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州郡长官和地方豪强,黄巾起义中央政府无力征讨,放任地方募兵趁机扩充武装,实现地方割据。一、东汉末年形势袁绍跨有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兵势最盛;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曹 操袁 绍 乌巢 一万人十万人官渡之战 袁绍曹操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公元200年以少胜多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二、官渡之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许攸 )重视贤才 (如出迎许攸)以诚待人、能宽容人袁绍:自恃兵多粮足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听别人意见(如许攸)指挥失当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后形势图虽年事已高,但壮志不减当年,想要实现统一。 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北伐乌桓获得胜利之后,骄傲情绪很重。一把火,把他统一中国的迷梦彻底摧毁。 ——张作耀《曹操评传》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刘备在群雄逐鹿中,没有地盘,到处流浪,最后得到高人的指点,三次到隆中,请出大贤诸葛亮。 联孙抗曹;占有荆州、益州;控制西南少数民族,最终成就大业曹刘孙、刘联军孙赤壁大战 赤 壁 之 战念奴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三、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大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孙、刘曹 操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主观:骄傲轻敌;战术失误。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议一议: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客观:(1)北方刚统一,巩固统治和恢复 经济需要时间。 (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3)水土不服,疾疫困扰。200年袁绍曹操统一北方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8年曹操刘备孙权曹操想统一南北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 基础 你能从曹操先胜、后败中,感悟到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吗?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启示: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 巩固江南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魏蜀吴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北方荆州、益州江东魏蜀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丝织业兴旺(蜀锦)造船业发达(到达夷州)生产特色四、三国鼎立的形成曹魏重视农耕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翻车魏蜀锦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孙吴开发江南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岛),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 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是历史的退步,它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 是历史的进步, 政治上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符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实现全国重新统一奠定基础;经济上有利于三个区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 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判断标准: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或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说出所知道的三国相关成语,然后讲与本课有关的几个过五关斩六将羽扇纶巾舌战群雄鼎足三分桃 园 三 结 义步步为营锦囊妙计三顾茅庐虚张声势死心塌地缓兵之计乌合之众初出茅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班门弄斧有借无还三国知多少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周瑜打黄盖,关公面前耍大刀 ,刘备借荆州,孔雀收屏——展翅翱翔——小人掌印—— 凿壁偷光——娃娃献计——关羽张飞孙权孔明孙策三国知多少趣味竞猜:下列成语的迷底均为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评说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评述重要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用史实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263年,魏国灭蜀汉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西晋。西晋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西晋统一司马炎●魏灭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利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后主刘禅出降,蜀亡。●司马炎建晋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晋灭吴,统一中国 280年,吴主孙昭向晋将王浚投降,吴亡。经过多年的分裂混战,至此中国又重新统一。五、西晋的建立六、西晋的灭亡想一想: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十二月,晋武帝司马炎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为王;武帝死后,晋惠帝即位,晋惠帝智商近似白痴,无能治理朝政,引起皇族起兵争夺皇位历时16年的(291-306)八王之乱。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世说新语》 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再加上当时晋朝统治者对于统治区胡人(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的剥削。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于是中原大乱,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攻陷长安,西晋灭亡。 分析材料,请思考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有哪些?1)、西晋的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惠帝弱智。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八王之乱3)、民族矛盾激化,西晋的统治阶级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最终少数民族推翻西晋统治。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吴魏蜀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课堂小结总结本课: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三国鼎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魏蜀吴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课外活动1、请同学们搜集与三国相关的历史故事,成语,歇后语等。2、评说历史人物:三国的历史人物,你最崇拜谁?3、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三国历史故事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ppt 《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flv 三国鼎立形势图.swf 官渡之战.flv 御龙吟 94版《三国演义》群像.flv 曹操.mp3 火烧赤壁.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