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比较;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知道繁殖时生命的共同特征;知道植物的话的作用;知道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教学重难点:1、认识果实的共同特征2、探究果实形成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果实;有关传粉和受精的资料教师准备:水果刀、木板、多媒体课件(蜜蜂传粉的视频资料、花的传粉和受精的视频资料等)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师: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好吗生:好生:圆窝窝,房间多,藏着珍珠千百颗。(打一水果的名字)生:我觉得是石榴。课件出示:石榴。师:恭喜回答正确,为了奖励你,老师再请你回答一个问题:石榴是植物的那一部分……师:在生活中你见过那些果实?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果实。看一看认识吗一.提出问题师:关于果实,你想研究些什么?生:提出问题:我想知道果实的特征我想知道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我想知道果实的形成是不是和花有关?师:同学们对果实感兴趣的问题真多,能对果实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有研究性的问题,说明你们已经具备了小小科学家的素质,接下来我想看到同学们的研究水平,我们先研究果实的共同特征好吗二: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1、设计方案师:请猜想:果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生:猜想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观点:有皮、有籽,有肉等师:果实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征呢?我们得动手验证一下。怎样验证?生:实验师:对,观察实验,我们在以前观察实验中说过,观察一种事物,我们要明确观察的目标,用什么方法观察以及观察顺序,还有观察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等等,观察果实也应如此,现在先请小组讨论观察方案,看哪个小组方案最棒。生汇报:从外形上观察,把果实切开从内部观察。师:你认为在切开果实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生:要注意用到安全生:还要注意分工合作师:切开水果以后我们要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生:从外到里师:为了大家的观察更清楚,老师有个小提议:(教师演示:横切和纵切的规范操作)课件出示:切水果的注意事项、提醒填写好实验记录单2、动手切水果师:方案明确了吗?要求看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那就动手吧(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师: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带实验记录单到讲台前展示)组1:都有种子组2:都有果皮组3:都有果皮、果肉和种子师:同学们认为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果皮、果肉、种子,老师想订正一下:教师以切开的果实为例:在科学上种子以外的部分连皮带肉都是果皮,果肉也是果皮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说,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果实是怎样形成的(1)猜想与花有关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果实的共同特征,在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果实,他们又是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课题)师:请猜想:果实的形成与谁有直接关系?生:与花有关师:为什么觉得与花有关?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在自然界中,我们总是看到先开花再结果生:花谢了会结出果实。师:既然大家认为果实的形成与花有关系,那你认为花的哪一部分最有可能发育成果实?(学生可能说不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力求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做出合理的解释。)生:子房(2)猜想与传粉有关师:除了与花有关,果实的形成还可能与什么有关?生:希望学生能猜出与传粉有关,与蜜蜂有关二、自主探究果实的形成师:同学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看科学家的研究(观看视频)师;科学家的研究精彩吗,生:精彩。师:希望同学们学习科学家的科研精神,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精彩,有信心吗?生:有师:老师课前曾让同学们搜集有关传粉和受精的资料,现在你带着科学家的研究,仔细阅读课本35页内容,然后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思考交流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学生交流)师:在同学们发表你们的见解之前,老师先送给你们一句话:(课件学会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生:明白师:哪我们就来倾听第一个同学的发言师:植物必须经过开花才能传粉吗?师:什么是传粉,关于传粉,你还知道些什么?生:传粉有两种形式:当花粉传到同一朵花雌蕊的柱头叫做自花传粉;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叫做异花传粉。除了昆虫传粉,传粉的媒介还有风、人工授粉等方式。生:传粉就是雄蕊上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师:果实的形成在经过开花、传粉以后又经历了什么过程才能发育成果实?生:受精师:谁能结合刚才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受精?(老师播放受精的视频)师生共同概括: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受柱头分泌粘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花粉中的精子就会沿着花粉管进入子房与胚珠内部的卵细胞进行融合,花粉中的精子与胚珠内部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叫做受精。师:受精完成以后,花瓣、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纷纷凋落,只剩下子房继续发育,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果实。4、复述果实形成的过程师:现在你知道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吗?我们以苹果为例说一说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好吗?(师生共说)师:苹果是这样形成的,其他果实呢,你能说一说他们的形成过程吗?5:课堂小结:师:经过紧张有愉快的合作学习,我们探究了果实的许多问题,谈谈你们的收获吧应用拓展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奉献一个小故事秋季的一天,植物界召开大会,到会的人可多了,有黄瓜,苹果,西红柿,草莓,香蕉,辣椒,马铃薯,桔子,葡萄,南瓜,还有胡萝卜,核桃等。可就在大会开始之前主持人辣椒发布一条消息:“我们现在召开果实大会,请不是果实的小朋友立即退出会场”。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谁该退,谁不该退,连辣椒也分不清了。同学们你能利用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帮助辣椒解决这个问题吗?四。课外实践选择一朵还没开放的丝瓜的雌花,用塑料袋将这朵花罩起来,观察这朵花是否能结出果实。相关资源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主要维度或基本要素有——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程目标就是以这三大维度或三大要素为脉络来进行表述的。总目标对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期发展水平作了高度概括,分目标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具体发展内容作了明确界定。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正如《标准》所指出的,虽然总目标分解为三个分目标,“但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同时能兼顾或达到多个分目标。标准总目标:1.科学探究: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文字或图画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2.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产品,新事物,关注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课程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猜想,意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知道繁殖生命的共同特征,直到植物花的作用,知道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执教“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内容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研究果实的共同特征,既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又使学生掌握了区分果实和非果实的一些知识,还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注重事实、说话要有证据、成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从而大大激发了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成功地兼顾了由课程总目标分解而来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分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