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罗马帝国的兴衰》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2014届江西吉安市六校九年级下联考历史试题)“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译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的回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题目的材料可以看出罗马的影响力,历史上的罗马曾是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疆域辽阔,并且继承了古希腊的文明,故选D项。2.(2014届江西赣州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的回答根据材料中的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击败迦太基、取得了地中海霸权这些关键词可以推出,材料反映的主题式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故选C项。3.(2014届江西赣州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下列哪一幅是当时罗马的疆域图( )【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以地图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疆域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和迦太基,还向东远征。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分析备选四幅地图可知符合题意,故选C项。4.(2013-2014学年浙江长兴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是考公元纪年,公元前后关于世纪的算法是将年份的后两位数去掉,所剩的数字加1即为多少世纪,再有公元前的年份是由大数到小数的先后顺序,所以公元前509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的晚期,故选B项。5.下列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的是( )A.波罗的海 B.黑海 C.亚得里亚海 D.地中海【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统治疆域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地中海也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故选D项。6.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下列有关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布匿战争最终战败B.爆发斯巴达克起义C.独裁者恺撒自称元首D.史称“罗马和平时期”【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马共和国统治时期迦太基进行数次争霸战争,即布匿战争,最终取胜;共和国后期,角斗士奴隶不堪忍受,博爱饭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共和国后期恺撒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但并未自称元首;罗马帝国最初的两百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分析备选四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7.“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罗马见证了( )①布匿战争②恺撒夺取政权③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④伯利克里改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罗马见证了布匿战争、恺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但伯利克里改革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故选C项。8.西方的“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节日,象征着重生和希望。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信仰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基督教【解析】课标要求为:2-1-7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年代与地区,分述它们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和影响范围,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此题考查的有关基督教的史实。西方的“复活节”与基督教有关,故选D项。9.(2013届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骞能到达西欧,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的罗马国的状况是( )①领土散布在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②罗马的集市上有大量奴隶出售③有一个掌握全国大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④国家的权力机构是国民大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兴衰的脉络以及政治制度的变迁的识记及理解,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对所提供材料的理解来解决问题的。“公元前138年”,罗马共和国不可能有皇帝。因为罗马是以罗马城为中心逐渐建立发展起来的,且直到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而是罗马共和国被帝国所取代。“国家的权力机构是国民大会”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故选A项。10.(2013届江西省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九年级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根据下列第①组的内在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使第②组成立①伯里克利→推动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②屋大维→( )A.建立雅典奴隶制共和国B.发动布匿战争C.建立罗马共和国D.建立罗马帝国【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主要考查是罗马帝国的建立。伯利克里改革推动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布匿战争的双方分别是罗马和迦太基,而迦太基的杰出将领是汉尼拔;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建立者人物不详;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故选D项。11.(2012届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九年级上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建立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③西罗马帝国灭亡500年后,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本题主要考查是古罗马的史实。公元前509年,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建立;3世纪其,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灭亡与476年,而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900多年,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012年安徽省黄山市四校九年级第一阶段联考历史试题)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请回答。(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国什么名称?(3)帝国初期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为什么?(4)该帝国建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建立者又是谁?答案:(1)罗马帝国(2)西汉、大秦(3)统治政策的加强和内战的停止(写出其中任意1点即可)(4)前27年、屋大维【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此题考查的是罗马帝国的史实。旨在让学生了解罗马帝国强盛时的内政、外交的基本面貌,知道屋大维在罗马帝国历史中的地位,注重对学生识记层次的考查。2.(2014届重庆沙坪坝区五校九年级上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成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大作坊和农业中。田间劳动的奴隶白天戴着脚镣种地,夜间被关在像地牢一样的屋子里;矿山奴隶系着铁链,在兵士的监督下劳动;角斗士则被驱进角斗场,或互相厮杀,或与猛兽搏斗,以生命为代价供奴隶主哄笑取乐。奴隶稍不如主人意就被施以鞭抽、拳打、铁烙。为防止奴隶逃亡,有的奴隶被戴上项圈,项圈上的字是“捉住我,不要让我逃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川教版)(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概述奴隶的处境。(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奴隶劳动对古罗马国家的影响。答案:(1)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战俘(2)被广泛用于各种社会劳动中,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被当作奴隶主取乐的工具等(任意2点即可)(3)罗马国家奴隶数量多,使用广泛,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带来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及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意思相近2点即可)【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此题属于材料问答题,主要通过材料考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罗马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影响,增强学生对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先盛后衰局面出现的理解。注重对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及理解层次的考查。3.(2013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屋大维说:“在我第六任何第七任执政官任期内(公元前28—公元前27年),在我平息内战之后,由于大家同意授予我绝对权力,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根据元老院法令,赋予我‘奥古斯都’的称号作为奖赏,从那时起,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但是我的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我的同事的权力。”(1)材料表明,屋大维被赋予“奥古斯都”称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中“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说明了什么?(3)“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我的同事的权力”?(4)上述材料反映了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平息内战。(2)当时仍保留了元老院,权力属于人民,说明共和制表面上被保留下来。(3)“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由于共和派势力还比较强大,需要保留共和制的外衣。(4)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此题考查的是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旨在让学生了解罗马共和制向帝国转变的契机,明确罗马共和制与帝制的表面上相通性以及实质上的差异性,理解“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元首’,标志着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的含义,是对本课难点又一次突破,注重对学生理解层次的考查。三、综合探究题(2013届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第一次七校联考历史试题)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跟随摄制组的足迹,寻找西方文明的源头,见证地中海文明的辉煌。第一集:《辉煌的希腊文明》材料一 如图(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当政期间,雅典出现了怎样的局面?(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第二集:《跨越欧亚大陆的强国罗马》材料二 公元前3世纪时,迦太基是地中海西部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罗马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统一意大利后,与迦太基形成对峙之势。──迦太基陷落后,罗马在迦太基设置了阿非利加行省。至此,独立的迦太基国家便不复存在了。(3)罗马打败了迦太基的战争对罗马产生了什么影响?(4)罗马帝国何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第三集:《教权与王权主宰下的欧洲》材料三 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材料四 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查和审判有关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教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5)材料三中“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有人说教会推动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有人说教会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答案:(1)伯利克里;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2)荷马著有《荷马史诗》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3)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4)2世纪。(5)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6)如赞成前者,理由为基督教被统治者利用,巩固了封建统治。如赞成后者,理由为教会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言之成理即可,不说明理由不得分)(2分)【解析】课标要求为:2-1-5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2-1-7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年代与地区,分述它们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和影响范围,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古典西方文明与基督教的认识。强调课本与材料的联系性,与迁移性,涉及领域较多,时间跨度较大,将多个知识点以多组材料分层处理的方式“整合”于一道题目中,并增设开放性问题,旨在由古至今,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历史事务联系性的认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