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以优美柔和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美感;了解弱起小节的演唱。2、有感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3、激发学生主动去体会一首乐曲其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和产生的不同效果。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2学情分析这首歌为多段歌词的分节歌,采用一段体结构写成。旋律亲切纯朴,婉转起伏,赋予歌唱性;节奏从容舒展,自始至终的弱起节奏和每句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赋予音乐动力感和抒情性,歌词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祖国秀丽的自然景色,主题益见深刻,加强了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感情,提出了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唱为本,重情感,美感,把学生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其自由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妙趣横生。如果学生出现偏差,有不恰当之处,教师适当点拨一下,讲解范唱一下。3重点难点1、会唱〈〈我们的田野〉〉,并解决曲中多处弱起小节和跨小节的切节奏。2、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导入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又到了我们放声歌唱的时刻,让我们先跟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师:你全身动起来了吗?让我们动口唱一唱(发音练习)1=C2/4(1)12|34|56|7-|i-||(2)1234|567I|i-||(2)感受新课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课件展示祖国秀丽的田园风光。(理念:让学生切身体会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使其有身临起境之感,学生被吸引,就会很投入,完成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师:美吗?让我们学习新课,去具体的感受田野的美丽。请打开书第19页。板书:我们的田野三、新授1、配乐朗诵师:这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歌词,了解歌词内容。配乐朗诵歌词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学生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理念: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基本方式,通过朗诵歌词,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词美,从而掌握曲中多处弱起小节和跨小节的切分节奏。)2、学唱曲谱:(一)熟悉歌谱,师:我们先来仔细看一看歌曲的歌谱,歌谱中有一些记号告诉了我们歌唱的顺序等,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大家歌曲的延长顺序是什么样的?(学生仔细观察歌谱,交流得出:反复记号告诉我们这首歌曲有五段,并且结尾一句不一样)(二)练习曲谱出示课件:1=F2/4(1)65|3.5|132||(2)35|66.6|53|2-|2032||(3)12|33.3|25|1-||(理念:亲身体验感受和感悟是音乐实践的基本方式)(三)随琴视唱一遍曲谱。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353”;“0512”。突破难点:在休止符的地方请同学们尝试轻轻闭上双唇,来感受停顿。(四)完整地视唱曲谱。边打节拍边唱。(五)学习音乐知识——连线(板书):(1)圆滑线132|2-(2)连音线132|2-6、听音乐师:“︵”是什么符号?(连线)连音线分为两种:延音线和圆滑线。(师讲解它们的特征区别。)师:掌握了新的音乐知识,让我们再来欣赏音乐第一遍:边听边打拍子第二遍:轻轻跟着唱(理念:感受乐曲的韵味,体验音乐的韵律美。)3、学唱歌(1)跟着琴声轻声唱(学生提出困难的乐句,师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2)有感情地展示唱(跟着旋律展示唱),比一比,谁唱得好。(理念:把竞争带入课堂,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投入音乐学习中。)4、歌曲的处理: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5、齐唱歌曲。6、分角色演唱歌词。(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分角色的方式)7、小组或个人上来表演。师:谈谈你本节课的感受。播放字幕:我们祖国如此美丽的景色正遭破坏!我们要……自由发言后板书:保护环境(播放:《同在蓝天下》)板书设计我们的田野圆滑线132|2-连音线132|2-保护环境!(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最后,让我们在有没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