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3 第二单元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必修3 第二单元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资源简介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第三课第2课时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内容: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本课时的难点内容: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2.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现视频、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3.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法。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开展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4.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三课第2课时、《固学案》第三课第2课时。
2.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教案和教学设计。学生准备:1.全班同学分成几个讨论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
2.了解文化传播的过程。
3.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完成《导学案》P23《知识体系梳理》部分






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新课
旁白:同学们都有QQ吗?有人习惯于每天登录上去看看自己的空间,看看别人的说说和日志,看一些励志的文章,如果大家留心,会发现有些朋友的励志文章后边还经常有这么几句话:看完之后你可以做两个选择,一、置之不理,二、转载到自己的空间,给更多的人看,传播正能量。好的东西就需要大家来分享,这就涉及我们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通过现实生活事例,进行思考,并通过讨论互相启发进入本课学习中
PPT:播放一些文化传播的场景
第一层级
环节一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2.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填写P23《知识体系梳理》中的内容。3.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阅读课文、填写内容的情况
阅读课文,通过自学,填写P23《知识体系梳理》中的空白处
环节二
老师提出《导学案》P23《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如何全面认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现代社会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文化交流的意义?要求同桌讨论,点同学进行归纳、总结
根据P23《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阅读教材,同桌互学,完成问题,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通过黑板或投影仪逐一呈现问题和答案
环节三
针对《导学案》P24边栏中的《误区提示》,“
1.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一回事。2.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正日益成为世界文化。”提醒学生注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不是同一个概念,中华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但不能说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老师讲解后询问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有没有疑问
同桌讨论误区提示中的问题,针对不同意见进行思想的碰撞,最后达成共识
微课学习
第二层级
合作探究一
老师布置P24《重点难点探究》(一)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最后再要求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在座位上口头表达、在黑板上板书、写在卡片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其间,老师要在全班走动,观察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最快,点最快的小组回答问题,针对答案要求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或其他小组补充。老师归纳点评: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多肯定、鼓励,并强调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很多
分小组共同讨论问题,人人参与,有疑惑举手问老师,并积极举手抢答。一方面对本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加一方面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做好补充的准备
PPT展示
合作探究二
老师布置P25《重点难点探究》(二、三)中的问题,要求同上。老师归纳点评:文化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文化的传播速度也是相当快的,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吸收优秀成果,主动让自己的文化走出去,增强文化影响力
同上
拓展应用
要求全班同学思考P25《思维拓展应用》中的练习,并进行提问,注意提问时不要局限于少数学生,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所有人机会
学生独立完成,积极举手发言,倾听其他同学的答案和老师的点评
第三层级
课内巩固
布置学生完成P25~P26《基础智能检测》和《全新视角拓展》中的练习,根据时间进行提问和讲解
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对比答案、进行讨论
第四层级
课堂总结反思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P26《思维导图构建》,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
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维导图构建》,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进行反思
PPT展示
板书设计
课后巩固
布置学生完成《固学案》P11~P12(必做1、2、3、4、6、10题,其余选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