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7、6加几的应用学习目标初步学会用8、7、6加几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课文讲解例4,主题图。三个小朋友在数兔子,让孩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的问题。他们用不同的解决方法:(1)点数出兔子的总只数;(2)按群计数(左边8只,右边7只)后,算出总只数;(3)按颜色分类计数(白兔10只,灰兔5只)后,算出总只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需要孩子自己收集,与9加几“用数学”的内容相比,难度有所增加。让孩子体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探寻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建议:看图说图意:三个小朋友在数兔子。教师问:课文里提了什么问题?孩子找到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让孩子给问题画上线。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图中的兔子,问孩子:你能计算出一共有多少兔吗?孩子可能说:左边有8只兔子,右边有7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兔?列式是8+7=15(只)。把条件、问题、计算方法和结果一口气说完,很多孩子有这种能力。教师可问:你能再想出一种方法,来证明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吗?孩子可能说:换一种方法看,白兔有10只,灰兔有5只,一共有多少兔?列式是10+5=15(只)。教师说:再用一种方法计算,得出了同样的结果,可以证明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教师可对孩子进行鼓励,再问:你用数数的方法再次证明一下,好吗?孩子可能用实际行动同意了教师的建议,一一点数。让孩子在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产生乐趣,锻炼能力。让孩子再看图,读一读图中三个小朋友的想法,把例题填写完整,并写出第二种列式方法。问孩子:算式中15是表示什么?孩子说:兔子的只数。教师孩子一起说:所以在算式15的右边要写上单位“只”。?“做一做”,是一道开放性的情境题。画中有小鸟在树上唱歌,又飞来几只小鸟,还有小松鼠在搬运松果。根据画面内容,可以提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和“还剩几个松果”两个问题。教师说:饭要一口一口吃,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你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引导孩子根据问题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并根据单位名称把算式写在相应的位置上。第一个算式单位是只,算式是7+3=10(只),第二个算式单位是个,算式是9-3=6(个)。计算小鸟的只数,孩子说树上有7只,又飞来3只,或者说紫色小鸟有7只,黄色小鸟有3只,都是可以的。这道题与例题相比,对孩子思维能力的要求高一些。孩子不仅要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数据,还要根据图意和问题思考,确定计算方法,再算出结果。这样,可以使孩子对加、减法的认识更深一些,同时也为孩子以后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做准备。习题解析第1题,用图和对话形式表示情境题,与例4相似,用于训练孩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给出一种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问题的方法。要求孩子找出所需要的数据,即母鸡的只数和公鸡的只数,然后计算出结果。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画面资源,引导孩子按颜色分类(白鸡、花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2题,是9、8、7、6加几的混合练习。其中还有10以内的减法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