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4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4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文讲解
有研究表明,人在平面几何概念的发展上共经历七个阶段(四个水平)。
第一阶段:能够感知某一平面几何图形,且在数秒内将这个图形从若干个其他图形中辨认出来。这是具体水平
第二阶段:能够将一个先前看过的几何图形,在另一种不同的视觉角度下,仍认作为同一个图形。这是同一性水平
第三阶段:能够将某一个平面几何概念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例证视为同一类事物。这是分类水平
第四阶段:只能辨认出某一个平面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还不能赋予这个特征以相应的语言符号。简称为辨认阶段。
第五阶段:能用相应的语言符号对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描述。简称为描述阶段
第六阶段:除了能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能以某一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为依据,对相应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的区别点进行评价。简称为评价阶段
第七阶段:能给出概念的内涵。简称为下定义阶段
第四~七阶段都是形式水平。
由于孩子刚接触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其认识水平基本上还处于第四阶段,所以只要求孩子能辨认不同的平面图形就可以了。
第34页,主题图中的三名孩子,其中有两人分别用长方体和圆柱等立体图形画出长方形和圆等不同上的平面图形,另一名孩子把形状相同的图形收集到一起,进行整理、归类,渗透分类的思想,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然后,与立体图形的类似,也从众多的长方形图形中抽象出长方形的一般图形(其他三种平面图形也是同样的编排思路。)
教材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隐含了几何中面构成体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巩固立体图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
教学建议
拿出上一节课准备的各种学具。让孩子拿出任意一个立体图形,先说出它的立体图形的名称,用它照教科书上的样子沿着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一张纸只画一个平面图形,但一般不要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拿出不同类型的立体图形(球除外)依次画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尽可能的多画一些图形。此外,家长要另画两个三角形,使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完整呈现。
让孩子把画好的图形进行整理,把相同形状的放在一起。可从易到难,按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的顺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给每一类图形命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让孩子拿出一个平面图形,说它的名称,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圆的边是弯的;三角形只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方的。家长要引导孩子重点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它们的不同。
看书,家长说图形的名称,孩子指出图形的位置,理解每一类标准图形与一般图形的关系。认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词语。
把各种图形平放在桌上,让孩子动手摸一摸,孩子会说摸不到。家长告诉孩子,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图形,数学上叫做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都是平面图形。
让孩子根据名称拿出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做一做”,第1题,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切入,让孩子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一方面可以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立体图形的认识相比,抽象程度更高,所以,教材上安排了两个示例。家长要做好读题工作,要引导孩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家长可拿来一本台历,指着“这个地方”即三角形的面说,台历的这个地方是三角形的;开关的面是正方形的,“面”是关键字不可遗漏。同时,要防止孩子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例如,有的孩子经常会说“铅笔盒是长方形的”,而不说“铅笔盒的这一面是长方形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纠正。
“做一做”,第2题,让孩子利用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要让孩子自由想像,利用学具,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家长无需过多干预,并把画出来的图片张贴出来,培养孩子的学习成就感。
习题解析
第1题,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以涂一涂的形式,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辨认进行巩固。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第3题,可以直接数出图中的不同图形分别有多少个,也可以先用学具照着书上的样子摆一摆,再数一数。
第4题,让孩子利用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直观感受不同图形的特征。如果直接自由拼摆有困难,可以先照着书上的示图摆一摆,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想像,自由地摆出自己喜欢的图。
第5题,做练习的时候,尽量让孩子不凭借实物,借助表象进行推理。使孩子知道平面图形经常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如果有的孩子有困难,可以拿实物来画一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