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课讲稿新课标对这课的要求是: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这一课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 http: / / www.21cnjy.com )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满目疮痍的氛围中,问“如何重建家园”,导入新课。采用“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以沉重的声调讲述)经历过(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战的冲击,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以二战中被毁的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废墟等图片呈现战后的垃圾,瓦砾和废墟)面对如此景况,应当怎么办才能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的繁荣呢?(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活动一:自主学习问:面对二战后的经济现状,用原有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能实现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复兴吗?讲述:原有的经济理论已然不足以解决战后重建,一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西方国家所青睐,那么什么是凯恩斯主义?我们先看录像。(播放录像):凯恩斯写信给美国总统的阐述自己的经济观点(显示):1、凯恩斯主义(1)产生的背景(2)主张(3)特点讲述: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 http: / / www.21cnjy.com )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那么西方国家是不是有此理论就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帆风顺了呢?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找出“黄金时期”和“滞胀”现象的表现及原因,请学生回答后通过(投影显示):2、黄金时期表现: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1)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2)利用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3、70年代初的“滞胀”现象表现:生产相对过剩且停滞;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原因:(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经济危机。(根本原因)(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过渡: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70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那么应当如何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现象呢?4、混合经济:表现: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活动二:学习延伸(显示)分组讨论:伟人小平说过(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联系我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通过讨论得出评价(显示)干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干预的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起到积极作用,一定(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了更好的缓和社会矛盾,西方国家着手建立福利国家来缓和矛盾。建立“福利国家”活动一: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和概况?(显示):目的: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劫”富济贫概况:(1)过程:成功实践:20世纪30年代发展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2)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提高)(3)社会福利资金来(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4)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活动二:合作探究2、(通过显示福利国家的一些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对福利国家的评价)(显示)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显示):[学思之窗]20世纪80(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想一想: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点拨学生领悟“梯子”和“安全网”的含义)活动三:学习延伸讲述:在当今西方国家构建福利国家时,十( http: / / www.21cnjy.com )七大胡主席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宏亮声音响彻神州大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宏亮的声音:(播放十七大胡主席讲话)讲述:听了胡主席振奋人心的讲话我们有理( http: / / www.21cnjy.com )由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和谐!我国的小康社会和西方国家的福利国家究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引起学生思考)(显示):探究:请同学们思考“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福利国家”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回答后总结)过渡:不论是福利国家还是小康社会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活动一: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问:1、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显示):(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2)兴起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连接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神6等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作用: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问:2、美国新经济的含义?表现?(显示):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表现:(1)10年的高速增长(2)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消失失业率降到最低市场繁荣3、美国“新经济”的特点及本质:特点:(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2)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本课小结]讲述: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在当今社会发展非常快,表现也最为突出,同学们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日益发展的IT行业,网络及游戏等(显示):一些图片,如上帝在上网,耐克的集约经济,网络游戏宣传画等材料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面对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怎么做?你们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以此为题开展演讲,结束新课)(投影显示):一组当今高科技的图片如航天飞机,克隆羊等图片做结束背景以呼应突出战后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