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通电的线圈(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的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或文字)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教学重点:探究电磁铁的特性。教学难点:动手制作电磁铁。教具准备:铁钉,带绝缘皮的细导线,电池,最池夹,大头针,图钉,示教电铃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产生问题。1、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这个装置吗 出示电磁铁,学生观察汇报。2、通电后请同学到前面来拉一下,看能否拉开。3、你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8、通电的线圈(一)二、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特性。1、谈话:要研究通电线圈的奥秘,我们先要制作一个通电线圈。先看制作方法。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将导线两端各留出10-20厘米,按同一个方向在钉子上紧紧的缠绕几十圈;、再把导线两端分别和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试一试,靠近大头针有什么现象;、实验完毕及时断开电路,否则电池没电。2、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3、研究电磁铁的特性。4、小组汇报。5、如果用能量转化来解释可以怎样说呢?(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6、总结电磁铁特性。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三、搬运游戏。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出示比赛规则:把图钉从一个盒里运到另一个盒里只能用电磁铁运送铁钉,不许用手接触图钉,不许用晃动电磁铁的方法使图钉掉下听到停止口令后立刻停止操作,切断电源2、小组讨论,选择参赛人员与工具。3、小组比赛。4、汇报结果。5、获胜小组经验介绍。6、教师小结。四、应用。1、你知道生活中哪儿用到电磁铁吗?同学举例。2、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学生质疑。五、布置作业:课下了解电磁铁还有哪些特性?板书设计:8、通电的线圈铁芯电磁铁线圈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