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浙江省德清四中 徐晓琴(一)三大产业是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机器工业(工业)。第三产业:在工业、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其他行业。手工业归属于农业,因为它是手工劳动,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手工业属于哪一产业,为什么?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二)工业化的表现 1.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 2.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和化肥农药,推动农业的发展; 3.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人日益增多; 4.兴起了许多大城市,如曼彻斯特、纽约等。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三)城市化的表现 1.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 2.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 3.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这就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运动——城市化。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大气污染人口膨胀二、小组辩论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弊好处:坏处:1.人口过度集中,居住条件差2.交通拥挤3.环境污染严重4.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5.城市犯罪率上升 1.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2.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城市病辨别真假?——文明生活!工业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人们现代生活的基础。 1878年3月8日迈克一家的生活:迈克12岁了是英国小镇一公司职员的儿子。早晨起来妈妈已准备好了牛肉,土司果酱,还有爸爸爱喝的咖啡。由于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妈妈不用上班,所以用洗衣机洗了很多衣服。而爸爸则习惯性地看完报纸,喝完咖啡,穿上西装上班去了。迈克还要搭公交车上学!今天学校组织看电影!追根溯源: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上,洗衣机第一次展出谈古论今美国妇女在1909年3月8日这一天集会游行,掀起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次年,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决定,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谈古论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休闲娱乐活动大众化现代文明生活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工业革命工业化三、文明之源 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收集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并把它们列举出来。在生活用品方面:在生活方式方面:在生活趣味方面:在生活习惯方面: 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衣机、电风扇的使用等。 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 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等。 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生活质量等。文明生活点滴:探究 ——狄更斯:“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以及我们对这个时代应持的态度?态度:我们应理性、科学地对待这个时代,顺应其发展,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老师倡议:时代赋予我们文明,我们用文明装点城市!请从身边开始……谢谢!再见!《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学设计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四中 徐晓琴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千秋外国语学校 骆慧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初级中学 姚 霓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中心学校 游旭客(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革命后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学会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2.领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3.知道现代文明生活和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和材料的拓展,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形成。2.通过结合实际的辩论清楚知道今天城市病及文明生活的由来。3.通过思考、辩论、材料阅读,从而提高了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的基础上,学会客观和理性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树立全面的观点和可持续观念和文明的生活观。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树立趋利避害的观念,科学地看待工业文明的成果。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概念及形成,较抽象。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教学图表。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图表对比来分析问题。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时和现代伦敦城市图片让学生比较发现哪些问题?生:让学生感悟过去与今天的变化,同时回顾变化得益于工业革命。而且能从图片中看出过去的文明,与今天的有所不同,会带来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并且解决存在问题通过观察引出课题,并且能让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的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体现探究课的魅力活动一:说说我家我们用自己身边的故事来感悟英国从工业化发展到今天的现代都市的变迁史,从中感悟出哪些是值得我们发展过程中须借鉴和注意的问题!1.引导学生思考:(1)说说各自家庭的收入情况。旨在确定学生家庭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还是工业收入为主?(2)思考自己家的收入来自哪个产业较多(1)学生根据已家的情况回答!(2)学生列表得出三大产业??学生讨论得出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分不开通过自己家庭收入,清楚三大产业分工,并清楚今天的工农业收入比例在变化,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活动二:说说我村1.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1)你们村的人大都在工厂上班,还是在家务农,或从事第三产业?(2)社会小调查:村里人所在的哪些企业与衣食住行有关?(3)结合本地人口在城市数量以及p书83页大城市表格说说城市化特点1.根据村里情况回答(1)讨论农民大多进城是当工人,还是经商?得出工人人数在不断增加。(2)能讨论出工业化的表现?为满足衣食住行工厂规模在扩大,数量变多?(3)分析表格中人口的变化知道城市人口变多,城市是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通过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城市化?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三:说说我们这个城镇3.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1)小组讨辩论赛,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结合p84页资料1、2、3,和后面内容得出2.小组辩论通过本活动,一方面展示学生课堂收集的成果;另一方面,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知道工业化和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活动四:探索城镇生活的文明之源!呈现活动任务单4.指导学生完成:(1)什么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2)根据材料,辨别真假?并说明原因?1878年3月8日迈克一家的生活:迈克12岁了是英国小镇一公司职员的儿子。早晨起来妈妈已准备好了牛肉,土司果酱,还有爸爸爱喝的咖啡。由于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妈妈不用上班,所以用洗衣机洗了很多衣服。而爸爸则习惯性地看完报纸,喝完咖啡,穿上西装上班去了。迈克还要搭公交车上学!今天学校组织看电影!(3)填写书本说出文明生活的表现有几方面?(4)如何理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单3.(1)结合书本p84得出结论!(2)学生自学后判断对错,并归纳总结今天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是工业文明所赋予的,它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3)填写书中内容。(4)让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利弊即今天的文明与城市病同在。同时并不是所有人享受了文明的生活,有的人生活穷苦,地位低下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学会分类探寻文明之源,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并能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能把某个观点放入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看问题,从而提升和拓展思维能力课堂小结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老师倡议:时代赋予我们文明,我们用文明装点城市!请从身边做起……学生回答。?学生课后将文明化为行动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通过本活动贵在践行:讲工业时代的文明落实到行动中,让城市更加文明五、板书设计(1)三大产业的划分(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形成(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弊(4)文明生活的表现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本课是一节综合探究课,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体现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2)本课以说我家,我村,我镇的发展来模拟西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比较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以此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在一个又一个的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和延伸课外,升华本节课的主题。(3)本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综合探究课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形成和影响有了深入探究也有了深刻的理解!?2.不足之处(1)在探究主题选择上:选择自己家,村和城镇虽然贴近学生生活,但可能给学生一个印象是中国现在还是19世纪的西方国家的文明程度(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对于教材中的资料利用不够,学生对当时工业化城市化评价有些认识不足。(3)辩论赛和后面的内容可能有重复之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ppt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