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大教研听课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例大教研听课反思

资源简介

课例大教研听课反思
前几天有幸听了七里中学于远方老师和三里河中学的于国红老师的课,我从这两节课中收获颇多,下面我简单谈一点听于远方老师课的体会:
感受最深的一点便是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小组合作。平时我在教学中也有用到小组,如小组收作业,订正作业,课堂上所谓的小组也就是一帮一一对红而已,课堂上表现的机会都是那些优等生的事,差生只有看热闹的份。而今天,课堂上明确的小组分工,小组集体展示时有条不紊的讲解,一个个自信的表情,高亢的声音真是让我一震,原来小组合作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你说这样的课,效率又怎能不高呢?于老师的《无理数》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一题都是以问题引领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分工细致,总是一个学生读题,一个学生分析题意,小组长做总结发言或点评,将知识进行提升。整堂课学生都在积极做题,热烈讨论,积极回答,完全没有意料中的应用题课上大部分被动,少部分主动的现象。我觉得这种充满生机的课堂,最主要取决于两点:1、说明七里中学的小组合作形式开展的卓有成效,学生已形成固有的模式,不是形式,更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2、于老师课前肯定下了一番功夫,整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步一步引领学生突破难点,尤其是导学案中填空题的设计非常好,将难点进行分散,降低了难度,有目的有梯度的引导学生解决了后面遇到的利润以及数量的问题。有了这个探索,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完成的得心应手,基本上每一题能一气呵成。
反思自己的课堂,我觉得今后要注意两点:1、彻底实行小组合作制度,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绝不包办,要舍得时间,让“兵帮兵”、“兵教兵”,只做引领者。2、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教案及教法,将知识细化,不能只为了教而教,做“授之以渔”的老师。
三里河于国红老师执教的对函数的再认识‘打破了课本已有的知识体系,课堂容量大。从知识点入手,由浅入深串成一条知识线,用多种方法,开放性的问题以及对学生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追问形成一条能力线,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能力,掌握解题技巧,是一堂成功的新授课。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重视两方面:第一,必须编写好导学案,充分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真正的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不要让一节导学案是浪费的。第二,必须控制好和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不要让小组合作成为形式。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张主任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应主意的问题”。
当然要想做到这两点是不容易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在教学中要注意积累经验,多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做法,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要充分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做到编写好导学案,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最后由数学教研员张老师为我们做了专业的知识引领。首先我知道了生命化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生命化课堂的基本结构包括:明确任务,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内展示;巩固提高,迁移训练。
  具体的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迁移应用;达标检测五个基本环节。张老师还交流了应该如何编写数学导学案及编写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本次学科会,我有很深的感触。自己的课堂和这些名师比起来,可以说不值一提。真正明白了应如何使用小组合作。如何能利用小组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实现高效、有趣、师生互动的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