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课题第七课第1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理解在公有制范围内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作用。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能力目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结合教材,获得对相关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辩证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差距及分配知识的初步认识,体会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教学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探究—感悟”式教学法、讲授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七课第1课时、《固学案》第七课第1课时。2.准备金属货币、不同的纸币的实物。学生准备: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制定一份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的调查表格,包括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收入方式有什么优点等。完成《导学案》P51《知识体系梳理》部分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情境导入老师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当一回记者,要对你们家里的收入情况作一个调查采访,希望大家据实回答,配合工作。?(采访某同学)你好!请问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你们家的收入来源于哪些渠道??……?师 现在我把采访的情况简单统计一下,有拿工资的,有干个体的,有出租房屋的,炒股的,还有爬格子挣稿费的……那么,这些收入渠道即分配方式有什么区别?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分配方式呢?为什么说多渠道、多形式挣钱致富不仅利己,而且有利于社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回答:生1 我爸爸是机关干部,妈妈是教师,拿工资的。在银行存了点钱,每年有点利息。生2 我爸爸以前是国企工人,下岗后开了一个店,销售并修理摩托车,是个体户。?生3 我爸爸是教师,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多于工资第一层级环节一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2.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填写P51《知识体系梳理》中的内容。3.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阅读课文、填写内容的情况阅读课文,通过自学,填写《知识体系梳理》中的空白处环节二老师提出《导学案》P52《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我国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凡是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吗?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吗?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哪些?要求学生同桌讨论,点同学回答问题并进行点拨、归纳根据P52《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阅读教材,同桌互学,完成问题,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通过黑板或投影仪逐一呈现问题和答案环节三针对《导学案》P52边栏中的《误区提示》,“1.多劳多得就是按劳分配。2.按劳分配就是平均主义。3.我国现行分配制度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醒学生注意正确区分,把握我国现行分配制度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并询问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有没有疑问同桌讨论误区提示中的问题,针对不同意见进行思想的碰撞,最后达成共识微课学习第二层级合作探究一老师布置P52《重点难点探究》(一)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最后再要求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在座位上口头表达、在黑板上板书、写在卡片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其间,老师要在全班走动,观察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最快,点最快的小组回答问题,针对答案要求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或其他小组补充。老师归纳点评: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多肯定、鼓励,并指出分属不同分配方式的依据分小组共同讨论问题,人人参与,有疑惑举手问老师,并积极举手抢答。一方面对本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加一方面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做好补充的准备PPT展示问题及答案合作探究二老师布置P5《重点难点探究》(二)53中的问题,要求同上。老师归纳点评同上拓展应用要求全班同学思考P53《思维拓展应用》中的练习,并进行提问,注意提问时不要局限于少数学生,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所有人机会学生独立完成,积极举手发言,倾听其他同学的答案和老师的点评第三层级课内巩固布置学生完成P53~P54《基础智能检测》和《全新视角拓展》中的练习,根据时间进行提问和讲解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对比答案、进行讨论第四层级课堂总结反思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P54《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维导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进行反思PPT展示板书设计前提----公有制按劳分配必然性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主体)直接原因——劳动性质和特点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客观必然性由所有制结构决定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课后巩固布置学生完成《固学案》P25~26(必做1、3、4、5、6、7、9、10题,其余选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