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4讲框图推断题【学习过程】一、解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无机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转化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四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第四种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第五虽然没有明显突破口,但其性质或转化关系像某种物质,这时应大胆假设,带入验证。推断题最后都要代入检验其准确性。二、无机框图题的应对策略及解题方法1.夯实基础:框图题重点考察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一般基于中学阶段常见物质与反应,故要熟练掌握一些代表性物质的基本性质:如色、态、味、化学性质等。同时框图题设计的问题通常围绕化学基本用语,周期表,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知识,因此注重基础是求解推断题的前提,避免出现推得出而写不出的现象。2.抓住特性:所谓抓物质特性,就是在中学化学知识范围内,根据某些物质特有的性质来判断其存在与否的一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验证结论的正确性,须对结论进行严密的论证和检验,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典型特性入手:2.1抓特殊现象:例如,气体燃烧呈苍白色火焰的必为H2和Cl2;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进而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Fe2+;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等等;使湿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等等。2.2抓特征反应:考例1已知: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④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1)元素X是,Z是。(2)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结:平时要有意识的对一些特征反应进行总结1.与碱反应的常见单质:Al、Si、X2(Cl2、Br2、I2)、S。2.两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金属单质的反应通常为: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3.一种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物通常为:NaHCO3、NH4HCO3、(NH4)2CO3、KMnO4、HNO3。2.3抓特征数据:考例2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X、Y、Z为常见化合物,Y的相对分子质量比Z小16,乙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小2,B与X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已略去)(1)丙和B的分子式分别为和。(2)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3)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结:平时要记住一些特征数据,如式量差16通常为一个氧原子,式量为100的通常有CaCO3,KHCO3,Mg3N2等。有10个电子的微粒常有CH4,NH3,H2O,HF,Ne,NH4+H3O+,OH-,Na+,Mg2+,Al3+等。除了以上特征外,我们还可以从寻找特征的反应条件,框图中高频出现的物质,特殊的化学式等作为入题口,进行推断。3.化整为零:考例3下图中~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写以下空白。 (1)①、③、④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解析:粗读题目,将整块网络图看在眼里,难免被11个数码搞得心慌意乱。细读题目,要清醒地看到④、、⑥、⑦、②的重复出现。把整块框图画分成Ⅰ→Ⅳ小块,如图所示: 第Ⅰ块中,Na2O2是个突破口,能与Na2O2反应的气体应该是CO2,由此估计②可能是CO2,④可能是O2。由①加热得气体混合物,该气体混合物通过浓硫酸后,得到气体②,可认为①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中学学过的物质受热得到气体混合物的,当属这两种盐)。第Ⅱ块中,气体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后,CO2和H2O均被除去,③应为NH3,③与④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⑥和的反应为=2NO2,由此可知⑥为NO,⑦为NO2,为H2O。⑦与反应生成⑥和⑧,应该是3NO2+H2O=2HNO3+NO,由此可知⑧为HNO3。第Ⅲ块中,⑧与⑨反应,生成⑦、②和,只有⑨是未知的,HNO3与什么物质反应能生成NO2,CO2和H2O呢?显然⑨应该是碳。第Ⅳ块中,②与Mg条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⑨和⑩,可确定⑨为碳(发生的反应 当然,也可以按Ⅰ、Ⅳ、Ⅱ、Ⅲ块的顺序思考。小结:本题使用了11种物质,用了11个序号,涉及9步反应(或操作),组成了元素化合物的框图题,考查四种主族元素的典型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关的化学用语。此题还反映出考生在正确书写指定物的化学式方面的缺陷,由于“NH4+”与“NH3”不分、“NH3”与“NH3·H2O”不分,把本应该得到的分数丢失了。由此我们得到启示,要走出元素化合物框图的误区,就要熟练掌握重要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典型反应,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做到知识存储有序,便于迅速准确提取。4.转变思维:对某些框图题,可根据题给条件,采用“顺藤摸瓜”的思维方法,步步推断,从而直截了当,快速突破。对某些框图题,可根据题给条件,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向分析推断,从而打破常规,巧妙突破。考例4A.B.C.D四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已知D的分子式为C4H8O2,试推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写结构简式)ABCD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2)某金属A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请写出A、B、C的化学式:AB、、C。5.相信自己:对某些框图题,按照关系推出物质时,考生会发现某些物质书本上并未提及,是新物质,这时考生在确定其它转化并无毛病时,自己要相信自己的结论。万一不能把整个题目都推导出来,也别丢弃了少数题空。考例5下图所示各物质是由短周期部分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未列出。已知:A、C、D、F均为单质,C、E、F、G常温下是气体,J为白色沉淀,既能溶于B,又能溶于E;物质B、G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反应④是化肥工业的重要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⑴A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物质B的电子式为▲。⑵上述反应①~⑥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⑶在I的水溶液滴加B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为▲。解析:考生对自己的推断可能不确定,但可以先假定,再验证,因此要保持一定的自信。6.认真答题:推出结果,不忘检验。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推断出结果后,必须将结果放人原题检验,完全符合为正确,如有一处不符,说明有错误,则再思考。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解析与答案:考例1解析:此题虽然不是框图推断,但考查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我们可以从A单质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由此可推断A可能是Cl2;再由特征反应: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可知Y的单质为O2,D为KClO3。根据X元素有多种价态且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可知Y为O,X为Cl,Z为K。答案:(1)Cl(氯),K(钾)(2)2KOH+Cl2====KCl+KClO+H2O(3)考例2解析: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且乙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Y的相对分子质量比Z小16,即Z比Y多一个氧原子。再根据甲转为A,A转为B和乙转为C,C转为D都要与丙反应,应该能判断出这两个过程为两步氧化,初步推断丙为O2,乙为S,C为SO2,D为SO3,A、B均为氧化物。又根据C与A反应生成Y,即与SO2与A反应生成Y,则A为碱性氧化物,可知甲为金属钠,A为Na2O,X为Na2S。答案:(1)O2,Na2O2(2)2Na2SO3+O2====2Na2SO4(3)2SO3+2Na2O2====2Na2SO4+O2考例3答案: (1)①为NH4HCO3[或(NH4)2CO3],③为NH3,④为O2(2)C+4HNO3=2H2O+4NO2↑+CO2↑考例4(1)A、CH3CH2OHC、CH3COOHD、CH3COOCH2CH3(2)A、FeB、FeCl3C、Fe(OH)3考例5答案:⑴第三周期、ⅠA族⑵④Al3++3NH3·H2O=Al(OH)3↓+3NH4+⑶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渐渐溶解至消失三、无机框图题的应对策略及解题方法 1.顺推法: 顺推是根据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方框图,从最初反应物入手,利用给定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顺着转化关系往后推,从而解决问题。 C D I起始组成/mol 6 4 0某时刻组成/mol 3 3 2 例1.图1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附表 各物质的量物质A跟B反应生成物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附表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⑴物质H的分子式_______;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须注明反应条件)是________。2.逆推法: 有的推断题,最初条件意义并不明确,但某一结果有较明确的含义,求解时,从这一结果入手,采用逆推模式,逆向逐层推理,可顺利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2.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图2化学反应方框图填空: (1)单质F是________;(2)写出由E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3)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_;(4)由C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__。3.假想验证法: 假设思维模式是由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图找出题目突破口,并对有关内容建立假设,再将假设结果代入题中验证分析,由此可使问题得以解决。四、基础知识梳理1、物理性质Ⅰ.液态单质:液溴、汞,液态化合物:H2O黄绿色气体:Cl2,红棕色气体:溴蒸汽、NO2黑色固体:CuO、Fe3O4、铁粉、炭、MnO2、红色固体:铜、Cu2O,红棕色固体:Fe2O3、常见白色沉淀:Mg(OH)2、BaSO4、BaCO3、CaCO3、AgCl、BaSO3、CaSO3白色胶状沉淀:H4SiO4、Al(OH)3,红褐色沉淀:Fe(OH)3,蓝色絮状沉淀:Cu(OH)2淡黄色固体:S、Na2O2、AgBr,紫黑色固体:KMnO4、I2,蓝色晶体:CuSO4·5H2O红色溶液:品红溶液、铁盐与KSCN混合、酚酞试液与碱性物质混合、石蕊试液与酸性物质混合离子颜色(溶液颜色):浅绿色Fe2+、棕黄色Fe3+、蓝色Cu2+、紫色MnO4—等。Ⅱ.气体的气味有臭鸡蛋气味:H2S;,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SO2、HCl、Cl2、NO2Ⅲ.极易液化的物质:Cl2、NH3、SO2Ⅳ.易升华的固体I2易挥发的酸HNO3、HClⅤ.气体溶解性难溶于水:H2、N2、、CO、NO、CH4、C2H4;微溶于水:O2、;较易溶于水:Cl2(1:2)、H2S(1:2.6)、CO2(1:1)、SO2(1:40);极易溶于水:HF、HCl、HBr、HI、NH3等。2、化学性质Ⅰ.常见的强氧剂:.Cl2、O2、KMnO4、HNO3、Fe3+、H2O2、浓硫酸、Na2O2Ⅱ.常见的还原剂:SO2、S2—、Fe2+、I—、CO、H2、金属单质Ⅲ.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氯水(HClO)、Na2O2、H2O2、O3、浓HNO3、SO2、活性炭;Ⅳ.加热或见光会分解的物质:HNO3、AgNO3、HClO、AgBr、等。受热会分解的物质:铵盐、碳酸氢盐、高锰酸钾;;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的物质:KClO3、H2O2等⒀a.两性物质:b.弱酸的酸式盐:、、NH4HS弱酸的铵盐:、(NH4)2Sc.单质:AlⅦ.特殊现象①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往往是:SO2、Cl2,加热后能褪色的是SO2。②能使淀粉变蓝的是:I2③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④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⑤遇空气立即变红棕色的无色气体是:NO⑥Fe3+遇KSCN显血红色⑦火焰的颜色:a.苍白色火焰:H2在Cl2中燃烧b淡蓝色火焰:CO、H2、CH4等在空气中燃烧。c.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⑧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a.金属Na、Kb.非金属F2c.化合物Na2O2 ⑨加NaOH: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的,则该物质是铝盐;NaOH过量白色沉淀不消失的,则该物质为Mg(OH)2;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立即转变成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的,则该物质为亚铁盐;加热后有气体生成的,则该物质为铵盐。⑩加HCl有白色沉淀生成,酸过量沉淀不消失的,则该物质为AgNO3,酸过量沉淀消失的,则该物质为NaAlO2。⑾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a.两性物质:Al(OH)3、Al2O3b.单质:Al⑿物质转化关系的特殊性。无机物之间有一些重要的衍变关系,在物质之间按照一定规律反应时,会形成一定的特征的转化关系:a.直线型转化:两次被氧化(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金属、非金属的变化规律:b.交叉型转化:c.三角形转化: ⒀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NH3+HCl==NH4Cl。⒁甲+A==乙+B置换反应甲、乙是化合物,A、B是单质A、B都是金属CuSO4+Fe==FeSO4+Cu、Al2O3+2Fe===2Al+Fe2O3A、B都是非金属Cl2+2NaBr==Br2+2NaCl、2F2+2H2O==O2+4HF、C+H2O===H2+CO、2C+SiO2====2CO+SiA是金属,B是非金属2Mg+CO2=====C+2MgO、3Fe+4H2O===4H2+Fe3O4、2Na+2H2O===H2↑+2NaOHA是非金属,B是金属H2+CuO===Cu+H2O、2C+Fe3O4===3Fe+2CO2Ⅷ、反应条件①光照:H2与Cl2光照爆炸,HClO、硝酸见光分解②点燃:H2与Cl2、H2与O2等③2C+SiO2====2CO+Si;CaCO3====CO2↑+CaO;C+H2O====CO+H2↑3Fe+4H2O====Fe3O4+4H2↑高温高压:合成氨反应电解:2NaCl+2H2O=====Cl2↑+H2↑+2NaOH;MgCl2=====Cl2↑+Mg;2Al2O3=====3O2↑+4Al需要催化剂的无机物之间的反应有:SO2转化成SO3、合成氨、氨催化氧化生成NOKClO3分解生成O2、H2O2在MnO2作用下分解生成O2浓溶液参与反应的有:浓硝酸、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等比较多。3、联系工业生产的反应合成氨、硫酸的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漂白粉的制取、生产玻璃、水煤气的制取等。【巩固练习】C1.以下框图中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①A、D、G为单质,其中只有D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为气态;其余为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水溶液,②G的焰色呈黄色,③F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回答下列问题:写出F的分子式写出B的电子式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写出G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下列框图题中,已知A、E、F、H是单质,其中只有A是固体,其它都是气体,且H是呈黄绿色;B是最常见液体,G的焰色反应呈黄色,L是白色沉淀,M是红褐色沉淀。部分反应的某些产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C、I;(2)写出离子方程式:①D+I溶液:;②K+H:;(3)写出化学方程式:①B+C:;②L→M:;(4)检验J中的阳离子的最好方法是。3.在下列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中,已知常温下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B为金属单质,D、E、M是常见气体单质,其中I为红褐色固体,M为黄绿色,N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工业上用E和M来制取N,试推断:(1)写出下列化学式AI(2)G转化为I的现象为 (3)F+M→H离子方程式为 (4)A+X→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有下列转化关系:(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化合物官能团的化学式及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D中含官能团名称;(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③:5.如图所示:已知A和E为金属单质,B是化合物且常温下为液态,F为两性化合物。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和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框图进行反应;又知单质A是当今世界产量最大的金属,E溶液是无色的酸性溶液。请回答:(1)A是▲,B是▲,C是▲(请填写化学式);(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7.下列物质A~F是我们熟悉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B均是常见的金属,且B的合金用量最大;E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写出反应F→D的离子方程式是。(3)写出反应D→F的离子方程式是。(4)检验F中金属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5)工业上冶炼金属A的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反思小结:置于空气中NaOH溶液BC(红褐色)ΔDE(白色)AACl2NaOH溶液盐酸单质:H2、O2、N2无色气体化合物:HF、HCl、HBr、HI、NH3、NO、CO2、CO、SO2、H2S、高温高温点燃△△高温高温高温高温电解电解电解ABCDEHGFH高温点燃BDELMIACBFGHKJ点燃I溶液AF+B乙酸乙酯乙烯H2O①BO2和Cu△CD聚乙烯③浓硫酸△②+C高温BEACDAF高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