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5.1 6和7的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5.1 6和7的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6和7的加减法的应用
学习目标
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文讲解
这是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其内容都是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在这里,课文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并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本课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孩子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看图说图意。家长问:图上画的是干什么季节?孩子说:秋天。家长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孩子可能想到:向日葵成熟了,秋天到了。孩子也可能想到:现在就是秋天了,菊花开了,图上也画有菊花,所以是秋天。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菊花开了,秋天到了。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向日葵也成熟了。秋天到了,小朋友们来郊游了。总之,让孩子看图说几句话,最好有点诗意。家长再引导孩子观察向日葵或摘下石榴的颜色,孩子可能说这是金黄色,家长接过话尾:我们把这幅图叫“金色的秋天”。
再问孩子:你想从哪里开始学?画面中有4道,难度相当,可以互为例题和习题。孩子面对多对象时,可以有选择权。让孩子干自己想干的事,也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
在这里,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叙述。
郊游图。让孩子说图意:秋天到了,同学们来郊游了。有4个同学在捕蝴蝶,2个同学在捉蝈蝈。家长引导孩子观察,两部分同学的下方画了一个大括号,指着“”让孩子辨认;在大括号的下面还的一个问号,让孩子认识它;在“?”还有一个“人”字。家长问:一个大括号、一个问号、一个人字,这是什么意思?孩子可能想到:“?人”是多少人的意思,“”是4人继续数2人,加起来的意思。连起来说:“秋天到了,同学们来郊游了。有4个同学在捕蝴蝶,2个同学在捉蝈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再让孩子把算式填完整。
摘向日葵图。孩子说:秋天到了,向日葵成熟了。阿姨在摘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有4个没摘。孩子可能发现:两部分向日葵的下方画了一个大括号,在大括号的下面还写“7个”;没摘的向日葵上有“?个”。家长可作思考状,自言自语:“没摘的有多少个? 7个已经先数了,再继续数?”欲擒故纵,孩子可能选择往回数,7、6、5,摘下3个,没摘4。观察算式,要求用减法算,所以可确定:“秋天到了,向日葵成熟了。阿姨在摘向日葵,原有7个,摘下了3个,还有多少个没摘?”孩子填算式。
摘石榴图。看图,与上面哪道题的意思一样?快速找到大括号和问号。编题,写算式。
蝴蝶图。看图,与上面哪道题的意思一样?编题,写算式。
让孩子在“?”处作记号。强化问题意识。
习题解析
第13题,是一组与第47页内容相同的练习题。练习时一要让孩子认真观察画面并正确理解图意,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二要让孩子切实感受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三要适当对孩子进行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第14题也是“用数学”的习题。两道题,都让孩子独立完成。
第15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摆出的算式很多,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28个。可参考第9题的做法。
思考题,重点让孩子摆正方体,让他们在认真摆的基础上依次填出(5)个、(6个)、(8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