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1教学目标1.了解叶的形态,能说出叶的基本结构。2.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生理意义;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3.学会动手实验,知道知道植物体发生蒸腾作用的结构——气孔的分布状况、结构及其作用。4.通过读图,获取有效信息,能说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5.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6.能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等生活现象。2学情分析第5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是本章知识的深化和总结,是使本章体系完整的重要内容。本节以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为主线展开,从简易地认识蒸腾作用的存在到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然后深化到蒸腾作用相关的叶的结构特点以及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路径。学生对植物叶的功能和结构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本节重点在于蒸腾作用及相关结构特点,学生对科学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但是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归纳能力相对薄弱。3重点难点1.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2.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叶的形态,能说出叶的基本结构。2.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生理意义;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3.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能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等生活现象。 学时重点1.叶片的结构2.蒸腾作用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学时难点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2.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叶的形态1.由学生说出叶的功能,追问叶的功能相同,为什么形状大小相差那么大呢?2.通过讨论得出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3.这些形态各异的叶子,它们的结构相同吗?活动2【讲授】叶的结构1.快速回答 :一片叶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2.通过视频和图片了解叶片的结构。3.我们知道将物体从低处运到高处是很费力的。那么,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后,通过茎运往高高在上叶、花、果等部分,靠的是什么呢?活动3【活动】蒸腾作用1(植物的蒸腾作用)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2.通过活动理解蒸腾作用的含义。实验说明: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实验现象: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实验结论:叶片中确实有水汽散发出来--蒸腾作用的存在。3.讨论:蒸腾作用的意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4.思考与讨论: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5.探究活动: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提出问题:(2)提出假设:①、②、③、④......(3)设计研究方案(4)实施方案(5)得出结论(6)思考与讨论:①在室内,水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②放在室内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水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③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④用电吹风(自然风档)吹叶片,水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活动4【练习】练习1.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就是以气体状态从________中散发出来的。2.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主要原因是( )。A.光合作用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和空气湿度B.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降低了空气温度C.蒸腾作用降低了树林的温度,提高了大气湿度D.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水分,提高了空气湿度,降低了空气温度3.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A.降低叶面温度B.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C.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D.以上都是活动5【作业】作业本作业本: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一)第二学时教学目标1.学会动手实验,知道知道植物体发生蒸腾作用的结构——气孔的分布状况、结构及其作用。2.通过读图,获取有效信息,能说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学时重点1.气孔的结构以及气孔与蒸腾作用的关系。2.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学时难点1.实验能力的培养。2.语言表达与归纳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蒸腾作用的门户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活动2【活动】氯化钴滤纸实验活动一实验说明:1、氯化钴蓝色滤纸: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2、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洗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构。实验现象: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下表皮滤纸先变色,并且颜色会深一些。实验结论:水是从叶的上下表皮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活动3【活动】观察气孔设问:从刚才的实验可知,不是叶表皮的每一处都在散发水分。那么,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活动二、活动三实验说明:取材不能撕得太厚,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实验现象:1、表皮细胞一般呈现不规则形状,保卫细胞呈现半月形。2、保卫细胞里面有叶绿素,气孔周围得细胞壁较厚。3、叶片受热后,气孔内的气体会排出体外,在叶表皮表面形成气泡。形成气泡数目多,说明气孔就多。--气孔是叶片排出气体的门户。观看“气孔张开或闭合”视频,分析:得出--气孔张开或闭合的条件及与蒸腾作用的关系。活动4【活动】读图读图获取信息,说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从根部经导管运输到叶;水从气孔中蒸腾而出。(根尖吸收--根、茎木质部中的导管--叶柄中的导管--叶肉细胞(利用或经气孔散失)活动5【练习】试一试(一)练习1.一般植物的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是不相等的,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将一片新鲜的蚕豆叶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会看到下表皮的气泡数比上表皮的气泡数 。2.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如果气孔关闭后不能张开,就会影响植物的( )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3.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 A.形状不同 B.大小不同 C.含叶绿体 D.不含叶绿体(二)课本练习活动6【作业】作业本作业本: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