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4 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

资源简介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百团大战
日军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根据地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
中国共产党巩固根据地的政策和措施
中共七大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基本能力: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中共为克服根据地出现的严重困难所制定的政策和策略的正确性及其重要意义,认识根据地军民的创造精神、英勇斗争精神和承受的巨大牺牲,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等唯物史观,提高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八年抗战的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表达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1、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最大战役,在当时日本进行政治诱降,国民党内投降气氛日浓的情况下,百团大战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学习重点:中共七大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中共为克服困难,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学习过程
一、百团大战
B级
百团大战的目的、时间及其意义是什么?
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
A级
1、百团大战后,日军从1941年开始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
时实行野
蛮的


的“三光政策”。
2、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执行的作战方法是(

A、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游击战
B、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C、以游击战为主,配合以地道战、地雷战
D、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3、抗日根据地出现困难局面的原因是(

①日军的残酷扫荡
②国民党军队包围封锁
③严重的自然灾害
④根据地土地和人口减少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A级
1、中共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在抗战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中共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A级
(1)在根据的政权建设中实行
原则,建立
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级
(2)抗日根据地实行

的土地政策。
C级
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土地革命路线比较。(提示:背景、内容与意义上的比较)
A级
(3)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
进驻
开荒,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
B级
大生产运动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A级
(4)
年,中共开展了整风运动,内容:反对
主义,反对
主义,反对
。意义:党从思想上清算了
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
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
基础,整风运动是一次
运动。
四、中共七大的召开
A级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年春中共七大在
召开。
B级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成果有哪些?
B级
中共七大的主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五、日本无条件投降
A级
1、1945年5月,
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中国东北,摧毁日本的精锐部队
,毛泽东发表《
》的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遵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坚决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


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
B级
2、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错误的是(

A、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完全胜利
B、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志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扩展
C级
阅读课本44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中“半世纪”具体指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2、
材料中“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请结合课本所学知识,例举有关事实加以说明?
3、
材料中“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请问,“百年”应从何时到何时的?
本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