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8.3 5、4、3、2加几 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8.3 5、4、3、2加几 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5、4、3、2加几
学习目标
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
课文讲解
本单元前面的内容是大数加小数的式题,经过学习,孩子已经基本掌握进位加法。5、4、3、2加几,都是小数加大数的式题,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算。
“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例1,在5+7=□? 5+8=□的下面配图,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意在引导孩子用7+5、8+5想出得数,使孩子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2,只给出算式。要求孩子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
教学建议
“复习”,让孩子独立完成。这些都是大数加小数的式题,孩子的掌握情况与本课的学习成正相关。若有孩子不是很牢靠地掌握,教师可能适当让孩子多做一些练习。也可用上一节的算式卡片让孩子练习。
例1,第一小题是5+7,而复习题的最后一题是7+5=12。所以教师要充分的意识到这一关系,辅导时可以这样做:复习7+5=12之后,教师问:如果我们把两个加法交换变成5+7,那你会计算吗?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孩子可能直接说出得12,或者说得数(与7+5=12)一样。然后让孩子口述思考过程:7+5=12,所以5+7=12。
第二小题,教师在5+7附近的位置写5+8,问:5+8得多少?孩子很快出得数。教师要表扬孩子的计算速度,再问:你为什么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孩子可能说:因为5+7=12,所以5+8=13;也可能说:因为8+5=13,所以5+8=13。这都是很好的想法,为了总结出统一的思考方法,产生重复之美,如果孩子用前者思考,就要引导他再用后者思考。
例2,第一小题,教师再强调把5+8变成4+8,孩子可能直接说出得数4+8=12。教师问:如果只孤零零出现4+8,你会快速计算吗?孩子说:因为8+4=12,所以8+4=12。如果您的孩子未达到这个水平,您就可先指着8再指着4,暗示孩子说出8+4=12。
第二小题,教师强调把4+8变成3+9,若慢一点写出9,孩子以为要写3+8,算式未写好,他便先说出得数11,因为5+7→5+8→4+8→3+?一个加数的连续性变化使得孩子产生思维了定势。当教师写出第二个加数时,他又从3+8推理出3+9=12,如此的变化又有利于培训孩子的审题能力。再引导孩子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
四道例题顺次动态出现,与同时静态出现比,孩子能从数据的变化中得到启发,很快地说出得数,顺利规避了孩子去想用“凑十法”计算。
教师让孩子反思四道例题的思考方法,引导孩子总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式题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推出得数。帮助孩子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做一做”,
第1题,看图列式,从左到右数,小数加大数;从右到左数,大数加小数。
第2、3题,每一组题上下对应,上面是大数加小数,下面是相应的小数加大数,练习时让孩子一组一组地做练习。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习题解析
第1题,与练习十九第3题的形式相同,让孩子练习5、4、3、2加几,进一步熟悉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在练习的基础上,还要向孩子说明: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想得数快,你就用哪种方法想。熟练以后,哪种方法的过程都可以不再一步一步想,直接说出得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