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利用网络媒体优势 提高习作教学质量重庆铜梁东城中学 李德忠 付能英 邮编:402560 电话:(023)45925728现代教育技术是近几年来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发展最快的新兴学科之一,它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生长点。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开发应用。由于计算机网络能呈现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电影、语音、音乐、音响等,用在中学习作教学中更能发挥其优势,能帮助教师缩回“牵着学生走”的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手、脑、口多种感官并用,激活学生的表达、表现欲望,还能改变教师传统习作教学“口耳授受”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媒体网络的形、声、色等效应,对学生激情引趣,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入境而动情,情动而辞发。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初中学生受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形象的感知能力,积累的生活素材又较少,导致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而计算机网络媒体创设的生活画面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的情感、动机,容易产生习作的欲望,媒体网络呈现的形象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的再现,有利于学生捕捉习作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中习作的要求,制作相关的CAI课件,为学生提供或再现活动的画面,直接为学生提供感性的习作素材,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习作的内容,激发他们观察、思维、表达、和习作的兴趣。二、突出重点,培养观察能力。现代心理学家潘菽先生在《教育心理学》中写道:“学生习作必须拥有与习作有关的感性表象和学习的材料包括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素材,以及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等。“初中学生接触的事物毕竟有限,头脑中表象储备不是很多。我们通过网络媒体播放丰富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创设情景,再现了生活场景,有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情境,从而找到丰富的习作材料。网络媒体创设的画面不仅直观、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欲望,而且顺应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而养成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加上教适时、适度的点拨,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写起来当然就有物、有情、有意。如我指导学生写作拔河比赛,围绕“把过程写具体”这一重点,首先播放了事先制作的拔河比赛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说了大致经过后,又再一次展现课件,采用局部定格、定点,如排头的大力士、旁边的拉拉队等,这一次让学生仔细观察,对画面的细节如人物的动作、神态、姿势等高度注意,这样,拔河的经过在学生头脑中变得清晰、完整、深刻,从而达到写得“具体”。有这样一片断至今让我难以望怀:“决用局一开始,场院上空气骤然紧张。两相对峙,绳子拉得‘嚓嚓’响,但中间的红标记好象在作壁上观一样,一动也不动,啦啦队的同学可着急了,都恨不得红标记马上移向自己班。我班的啦啦队排成横行,配合用力,有节奏地呐喊助威。你瞧,小个子李林喊得最卖劲了,又是挥手,又是跺脚,脸上还淌着一颗颗汗珠,好几次想伸手帮着我班拉,可那是犯规动作,他终究还是忍住了。场上的队员拔得更卖劲,头上冒着热气,口喘粗气,直腿斜身,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拔着。大个子王强眼圆瞪,牙紧咬,黑乎乎的脸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汗珠。红色标记僵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表态了,它向我们慢慢移来。‘哇,红标记过界了!’我们班场上30多名队员齐心协力,终于取得了胜利。”这段描写很细腻,既有场面描写,又有人物特写,谁读了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学生对画面的观察仅停于表面时,教师要根据选材需要设计一些迁移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更要启发、诱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视觉形象联想到听觉、触角等更广阔的领域,拓宽想象范围,全方位、多角度地发展了想象力。三、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在传统的习俗和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常常是一小部分的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大部分学生却失去了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训练面极窄,主体性发挥受到限制,也导致了习作教学的低效。而有网络媒体介入的习作教学,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时空,全体学生,尤其是中下学生都能根据网络媒体依次出现的画面、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予以表达,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四、及时反馈,加快传播速度。传统的习作教学由于教学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师→生),造成了教学信息的反馈延时。指导课很少有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学生只能在习作交给教师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能获得老师对习作质量的评价。而网络媒体指导的习作教学信息多向传递,反馈及时。它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主动式信息交流。指导课上不仅当即获得来自教师方面的知识信息,还可以网络媒体、学生之间交流的信息,以此调整自己的习作。利用网络媒体辅助习作教学,从学生习作心理需要出发唤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拓宽了视野,又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从根本上提高了习作教学质量!- 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