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5.3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5.3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目标
继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掌握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课文讲解
课本第88页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题,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例如,学习9加4时,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例5,通过摆1捆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这样孩子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学习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安排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练习都是比较简单的,如11+2、13-2、14-4、11+3。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孩子理解20以内的数,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一点准备,但是这些计算不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不要求孩子熟练地掌握。
例6,结合加减法的学习,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使孩子对这些名称有一个初步印象就可以了,可先不要要求孩子去记这些名称,以后在学习中经常用这些术语,孩子会逐步掌握。
教学建议
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使孩子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口算,不可按照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来算。
例5,看图说图意:两个同学摆13根小棒。让孩子也摆出13根小棒,想一想:1.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怎么数数?孩子可能认为在从10开始继续数3,10、11、12、13。教师问:怎样用算式表达?孩子根据10以内数的加法应该会很容易得出用加法算,列式是10+3=13。教师说:从它能想到另一个加法算式是…。孩子接着说:3+10=13。教师说:从加法算式可以想到两个减法算式是…。孩子说:13-3=10,13-10=3。想一想:在减法中,我们应该怎么数数?先数出总的有13根,往回数3,列减法算式是13-3=10;往回数10,列式是13-10=3。让孩子往回数一数。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操作,使孩子弄清四个算式的关系,3+10和10+3得数一样,减法与加法正好相反(即加法和减法为互为逆运算)。
可安排一个练习,把数11~20各数用各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体会10加几计算的快捷性,为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例6,看图说图意:一个同学用计数器计数,11继续数2。让孩子计数,列“一图四式”。教师指着一些加法算式说:学了这许多加法算式,我们来对算式的位置取个名字。教师指着加号和11,孩子可以说出它是加数,再指着加号和2,孩子说加数。教师再指着一些减法算式的减号和数,孩子可能从加数得到启发说他们都是减数。到这里孩子能根据算式的运算符号给位置命名,已经很了不起了。接着,让孩子回忆加法和减法的数数上是有差别的,加法从11继续数2,11和2是平等的,它们可以有相同的名字,都叫加数;减法从13往回数2,2是13的一部分,13和2是不平等的,它们都叫减数不大好,应该有差别,教师再告诉孩子,在“第一减数”前加上一个字叫“被减数”。教师接着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都有一个得数,这个得数的名字也应该是不一样的;11和2是平等的,我们就把13叫做和;13和2是不平等的,有差别,我们就把11叫做差。让孩子在其它算式说各部分的名称。俗话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也可以有一个来由,上述的学习过程,就算是给一个命名的理由。给点理由,孩子对知识的印象会更深刻的。
字词学习。虽然本课不要求掌握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但对这些达到会“认”不要求会“写”,还是有必要的。“数”是许多孩子容易写错的,写成了上下结构 “米”在上“女”和“攵”在下,告诉孩子“数”是左右结构,左边上“米”下“女”,右边是“攵”(语文的“文”,叫反文旁)。“被”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是两点不是一点),左边是一个“皮毛”的“皮”。“减”字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冫”(两点水),右边是菜太咸的“咸”。“差”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羊”字,羊尾巴往左边歪,下面是“工”。
?“做一做”。
第1题,要求孩子根据图示写出算式。教师可以先让孩子试着把左边的算式填完全(对有困难的孩子适当进行引导)。再让孩子仿照左边的算式写出右边的算式。
第2题,直接写得数。
习题解析
第1题,是一道找朋友的趣味练习。让孩子把结果相等的算式连起来,由数的相等到式的相等,提高孩子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