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和9的认识学习目标熟练地数出8和9,会读、会写,并会用8和9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课文讲解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孩子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第53页,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画面:有8个同学和一位家长、花坛里8朵、9只蝴蝶、周围有8棵树、有9盆花、黑板上有8个字。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课文把生活中的数抽象出8和9的点子图,再抽象到数字8和9,最后通过摆圆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又将抽象的数具体化。第54页,通过计数器和直尺图以及点子图,让孩子直观地发现7和8、8和9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蝴蝶图,让孩子给蝴蝶涂色,不仅安排了8、9的序数意义,同时还要求孩子区别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最后,8和9的书写。教学建议看图说图意:家长和同学们在花园里浇花、松土、治虫,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意可由家长和孩子一起说。家长重复说: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问:这有几个字?孩子边听边数,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接着,让孩子数出是8的物体,如有8棵树、花坛里8朵、8个同学、花坛周围有8只蝴蝶。有孩子也可能说9只蝴蝶,家长可乘机让孩子理解8继续数1是9。家长问:有几个人?要怎样快速数出?8个同学再数一位家长9个人。再数9的物体。要注意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起点数数,让孩子在数数的过程中直观地感知“只要不重复,不遗漏,数数的结果与数事物的次序无关”。同时注意让孩子在自然数和被数事物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使孩子切实经历数物体个数的实际过程。家长拿着点子图卡片,问:8个汉字、8棵树、8朵花、8个同学、8只蝴蝶都可以用哪个点子图表示?具体的物体抽象为点子8。再问:还可哪个数字表示?再抽象为数字8。从抽象又回到具体,让孩子摆8个圆纸片。9的抽象化过程,同上。接着,进行数序的教学。让孩子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也可让孩子实际拨一拨),引导孩子感受到:7颗珠子再增加1颗就是8颗,8颗珠子再增加1颗就是7颗。家长手握直尺上大数的一端,数字0、1、2、3、4、5、6、7露出,问:下一个数字是几?移动手握的位置,把8露出。再问:下一个数字是几?移动手握的位置,把9露出。让孩子自己去发现9以内的数的顺序。除顺着从1数到8、9外,还可以让他们倒着从8、9数到1。让孩子先看图数点子或者用学具(圆纸片)摆一摆,然后根据直观图说的7个点子比8个点子少,8个点子比8个点子少,再引导孩子在7和8、8和9中间填上“<”。接着,可以让孩子结合5比6少、6比7少去推想出6比5多、7比6多;也可以让孩子观察点子图或摆学具直接得出8>7、9>8。家长边读要求,孩子边涂色。当完成8只蝴蝶涂色后,让孩子指出从左边起第8只蝴蝶,并讨论8只和第8只的区别;让孩子从左边起第9只蝴蝶,给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色,问:涂上色的蝴蝶一共有几只?认识第9只和9的区别,让孩子正确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书写辅导,让孩子观察 8和9的笔顺,重点指导8的写法。书写练习,家长观察孩子的书写过程适时指导。习题解析第1题,先数数,再按顺序写数,并说一说序数的意义。第2题,可引导孩子用直尺画直线,结合图意进行交通知识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