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各地市2010年高考数学最新联考试题分类大汇编第8部分:立体几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各地市2010年高考数学最新联考试题分类大汇编第8部分:立体几何

资源简介

四川省各地市2010年高考数学最新联考试题分类大汇编
第8部分: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理科)设m、n为不重合的两条直线,α、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如果m、n是异面直线,m(α,n(α,那么n∥α; (B)如果m、n是异面直线,m(α,n(α,那么n与α相交; (C)如果m、n共面,m(α,n∥α,那么m∥n; (D)如果m(β,m∥α,n(α,n∥β,那么m∥n. 【答案】C
【解析】如图,可知(A)不正确 对于(B),当n与α平行时,也可以满足m与n异面的条件,故(B)不正确 对于(C),因为m、n共面,可设这个平面为γ,又因为m(α,故m是平面α与γ的交线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当n∥α时,必定有m∥n。(C)正确 对于(D),当α与β相交时命题正确,但当α∥β时,m、n可能是异面直线。故(D)错误 (3)(四川省绵阳市2010年4月高三三诊理科试题)已知m、n是两条直线,α、β、γ是三个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B )
(A)若 m∥α,n∥α,则m∥n (B)若m⊥α,n⊥α,则m∥n
(C)若 m∥α,m∥β,则α∥β (D)若α⊥γ,β⊥γ,则α∥β
(8)(四川省绵阳市2010年4月高三三诊理科试题)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1,A1C1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若该四棱柱的八个顶点同在一个球面上,则B、B1两点的球面距离为( D )
(A) (B) (C) (D)
4.(四川省雅安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在正方体中,M、N为棱AB与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N与BD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D )
A. B. C. D.
6.(四川省自贡市2010届高三三诊理科试题)过空间一定点P的直线中,与长方体的12条棱所在直线成等角的直线共有( C )
A.0条 B.1条 C.4条 D.无数条
8.(四川省南充高中2010届高三4月月考理科试题)在正三棱锥S-ABC中,D是AB的中点,且SD与BC成45°角,则SD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为(C )
A. B. C. D.
11.(四川省资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理)在四面体ABCD中,已知,且DA、DB、DC两两互相垂直,在该四面体表面上与点A距离为的点形成一条曲线,则这条曲线的长度是( D )
(A) (B)
(C) (D)
5、(四川省眉山市2010年4月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已知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一条直线且,则“”是“”的( B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四川省眉山市2010年4月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已知在同一球面上, 平面,若则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A )
A. B. C. D.
10.(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0届高三三诊模拟理科)如图所示,在正三棱锥S—ABC中,M、N分别是
SC、BC的中点,且,若侧棱
则正三棱锥S—ABC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C )
A.12π B.32π
C.36π D.48π
二、填空题:
15. (四川省成都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理科)如图,ABCD为菱形,CEFB为正方形,平面ABCD⊥平面CEFB,CE=1, ∠AED=30(,则异面直线BC与AE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5(
【解析】由题意,正方形和菱形变成均为1, 又平面ABCD⊥平面CEFB,所以CE⊥平面ABCD 于是CE⊥CD,从而DE= 在△ADE中,AD=1, DE=,∠AED=30(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sin∠DAE==,故∠DAE=45( 又BC∥AD,故异面直线BC与AE所成角等于∠DAE。 15.(四川省雅安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
14.(四川省自贡市2010届高三三诊理科试题)如图3,A、B、C是球面上三点,且AB=2cm,BC=4cm,∠ABC=60°,若球心O到截面ABC的距离为cm,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48
14.(四川省资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理)若三条射线OA、OB、OC两两成角60(,则直线OA与平面OBC所成的角为_______.
15.(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0届高三三诊模拟理科)在矩形ABCD中,AB=a,AD=2b,a
三、解答题
得分
评卷人
(19)(四川省绵阳市2010年4月高三三诊理科试题)(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BB1C1C与底面ABC垂直,BB1=BC,∠B1BC=60o,AB=AC,M是B1C1的中点.
(Ⅰ)求证:AB1//平面A1CM;
(Ⅱ)若AB1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45o,求二面角B-AC-B1的大小.
19.解:(I)证明:如图,连结AC1,交A1C于N,连结MN.
∵ M是中点,N是AC1的中点,
∴ MN//AB1.
∵ MN平面A1CM,
∴ AB1//平面A1CM.………………4分
(II)作BC的中点O,连接AO、B1O.
由 AB=AC,得AO⊥BC.
∵ 侧面BB1C1C与底面ABC垂直,
∴ AO⊥面BB1C1C, …………………………………………………………6分
∴ ∠AB1O是AB1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即∠AB1O=45o,从而AO=B1O.
又∵ BB1=BC,∠B1BC=60o,
∴ △B1BC是正三角形,故B1O⊥BC.
以O为原点,分别以OB、OB1、OA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OA=a,则A(0,0,a),B1(0,a,0),C(,0,0),O(0,0,0),
∴ ,,.
∵ OB1⊥平面ABC,故是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设为n1,
则n1=,
设平面AB1C的法向量为n2=(x2,y2,z2),
由 n2=0且 n2=0 得
令y2=a,得n2=(a,a,a).
∴ cos=,
=.
即二面角B-AC-B1的大小是. ……………………………………12分
19.(四川省自贡市2010届高三三诊理科试题)(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5,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C=∠BCD=90°,PA=PD=DC=BC=AB,E是BP的中点。
(I)求证:EC//平面APD;
(II)求B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III)求二面角P-AB-D的大小。
19、解:解法一(Ⅰ) 如图,取PA的中点为F,连结EF、FD。
∵ E是BP的中点
∵ EF∥AB 且EF=AB, 又 ∵DC∥AB, DC=AB
∴ EF∥DC ,∴ 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故得EC∥FD.
又∵ EC平面PAD,FD平面PAD ∴ EC∥平面ADE ……(4分)
(Ⅱ) 取AD中点H,连结PH,因为PA=PD, 所以PH⊥AD,
∵平面PAD⊥平面ABCD于AD, ∴PH⊥面ABCD
∴HB是PB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
∴∠PBH是PB与平面ABCD所成角   ………(6分)
∵四边形ABCD中,∠ABC=∠BCD=90°∴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 ∴DC=CB=AB,
设AB=,则BD= 在ABD中,易得∠DBA=45°, AD=,
 PH=== 
又 ∵ BD2+AD2=4=AB2,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B=90°, ………(7分)
∴ HB=== 
∴二面角P—AB—D的大小为 ……(12分)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设AB=2,同解法一中的(Ⅱ)可得∠ADB=90°,
如图以D为原点,DA所在直线为轴,DB所在直线为轴,过D点且垂直于
平面ABCD的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5分)[来源:学科网]
则B(0,,0),P(,0,), ∴(-,,-),
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0,0,1), ………(6分)
所以, ………(7分)
可得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所以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8分)
(Ⅲ)易知A(,0,0),则=(-,,0,), ………(9分)
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则
  由 => =>
令 可得=(1,1,1) ……(11分)
从而,所以二面角P—AB—D的大小为 ……(12分)
19.(四川省南充高中2010届高三4月月考理科试题)(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维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且PD=AB=a,E是PB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PD与AE所成角的大小;
(2)在平面PAD内求一点F,使得EF⊥平面PBC;
(3)在(2)的条件下,求二面角F-PC-E的大小.
[来源:学科网ZXXK] 19.(四川省资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理)(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PO⊥平面ABCD,点O在AB上,EA∥PO,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DC,且BC⊥AB,BC=CD=BO=PO,EA=AO=.
(Ⅰ)求证:PE⊥平面PBC;
(Ⅱ)求二面角C-PB-D的大小;
(Ⅲ)在线段PE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DM∥平面PBC,若存在求出点M;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本小题满分12分)
(Ⅰ)连接DO,BO∥CD且BO=CD,则四边形BODC是平行四边形,故BC∥OD,又BC⊥AB,则BO⊥OD,因为PO⊥平面ABCD,可知OD、OB、OP两两垂直,分别以OD、OB、OP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分
设AO=1,则,,,,,则,,.
则,,故PE⊥PB,PE⊥BC,又PB∩BC=B,
∴PE⊥平面PBC. 4分
(Ⅱ)由(Ⅰ)可知,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设面PBD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得取,则,
故二面角C-PB-D的大小为. 8分
(Ⅲ)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9分
由(Ⅰ)可知,向量是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若在线段PE上存在一点M,使DM∥平面PBC,设,则
,由,
得,∴,即M点与线段PE的端点E重合. 12分
19、(四川省眉山市2010年4月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梯形中,分别是上的点,是的中点。沿梯形翻折,使平面平面(如图)。
(1)当时,求证:;
(2)若以为顶点的三棱锥的体积记为,求的最大值;
⑶当取得最大值时,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9、(四川省攀枝花市2010年4月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科试题)(12分)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直角梯形,为的中点.
(Ⅰ)求证:底面;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法一:(Ⅰ)证明:,O为BC中点


而ABCD是直角梯形,从而BC与AD相交 (没有说明扣1分)
∴PO⊥底面ABCD
(Ⅱ) PO⊥底面ABCD ,过点作于点E,连接PE
由三垂线定理知
∴∠PEO为二面角P—AD—B的平面角
∵AB=BC=PB=PC=2CD=2,O为BC中点
∴,,
由等面积法知

∴∠PEO=,即二面角P—AD—B的大小为(或或)
解法二: (Ⅰ)同解法一;
如图,以BC中点O为原点,以BC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O与
AB平行的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Ⅱ)∵BC=PB=PC=2 且PO⊥底面ABCD
∴平面ABCD的法向量为
∵,,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到
,令,则,,即
二面角的大小为(或或)
19.(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0届高三三诊模拟理科)(12分)
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已知正方形ABCD和直角梯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C⊥AC,EF//AC,
(1)求证:平面BEF⊥平面DEF;
(2)求二面角A—BF—E的大小。
19.(12分)
解:(1)∵平面ACEF⊥平面ABCD,
EC⊥AC,∴EC⊥平面ABCD;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分
设平面BEF、平面DEF的法向量分别为[来源:学§科§网]
,则




由①②③④解得
…………4分

故平面BEF⊥平面DEF …………6分
(2)设平面ABF的法向量,
…………8分
…………10分
由图知,二面角A—BF—E的平面角是钝角,
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