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学情分析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每个人来说,我们无时不刻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之中,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提出研究的问题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背向大家,下面老师拍谁的肩,谁就大声说“猜猜我是谁”,上面的同学就猜说话的人是谁。师问:你怎么准确猜出的?生:听到声音师:我们朝夕相处,熟悉的声音泄露了秘密。(出示课题“声音”)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我们就让她自己介绍一下吧。(课件出示:HI大家好,我是声音小精灵哦,请朋友们闭上眼睛,我将带你们去旅行,仔细听哦,边听边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到了什么地方?播放课件,汽车发动行驶,港口气氛轮船汽笛声,摩托艇从远到近,小船笛、水冲刷声,收矛下矛,大海潮声海鸥鸣叫,电闪雷鸣声……)师:同学们真棒,想象力非常丰富。是什么把我们带到了大海边?生:声音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是大自然发出的,有些是我们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和我们如影随形。对奇妙的声音王国,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提师板书师:同学们真行提出了这么多想知道的问题,那我们首先应该研究哪个问题?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好,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其他的问题我们后面再来研究。活动2【讲授】初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利用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使物体发声师:同学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我们的书、文具盒、桌椅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用品。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老师先提出要求: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响,但发出声音的方法要多样,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能干。开始!(学生分组实验)2、进入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猜想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成功的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大胆猜测,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生答,将生答的写在黑板上。(预计:敲击、碰撞、摩擦、摇晃等)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那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三)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1、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师:提出实验的要求:(1)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实验用品进行研究。(2)采用多种方法使它发声,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3)你们可以采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报告单,也可以自己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报告单。(4)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不仅注重实验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把实验过程给记录下来,希望我们的记录员能把同学的发现记下来。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观察得最仔细、准确!师:老师是看到了鼓面在动,但是其他同学看得到吗?能想个办法让全班的同学都看到鼓面在动吗?(生提出可以用手摸,可以在上面放上橡皮擦)强调三种观察方法(1)我们不但可以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还可以使用身体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3)还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观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三种观察鼓面振动的方法,同学们,请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的直尺。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对直尺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再做研究并填制好实验报告单(将小组填好的报告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师问:1我们让这些物体发声时,用了哪些方法?请一个同学做示范。2我们用力拉伸橡筋、按压鼓、弯曲直尺能让它们发声吗?3为什么轻轻的敲击、拨动却能发声?说明:使物品发出声音和我们力气的大小无关。师:看我们的发现一栏,能改一改吗?4、总结你们观察到了这些物体发声时,无论用的是什么方法,都产生了什么样相同的结果呢?(指实验报告单)(都在振动)师:同学们,做了这么多实验,声音小精灵要考考你们哦!(放课件:小精灵问: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声音产生的秘密吗?)(出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不同意见吗?请同学齐读,同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咙。体会发声时的振动。我们人也能发出各种声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体也有一个能够振动的器官,请大家用手摸自己的喉部,试着发出声音,有什么感觉。(振动)师:这个振动的器官叫——声带。我们还能听见各种声音,我们人体有一个十分灵敏的、能够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耳朵的鼓膜活动3【活动】观察音叉的振动、感受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师做不同的音叉的振动实验,请学生来解释看到的现象。请一位同学来当老师的小助手。将音叉放在学生耳边。问:听到什么了?(没有声音)将它放进水杯里,请学生观察问:水面有什么变化?(没有)敲击后放在学生耳边,问:现在呢?(有声音)师:音叉敲击后会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于振动发出的吗?将音叉敲击后放入水中。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振动产生的水波纹。问: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大家一块儿回答活动4【练习】趣味比赛,巩固运用新知请两个同学拿锣上来,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老师说开始,你马上让手中的物品发出声音,我说停,你就要迅速的让声音消失。问:每位同学都及时发出声音,谁的声音消失的快呢?问获胜的同学:你为什么要用手按住锣面呢?(尽快使物体停止振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生答(对答得好的奖励小星星)师:刚才的游戏进一步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师小结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指大屏幕)问:为什么一开始同学们会认为声音是敲击碰撞产生的呢?(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以后啊,碰到这种情况要多观察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有什么体会?活动5【作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制作简单的节奏小乐器。师:你想制作自己的打节奏的小乐器吗?(指导学生利用易拉罐瓶、豆子、玻璃瓶等制作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小乐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