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欧共体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不结盟运动兴起及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政治力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欧共体;(2)不结盟运动;(3)中国的振兴。2、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回顾复习(2014·苏锡常镇调研改编)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材料二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以及苏联的表现。(5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分)【讲授】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论从史出】材料1:“现在的欧洲是什么 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丘吉尔材料2:1950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图表)[图片1]材料4:(1)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法德之间的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这意味着每50年就打一仗。(2)欧洲各国的联合,需要消除法国和德国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敌对与矛盾。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法国外长舒曼材料3:(1)二战后的西欧,面临来自东方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以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2)“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阿登纳回忆录》【知识梳理】①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经济政治中心的优势地位。②根本原因: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③政治原因:抵抗来自美苏的压力和控制。④思想原因:欧洲有着共同的心理认同感。⑤直接原因:法德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2、进程:【知识梳理】a、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和约》,建立煤钢共同体。b、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c、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3、影响:【论从史出】材料5:(1)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表)国家或组织19551960196519701974美国36.2%33.73%31.27%30.2%24.36%欧共体17.54%17.56%18.68%19.3%20.12%(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图表)国家或组织1965-1972出口增长率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美国80%13.4%欧共体150%33.7%材料6:(1)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材料7: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外交关系的变化情况。(表)朝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伊拉克战争(2003)(1950—1953)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作战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知识梳理】①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欧共体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上的联合。【讲授】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1、背景:【知识梳理】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原因是:1>美国的大力扶植:一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款;二是原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三是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2>朝鲜战争使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同时也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3>日本政府进行了民主改革,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4>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另一方面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论从史出】材料8:(1)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图表)时间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1952—19608.22.82.77.54.85.81961—197011.24.12.84.85.85.6(2)1960-1970十年里,日本工业生产水平年增长16%。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3%,超过美国2.69倍,英国4倍,联邦德国2.4倍;国内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材料9:<学思之窗>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10:(1)日本自卫队有七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分别是:扫雷技术、“反潜作战”、常规潜艇、F2战斗机、高技术导弹、F15的一流飞行员和维护员、高竞争率和优秀的教育体制(2)“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手。……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3、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活动】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知识梳理】1、背景:(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独立;(2)新独立的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有25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3、内容:(1)奉行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2)重要任务:a、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思考: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 课后小结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1、实力迅速上升:欧共体发展、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2、实力相对下降:美国、苏联课后习题1、“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联合抗衡美苏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C.摆脱美国的控制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2、《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B.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合作精神C.象征着六国的合作D.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3、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4、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5、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D.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6、下列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表述准确的有()①对美、苏两个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起抑制作用②有可能引发新的世界大战③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④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体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税。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