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第九册(上) 第三章 投影与视图第九册(上) 第三章 投影与视图 整体分析 主 要 内 容 视点、视线、盲区投影的基础知识 三视图3.1 视点、视线、盲区(1课时)3.5 三视图 (2课时)课件第九册(上) 第三章 投影与视图 整体分析 主 要 内 容 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斜投影 内容与其他章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它与直观图形的关系密切,需要在图形形状方面进行想象和判断,要完成的题目多是识图、画图、制作模型等类型的问题,而很少涉及定量的计算。主 要 内 容 第九册(上) 第三章 投影与视图 整体分析 教 材 分 析物体 立体图形 光照 投影 点 光 源中心投影平行光源 平行投影 光线垂直于投影面 正 投 影 (视图) 前后 主视图 俯视图 左右 左视图 想象视点视线盲区【知识结构框图】?第九册(上) 第三章 投影与视图 【课标要求】?教 材 分 析 第九册(上) 第三章 投影与视图 教 学 目 标 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实例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正投影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投影与视图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过实例能够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和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会画圆柱、圆锥、球、直棱柱等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参要求】?3.1 视点、视线、盲区 教学目标: 一、经历由具体的情境了解三个概念的过程 二、通过实例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以分析实际例子为背景,联系实际问题,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基本规律,认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这也算是本章的一个特点。 想象具体情境,经历、体会甚至走出去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投影与视图 分节说明3.2 中心投影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心投影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想象,根据灯光辨识物体的影子,初步进行中心投影下物体及投影之间的转化投影与视图 分节说明确定光源的位置: 分别过每个物体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光源。3.3 平行投影 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2.通过观察、想像,了解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3.了解平行投影与物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投影与视图 分节说明 物体在太阳光下的不同时刻,不仅影子的大小在变,而且影子的方向也在变。 我国北方从早晨到傍晚,物体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 影子一天的长度变化是:长→短→最短→短→长东时间:上午西北南1233.3 平行投影西时间:下午东南北123.3 平行投影3.3 平行投影 判断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分别过每个物体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直线,若两条直线平行,则为平行投影;若两条直线相交,则为中心投影。投影与视图 分节说明 同一时刻,影长与高度成正比,解决简单计算题。另外,这一部分容易与相似三角形、三家函数结合形成综合题目。 3.4 正投影投影与视图 分节说明 正投影的成像规律,是由一维到二维到三维逐步提升的: 先线段、再平面、再立体图形. 线段的正投影规律: 平行长不变,倾斜长变短,垂直成一点 平面图形的正投影规律:平行形不变,倾斜形改变,垂直成线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正投影的规律以及正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关系.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视图. 3.通过看和画一些简单形体的视图z,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绘图技能.3.5 三 视 图投影与视图 分节说明 教学目标: 1.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理解物体的三视图概念,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规则 3.会画圆柱、圆锥、球、直棱柱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成像原理 画图规则 第九册(上) 第三章 投影与视图 几 个 问 题 一、重视结合实际例子讨论问题,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基本规律 二、重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 三、克服立体几何知识的不足 四、重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