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张PPT)la……雪橇雪橇滑呀滑呀滑雪橇雪橇滑呀滑呀滑分段听赏B段旋律C段旋律踏步▲▲▲▲○▲▲▲▲○听听谁的耳朵灵A段旋律C段旋律B段旋律《雪橇》的作者莱罗尔·安德森:美国作曲家,指挥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标题性音乐。代表作:《跳圆舞曲的小猫》《打字机》波士顿乐团表演小雪橇视频再见子÷米0雪橇管弦乐合奏1=B呈欢快地〔美〕安德森曲5653123276550565321223216deposit城雪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雪橇》,感受冬天乘坐雪橇时人们的喜悦心情。2、能听辨主题音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3、用肢体动作参与表现音乐,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2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曲式结构的知识积累,所以,在教学中,只需要学生听辨出主题音乐出现几次即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紧扣“趣味性、自主性、创新性”核心原则。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出发,运用各种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倡张扬个性,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并由此获得情感体验。3重点难点1、听辨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2、用动作,打击乐器表现不同的音乐主题。3、模拟蹄声,鞭子声音。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1、听《铃儿响叮当》进教室【拍手进教室】《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歌曲,每到圣诞节时,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大街小巷都会响起这首歌曲,歌曲表现了圣诞老爷爷乘着雪橇给小朋友送礼。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圣诞老人一起感受乘坐雪橇的美妙,让我们出发吧!【媒体设计】:VCD:圣诞老人坐雪橇的情景。【学生行为】:认真观看【设计意图】:从圣诞老人引出雪橇,激发学生学习和表演的兴趣。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的教学方式.活动2【讲授】欣赏(二)欣赏乐曲1、初听乐曲教师和学生律动《雪橇》,感受雪橇乐曲的欢快活泼情绪。学生初次聆听并感受。2、再次听赏乐曲教师问:现在,让我们再来静静的听一遍这首乐曲,看看谁能听出雪橇在奔跑时还发出了哪些有趣的声音。(到底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呢 我们在下面的分段欣赏音乐主题中寻找答案)播放微课,学习什么是微课。【媒体设计】:VCD:表现雪橇滑雪的有趣情景;录音:《雪橇》做背景音乐。【学生行为】:随音乐表演律动,模仿雪橇。【设计意图】: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模仿探究的教学方式。活动3【活动】分段欣赏1、学习a段旋律教师播放a段旋律,(也是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教师提问:它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教师弹琴并范唱主题旋律,学生学唱这段旋律。(1)视唱:老师弹琴视唱一遍主题旋律(2)用“la”模唱:听老师唱;学生随琴唱;唱的在轻快跳跃一点,完整演唱。(3)填上歌词:雪橇雪橇,滑呀滑呀滑。读歌词;随着教师的琴完整演唱;(雪橇奔跑起来速度特别的快,演唱的速度也应该是快的)提速演唱。(4)用串铃为主题音乐伴奏教师提问:再听一次,这一次不要唱,要听听乐曲中出现什么有趣的声音 是不是铃铛声啊 老师这有几个串铃,谁能来试试 其他小朋友跟老师演唱A段音乐主题。(5)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整欣赏乐曲,听一听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放《雪橇》音乐】学生听赏,哼唱,并回答四次。【媒体设计】:在大屏幕上出示此旋律,歌词。运用多种形式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学生行为】:1、学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学生跟随音乐学唱主题旋律,用串铃,拍手等形式为主题旋律伴奏。【设计意图】: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引起欣赏注意,唤起同学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多听,多唱,多感受,让二年级的学生寓教于乐。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感受式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2、学习b段音乐(1)教师提问:我们一起来听听b段音乐,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轻快,活泼)(2)再听,乐曲出现了什么有趣的声音 (鹿蹄声)。(3)教师指导学生用双响筒来模拟蹄声,其他没有乐器的同学,用弹舌模拟蹄声。(出示图谱)跟上双响筒的速度(4)随着b段的音乐,我们一起来模拟蹄声【播放b段音乐】【媒体设计】:大屏幕出现此段旋律,双响筒图示。【学生行为】:1、跟随教师学习用双响筒为乐曲伴奏。2、用踏步模拟蹄声【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记住各个乐段的旋律,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愉快的学习和掌握音乐技能。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3、欣赏c段(1)这段音乐在铃声和蹄声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有趣的声音,是什么 (鞭声)(2)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谱:三角形用拍腿来表示,拍五次腿,拍手鞭子响。【多媒体课件出示图谱】学生边做,老师拿出响板,模仿鞭子声。随音乐一起来表现c主题旋律。(注意马鞭声出现在弱起小节)【媒体设计】:大屏幕出现此段旋律。【学生行为】:1、跟随教师学习用快板模拟鞭子声音为乐曲伴奏。2、用拍手打节奏模拟鞭子声音。【设计意图】:用图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c乐段的旋律,视听结合,有助于学生对节奏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诱导式和兴趣诱发式的教学方法。活动4【活动】巩固,拓展4、巩固,拓展1比比谁的耳朵灵,(老师放音乐a,b,c乐段,同学们听是哪一个乐段的)。2师:这么有趣的音乐是谁创作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作曲家安德森。3、欣赏儿童歌曲《小雪橇》【媒体设计】:1、多媒体课件简介作曲家安德森2、VCD播放歌曲《小雪橇》视频。【学生行为】:1、欣赏abc三段不同的音乐,并随音乐做出律动。2、认真欣赏。【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乐曲,歌曲。积累音乐知识,为以后的欣赏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模仿合作的教学方法。活动5【活动】小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学习小雪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小朋友们再见。请小朋友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出教室。活动6【活动】作业欣赏安德森的音乐作品活动7【活动】《雪橇 》反思在歌曲《乘雪橇》教学时,教学设计中我针对学生设计了给歌曲作情境表演的教学环节。在表演时,随着音乐的流动,小朋友们都沉浸在各自的角色之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觉得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的应变能力非常重要的,它能让我们成功地扭转教学被动的局面,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这首乐曲的欣赏中,通过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不仅仅是粗略的停留在表面上,而加上音色的区分,立刻使坐雪橇时的快乐的情景一下子饱满了许多,事后学生们都说,音乐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干,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增长见识,发展自己的音乐情感,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引发对音乐内容的层层情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小雪撬》歌曲.wmv 《雪橇》.mp3 波士顿乐团演奏《雪橇》.wmv 铃儿响叮当.mp3 雪橇 教学设计.doc 雪橇 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