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5.4 连加 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5.4 连加 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连加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课文讲解
连加和连减是本单元学习的又一难点内容,它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孩子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
为了帮助孩子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课本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在连加、连减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用小鸡走来和离去的过程直观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是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孩子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不过要注意,这种注明,只是为了帮助掌握计算顺序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孩子计算时不要求这样注明。
第72页,主题图,一个小朋友在帮妈妈喂小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2只,最后还来1只,一共有几只?用连加列算式:
教学建议
打开课本,看图说图意,一个小朋友在帮妈妈喂小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2只,最后还来1只,一共有几只?
老师说:小鸡分成了三部分,可以怎么数数呢?孩子可能想到分两次数:第一次,5继续数2是7,列加法算式是5+2=7;第二次,7继续数1是8,列式是7+1=8。
老师问:还可以怎么数?引导孩子连续数,5继续数2,再7继续数1。老师问:要怎么列算式呢?孩子先写出5+2,再写+1。老师问:5+2=7,7哪里去了?引导孩子列式时先把计算的结果放一旁。
列式之后,老师问:要算出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紧接着引导孩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5+2+1,第一步计算5+2的得数“7”。算出第一步的得数后可提问: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以此提醒孩子第二步应是第一步计算的得数“7”和第三个数“1”相加,从而排除孩子计算第二步时由于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使计算无法进行的障碍。最后告诉孩子,计算时也可以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在心上,第二步把心上的数和第三个数1相加。再让孩子用数的组成理解计算方法,并把它在课文的合适位置作读书笔记。
“做一做”,第1题。
老师读题,孩子仿照课本摆小棒,比较小棒图与算式的联系,4继续数3,再数1,列式是4+3+1=8。让孩子填数,再把小棒图与加数用线连起来。如下图:
也可把1改成别的数,如2或4,与例题差异大,有利于归纳。
让孩子观察5+2+1=8和4+3+2=9两个算式,发现它们都有两个加号,数学上把它们叫连加。孩子跟读“连加”,并在课文找出“连加”的词语。认识“连”字,“车+辶”许多车一直走“连”。
习题解析
在练习十一只要求看图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并填数的习题,没有让孩子自己看图写连加、连减算式的要求。
第1题,一种由一步加法计算向两步加法计算过渡的题目,目的是让孩子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从而更好地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第2题,根据图意直接填数。
第3题,连加计算。
第4题,抄写连加算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