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导学案一、自学填空1.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936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华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北平(今北京),而 河上的卢沟桥位于北平的西南,同时又扼守了 ,所以它成为了北平 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选择卢沟桥作为侵华目标的原因)2.卢沟桥事变: 年5月,日军已经频繁实弹演习。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挑起事端,并炮轰 城。驻守的第 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也被称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卢沟桥事变的重要影响:它既标志着 的抗日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21教育网4.“八一三事变”及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 ,妄图在 灭亡中国。21cnjy.com两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激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称“ ”。11月上海沦陷,但是中国军队毙伤敌人4万余人,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计划。5.南京大屠杀:193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南京沦陷。日军在这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在长达 星期的野蛮屠杀中,南京的 居民,或被射杀……。据战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至少有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二、自学总结1.日军在南京实施了哪些暴行?侵华期间,他们对中国人民还犯下了哪些罄竹难书的罪行,请列举说明?2.举出若干事实和言论,批驳日本右翼分子的篡改历史的荒谬言论。3.针对当前我们社会上的一些言论“抵制日货”,一些行为“砸日系汽车”,你怎么看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5张PPT)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自学内容校对1.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936年,侵华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北平(今北京),而 河上的卢沟桥位于北平的西南,同时又扼守了 ,所以它成为了北平 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选择卢沟桥作为侵华目标的原因)2.卢沟桥事变: 年5月,日军已经频繁实弹演习。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挑起事端,并炮轰 城。驻守的第 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也被称为“ ”。永定平汉铁路南下1937宛平十九路七七事变3.卢沟桥事变的重要影响:它既标志着 的抗日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4.“八一三事变”及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 ,妄图在 灭亡中国。两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激战,史称“ ”。11月上海沦陷,但是中国军队毙伤敌人4万余人,显示了我中国军民顽强抵抗的决心,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计划。自学内容校对全面性上海三个月淞沪会战局部——全面(九一八事变)5.南京大屠杀:1937年 ,南京沦陷。日军在这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在长达 星期的野蛮屠杀中,南京的 居民,或被射杀……。据战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至少有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自学内容校对12月13日六个和平“把亚洲人民从殖民者的手中解放出来”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射杀、刺杀、活埋、火烧等残忍方式杀害和平居民;抢掠财物、奸淫中国妇女;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大屠杀等。30余万人丧生侵华期间,日军还对中国人民还犯下了哪些罄竹难书的罪行,请列举说明?(1)七三一部队,日军用健康的中国人做试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2)对我后方城市的轰炸和封锁;(3)对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和“三光”政策。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华战争的言论(1)日本军国主义至今仍自我标榜日本的侵略战争是为了“把亚洲人民从殖民者的手中解放出来”。(2)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3)日本人称“南京大屠杀”为“南京事件”,死伤者也只有不到20万人。(4)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这些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1)日本右翼分子对罪行是拒不承认的。(2)日本政府对右翼分子的支持,他们企图淡化战争罪行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你会用什么样的证据来驳斥他们的言论呢?当前我们社会上的一些言论“抵制日货”,一些行为“砸日系汽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怎么看待?理性爱国正视历史面向未来认真学习报效祖国①为了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日本侵略者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试验。②他们在长春、广州等地建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形成了巨大的细菌战网络。③他们还在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弹,使几十万中国民众死亡。七三一部队是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哈尔滨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是一支灭绝人性的部队。 日军对重庆、成都、昆明等我国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如制造了重庆防空隧道惨案。日军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如在河北制造“潘家峪惨案”。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课后练习1.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如图中的史料和图片,从中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B.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3.童谣也能证史。今年80 ( http: / / www.21cnjy.com )岁的杨老先生回忆少年时童谣:“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首童谣应写作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如图,与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因果关系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B.全民族抗战爆发, 国共正式合作C.张、杨发动西安事变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5.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中华民国成立C.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6.《中国事变回忆录》记载,1937年在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本东京政界盛传这样的谣言:7日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后来事实证明这不是谣言,而是日本人蓄意制造的(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7.下列关于卢沟桥事变与九一八事变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B.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的侵略战争C.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机会D.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8.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①七三一部队相关遗址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③南京大屠杀惨案相关遗址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9.“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21教育网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1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陕变事起,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21cnjy.com──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日的宣言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的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1)材料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mp3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pptx 学案.doc 爱剪辑-南京大屠杀公祭日.mp4 课后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