空军战略战术得当;先进的防空设施。德国方面:空军虽处于优势,但在他国领土作战,且作战目标的制定带有随意性?了解德、意还在其他战场作战,讲述三国轴心的形成1.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体会法国沦陷后法国人民的心情和行动,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2.感受法国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精神?????????????3.知道英国政府的对德政策发生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促使英国人民在不列颠之战中进行英勇抵抗让学生回答不列颠之战的结果是为了强调德军在进攻中遭遇了挫折。给学生提供课外资料,请学生分析德国受挫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列颠之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等能力,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简单讲述德、意大进攻北非和巴尔干旨在让学生了解德、意还在其他战场作战。结合上一课时轴心国集团的初步形成,让学生知道这场大战爆发一年后,三个法西斯国家正式建立轴心国军事同盟课堂小结?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示意图,请学生根据图示进行总结根据示意图总结大战进程???五、板书设计(一)二战全面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作战(二)德军势如破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法国:戴高乐“自由法国运动”(三)德军遭遇抵抗英国:不列颠之战(四)德意日结盟──轴心国军事同盟六、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本节课通过问题的探究、学生的讲述等形式引导学生把握战争进程,分析成败原因,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2.开发课程资源,以史为据。开发课程资源,让历史变得更加丰满生动,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本节课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进行探究,并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探究能力。3.教学流程顺畅,水到渠成。本节课从现实引入历史,通过教师的讲述、资料的阅读带领学生重回70多年前的二战现场,探究二战中德军迅速占领众多欧洲国家的原因与不列颠之战中德军受挫的原因。既了解了史实,又知道了原因,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自然顺畅。4.史地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本节课开发的课程资源既有文字资料,又有图片、地图等。这些历史资料和图片资料让整节课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了所学知识。(二)不足之处与改进预设本节课设置了数道问答题和探究题,为了帮助学生探究原因又提供了大量资料,学生需要花不少时间去研读,导致课堂时间不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差的班级可以减少题量,教师将探究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答案。课件18张PPT。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实验中学 陈建双 大战的爆发 2013年9月4日德国总统高克在法国总统奥朗德的陪同下,访问了遭到纳粹党卫军屠村的奥拉杜尔村遗址。无独有偶,两个星期前,8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了位于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附近的达豪纳粹集中营纪念馆,向数万名受害者献上花圈,致以哀悼。在很多西方国家媒体特别是德国媒体看来,德国领导人反省历史的诸多事例已不是“新闻”。早在1949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统的特奥多尔·豪斯在谈到纳粹对犹太人的罪行时就公开表态: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 德国总理默克尔献花圈致哀德国总统高克向遇难者致哀德国忏悔篇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二战全面爆发德 国实行“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迎击德军的波兰军队VS德国出动50多个师、150万兵力、2300架飞机和2500辆坦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兰为什么很快被德国占领?(温馨提示:可从波兰、德国、英法等国家角度分析。)英法为何“宣而不战”,以至于出现了“奇怪的战争”?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前线法国卫生官员仍照常履行条例,逐一检查炊事兵的手指甲是否合乎要求。 法国士兵在静坐“站岗”(温馨提示:可从英法奉行的政策和波兰的位置等角度考虑。) 德国卢森堡丹麦比利时挪威荷兰波兰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英 国法 国9月3日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4、5月间绕过马奇诺防线1940年6月德军势如破竹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哥本哈根上空。同时集中在德丹边境的德军突然向丹麦发起进攻,德国的登陆部队也从丹麦沿海的战略要地登陆。德国公使当天清晨向丹麦国王提出最后通牒,经过激烈争论后接受了德国的最后通牒。当天上午,丹麦人在广播中听到“丹麦已经接受德国的保护”的惊人消息时,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就这样,德国只用了4个小时就占领了丹麦。 到1940年5月初德国已经在西线集中了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4500架飞机。1940年5月10日,德国对三个中立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德国首先出动3000多架飞机猛烈轰炸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在几个小时之内摧毁了数百架飞机,夺取了制空权。接着,德军空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抢占荷、比的后方机场、渡口、桥梁及防御支撑点。德军地面部队在空军掩护下大举进攻。其庞大的坦克部队避实就虚,从比利时和卢森堡南部山区分三路纵队前进。缺乏战争准备的荷、比、卢三国很快就土崩瓦解。德国出兵当天,仅30万人口的卢森堡就不战而降。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德军能迅速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上述欧洲国家。希特勒为什么把签约地点安排在这儿?他对签约地点这个细节的安排说明了什么问题? “……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法国只败了一仗,并未输掉整个战争……我要求全体法兰西人,不论他在何处、以行动、牺牲和希望的精神团结在我周围。” 德军遭遇抵抗戴高乐 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never surrender.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英国首相丘吉尔阅读P86资料,结合丘吉尔的演说,说一说:英国政府对德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列颠之战 1940年7月,德国开始进攻英国,利用空军优势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战。 面对强大的纳粹空军,英国皇家空军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避实就虚,在英伦三岛的天空中与入侵者展开英勇的斗争。8月13日,德国空军开始大规模空中攻击,对英格兰南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雷达基地、机场进行狂轰滥炸。英国空军的战斗机尽量避免与纳粹的战斗机交战,集中力量对付敌人的轰炸机。希特勒没能为他的陆军大举入侵扫清空中障碍,入侵日期不得不一再推迟。 德国看自己没占到便宜,便改变策略,集中力量轰炸英国首都伦敦,想以此动摇英国抵抗的决心,迫其向德国求和。自9月6日起,伦敦遭到了德国轰炸机的轮番进攻。然而,英国人抵抗到底的决心反而随着轰炸的加剧日益加强。在持续4个月的不列颠之战中,德国1700多架飞机被击落,英国只损失900余架。这主要归功于英国已建立了严密的雷达网,能早作防御。德军遭遇抵抗英国妇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加各行各业的劳动。这是妇女在组装炮弹 英国官方与民间携手努力,出动大小不等的船只,在海峡中冒着危险救援落水的飞行员 丘吉尔在视察被炸地区 老人也参加军事训练,保卫国家 1.不列颠之战的结果如何?2.请结合上述资料和教材内容分析德国受挫的原因。 英国方面:本土作战,士气高涨;人民的大力支持;政府抵抗决心坚定;空军战略战术得当;先进的防空设施。德国方面:空军虽处于优势,但在他国领土作战,且作战目标的制定带有随意性。 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德军遭遇抵抗141940年9月,德意日缔结《三国同盟条约》,轴心国军事同盟正式形成。德意日结盟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德国 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之战大战的爆发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电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4小时征服了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德国实施的闪电战有哪些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 《大战的爆发》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