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6张PPT。问卷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实践初探一、科研实践背景二、调查问卷的编制和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问卷调查 学习反思——认清问题——思考借鉴—— 寻求突破 —— 形成方法小专题研究常用方法1、问卷调查法2、访谈调查法3、教育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所谓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就调查项目编制相应的问题序列,按一定的原则排列,编成书面试卷的形式,请被调查对象书面作答。然后进行回收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 它因其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结果真实而被广泛采用,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让我们来关注数学课的课堂提问问 卷我们来关注数学课的课堂提问 1、数学课上,老师爱提问吗? A 爱提问 B 很少提问 C 没注意2、你注意到老师一般情况下一节课大概要提多少个问题? A 0—10个 B 10—20个 C 20—30个 D 30—40个或更多3、你们班数学老师比较喜欢全班一起回答整齐划一还是大家各抒己见? A 喜欢大家一起回答 B 喜欢各抒己见 C 看情况 D 我没注意问 卷4、你觉得老师提问后留时间给大家思考了吗? A 问完就自己答 B 看问题的难易决定时间 C 老是等 耽误时间 D 我没注意 5、认真听老师提问时,你是否能听清老师在问什么? A 能听清听懂 B 有时听不明白 C 简直听不明白 D 我根本没听6、你觉得老师爱请哪类同学回答问题呢? A 数学成绩好的 B 数学成绩不好的 C 纪律有问题的 D 不知道我们来关注数学课的课堂提问 问 卷7、老师请你回答问题一般在什么状况下? A 走神或违反纪律时 B 举手或与老师眼神交流示意时 C A、B情况都有 D 无明显规律或其他8、对抢答者或坐答者老师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责怪多事 重申纪律 B 耳听八方 鼓励支持 C 不予理睬 淡然处置 D 其他(你写出来)9、同学回答问题时,你注意到老师在做什么? A 心不在焉搞其他的事 B 注意倾听回答 C 一直瞪着抢答或违反纪律的人 D 没注意我们来关注数学课的课堂提问 问 卷10、你回答问题不完善或错误的时候,老师会如何表 现? A 宽容 理解 鼓励 B 特别提醒注意听讲 C 不评价 自己说出答案 D 严厉批评11、你回答问题准确出彩时,老师会表现? A 欣喜 表扬 鼓励 B 自己说出更精彩的答案 C 肯定答案但不评价 D 其他(你写出来)12、你觉得老师提的大多数问题对你来说难度如何? A 基本适合我 B 偏难 C 偏易 D 根本无法回答我们来关注数学课的课堂提问 问 卷13、老师爱提什么样的问题呢? A 公式定义定理的回忆 B公式定义定理的应用 C 解决问题的思路 D 对方法的对比评价取舍14、你班数学课上一些不大容易回答的问题最突出 特点是什么呢? A公式定义定理的回忆 B 问题太陡没有铺垫 C 问题太多 不知从哪个说起 D 其他(你写出来)15、你一般对数学课上的什么问题比较感兴趣? A 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 B 代数计算问题 C 几何推理思路 D 全都不感兴趣我们来关注数学课的课堂提问 问 卷16、同学答案与老师标准答案不符合而引起课堂争论 时,老师一般的表现是什么? A 强调要听老师的标准答案 B 很尴尬或很生气 C 一起探讨寻求最佳解答 D 其他(你写出来)17、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以下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特 点呢? A 答案标准唯一性强,体现知识的科学性 B 答案往往很开放,有时甚至争论激烈 C 每个同学在一节课中都会成功回答几个问题 D 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富于启发性 E 其他(你写出来)我们来关注数学课的课堂提问问 卷18、问题提出后全班冷场时,老师会怎样? A 再三提醒大家思考、举手 B 再次解释重复问题 C 自己回答 D 问下一个问题19、课堂上有同学向老师或大家提出问题或不同意见 时,老师如何处理呢? A 建议他以大局为重,课后再提 B 在课堂上绝不允许有这样的“插曲” C 鼓励大家提问,并适当讨论 D 没听见,继续讲课20、做完本问卷你对数学课上的提问还有什么意见和 建议呢,请写下来吧。我们来关注数学课的课堂提问 问 卷(一)、问卷的语言特点(二)、问卷的格式(三)、问卷的回答模式(四)、问卷的内容设计(五)、问卷的统计分析二、调查问卷的编制和分析(一)、问卷的语言特点:语言表述准确、具体、简洁、通俗易懂;问题要简短、简单明了;注意调查对象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二)、问卷的格式1、调查标题2、指导语3、问卷的正文4、结语(三)、问卷的回答模式1、封闭式(1)选择式 (2)是否式 (3)排序式2、开放式3、半开放半封闭式(四)、问卷的内容设计1、问卷中所有问题都应和研究目的相符2、整份问卷能显示一个重要的主题3、对你想调查的内容进行分类我们的目的(五)、问卷的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报告的撰写:1、调查目的2、调查对象及方法3、调查结果统计与说明4、问题及原因分析5、思考及建议小卢老师的逐题反思诊断存在的弊端 课堂设问过多 提问过于肤浅 被提问的学生有明显的特点,教师提问指向性单一 不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 问题的答案过于标准或不鼓励学生发散的思维 对学生的激励不够明显 ……从问题的性质方面看……启发引导性问题——启而不发 教学程度性问题——形同虚设 突出强调性问题——自问自答 诊断存在的弊端 卢科达年龄:24教龄:2年职称:中学2级教师毕业院校: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专 业基地班任教班级:初2009级1、5班 校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本小专题主研教师1、数学课上,老师爱提问吗? A 爱提问 B 很少提问 C 没注意数据统计:初二1班 A 96%, B 2% C 2% 初二5班 A 98% C 2% 通过调查学生对我是否爱提问,可以窥见我平时教学活动的一个侧面,不论是普通班还是重点班几乎全部学生都选择A,说明学生对我的教学活动的关注程度还是比较高。我很在意这个数据。2、你注意到老师一般情况下一节课大概要提多少个问题? A 0—10个 B 10—20个 C 20—30个 D 30—40个或更多数据统计:初二1班 A 21% B 62% C 12% D 5% 初二5班 A 32% B 48% C 15% D 5% 此题大多数同学都是选的A,B,个人觉得一堂课10到20个问题比较适中,问题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少了达不到对学生的思维的启发,课堂会缺少互动环节,如果达到一节课30—40个问题,一堂课就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不可能有自主思考的时间。 3、你们班数学老师比较喜欢全班一起回 答整齐划一还是大家各抒己见? A 喜欢大家一起回答 B 喜欢各抒己见 C 看情况 D 我没注意数据统计:初二1班 A 20% B 13% C 58% D 9% 初二5班 A 12% B 26% C 60% D 2% 在课堂上,一个问题的提出,可能引发多种情况,当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我的提问方式也会不同,有时会让他们齐声说出正确答案,有时会期望在课堂上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在重点班,学生的思维较之活跃,所以选B的人会比普通班要多,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地发表看法、解决问题,一些浅层次的关于“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我在课堂上会尽量减少,真正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和质疑,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 4、老师提问后留时间给大家思考了吗? A 问完就自己答 B 看问题的难易决定时间 C 老是等 耽误时间 D 我没注意数据统计:初二1班 A 3%, B 94% C 3% D 0% 初二5班 A 0% B 96% C 4% D 0% 在课堂上问题提出后最忌讳的就是自问自答,不管题目的难易程度都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哪怕是明知道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会做,都应让学生充分了解题意再进行回答,这要有对当堂课学情的了解和教育教学的责任感,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究,但是这样的过程必须交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行动。课堂设问,并不完全是为了单纯地为完成教学内容的自问自答。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看自己做得还行。学生们在关注我提问。或许他们期待我给他们时间去思考。9、同学回答问题时,你注意到老师在做什么? A 心不在焉搞其他的事 B 注意倾听回答 C 一直瞪着抢答或违反纪律的人 D 没注意数据统计:初二1班 A 2% B 30% C 65% D 3% 初二5班 A 0% B 95% C 3% D 2% 这个问题的结果比较有趣,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因为行为习惯较差,有时在其他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会瞎起哄,此时就显得课堂上较乱,不容易掌控,所以对于普通班,居然有较多人选的是C 。在课堂掌控上我还得加油,学生们应该不喜欢老师对他们的意见置若罔闻的老师!11、你回答问题准确出彩时,老师会表现? A 欣喜 表扬 鼓励 B 自己说出更 精彩的答案 C 肯定答案但不评价 D 其他(你写出来)数据统计:初二1班 A 88%,B 8% C 4% D 0% 初二5班 A 92% B 5% C 3% D 0% 教师性格不能阻碍他热情的赞美学生的进步,宽容学生的失误。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喜欢别人赞美,做事有劲头,推己及人。学生也是这样,积极的暗示总是好。12、你觉得老师提的大多数问题对你来说 难度如何? A 基本适合我 B 偏难 C 偏易 D 根本无法回答数据统计: 初二1班 A 89% B 5% C 4% D 2% 初二5班 A 75% B 18% C 4% D 3% 对我所教的两个班,学情完全不一样,就需要区别对待,在普通班,大多数人基础较差,提的问题应以基础知识为主,在重点班大多数人基础较好,所提问题应该以较高要求题目为主。一个称职的老师应对所教班级的学情有精确的了解,对所设计的问题应有精确的难度定位,很好地把握教学的适度性原则,教学应兼顾大多数学生而设置难度,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我感觉5班选A的比例还应提高,我要再思考一下。13、老师爱提什么样的问题呢?A 公式定义定理的回忆 B公式定义定理的应用 C 解决问题的思路 D 对方法的对比评价取舍数据统计: 初二1班 A 20% B 32% C 28% D 20% 初二5班 A 18% B 24% C 27% D 20% 课题的学习帮助我明白,从问题性质、内容上看,提问由低到高有六个水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涉及的答案内容综合说来有三种:方法,结论或事实。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属于低水平数学认知的问题、还是高水平认知,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教师的提问水平无疑是主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设问要有利于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本题就是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尽管学生对问题的判断有他的片面,但是我还是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19、课堂上有同学向老师或大家提出 问题或不同意见时,老师如何处 理呢? A 建议他以大局为重,课后再提 B 在课堂上绝不允许有这样的“插曲” C 鼓励大家提问,并适当讨论 D 没听见,继续讲课数据统计: 初二1班 A 21% B 25% C 43% D 6% 初二5班 A 18% B 12% C 65% D 5% 学生的调查说明,大部分学生觉得我在教学中还比较民主,我所带的普通班则有部分学生觉得我无视不同意见的存在,两个半都有人觉得我视而不见。这个现象值得思考,我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这种现象的成因和改进措施,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最大可能地兼顾。(这很难!)这是技巧还是观念问题? 问卷调查法可以在研究前期运用,主要是收集基础的信息资料,利于研究者进行归因分析,以便采取更科学、针对性更强的研究措施。 也可以通过问卷的前测量、后测进行前后对比,以观察研究的成效。 有的问卷调查贯穿研究过程始终,有利于研究者不断通过观察、反馈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和研究措施,保证研究顺利进行。感谢您的倾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