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第一章《反比例函数》§1.1反比例函数(1)1 A、已知反比例函数(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时,求函数y的值; (3)当时,求自变量x的值。 2 A、下列y关于x的函数中,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1 B、若y与x-1成反比例函数关系,且比例系数是2(1)写出解析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3时,求函数y的值。 2 B、小聪要把24粒钢珠平均分装在若干个小盒子里,设盒子有a个,每个盒子装b粒钢珠(1)写出b关于a的函数解析式(要求写出a的取值范围); (2)这个函数关系是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请说出比例系数。 1 C、有一面积为100cm2的梯形,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若上底长为x(cm),高为y(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 2 C、若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则=________。 答案:1 A、(1),x≠0;(2)y=-1;(3)x=0.5; 2 A、 C ;1 B、(1)(2)y=1; 2 B、(1) a≠0(2)是,比例系数为241 C、 x>0; 2 C、-3§1.1反比例函数(2)1 A、已知y与x成反比例,且当时,y=2,则比例系数为__________。2 A、若当x=3时,正比例函数y=k1x(k1≠0)与反比例函数(k2≠0)的值相等,则k1与k2的比是( )A、9:1 B、3:1 C、1:3 D、1:91 B、已知y与x+3成反比例,且当x=4时,y=-2,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2 B、若函数的图象过点(3,-7),那么它一定还经过点( )A、(3,7) B、(-3,-7) C、(-3,7) D、(2,7)1 C、已知y=y1-y2,其中y1与x成反比例,y2与(x-2)成正比例,且当x=3时,y=5;当x=1时,y=-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C、已知是关于的反比例函数,,和,是自变量与函数的两组对应值。下面关系式中,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你是怎样判断的?A、 B、 C、 D、答案:1 A、; 2 A、D1 B、(); 2 B、C;1 C、(); 2 C、(1)(4)成立;(2)(3)不成立。因为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xy为定值。所以或成立。§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1 A、已知反比例函数,当m_______时,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2 A、如果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nx-2的图象交于点A(1,-3),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2,1)吗?请说明理由。1 B、如图,A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AB垂直x轴于B点,若S△AOB=3,则k的值为( ) A、6 B、3 C、+3或-3 D、+6或-6 2 B、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和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1 C、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正比例函数y=(2k-9)x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k的整数值是__________。 2 C、如图,Rt△ABO的顶点A是双曲线y=与直线y=-x-(k+1)在第二象限的交点,AB⊥x轴于B,且S△ABO=,求:(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3)求△AOC的面积;(4)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x的取值范围。答案: 1 A、m<2 ; 2 A、把(1,-3)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k=-3,图象在第二、四象限,而点B在第一象限,图象不经过点B; 1 B、A ; 2 B、A ;1 C、 4 ;2 C、(1),;(2)A(3,-1),B(-1,3);(3)4 ;(4)x<-1 或 0<x<3 §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1 A、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B、 C、 D、 2 A、已知反比例函数,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 B、在函数y=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y1),(-1,y2),(0.5,y3),那么函数值y1,y2,y3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 2 B、已知点P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则符合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 ) A、0 B、2 C、4 D、无数1 C、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都经过点P(m,-3m)(m≠0)。(1)求点P的坐标和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M(a,y1)和点N(a+1,y2)都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试通过计算或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说明y1,y2的大小关系。2 C、如图,P是矩形ABCD的边CD上的一个动点,且P不与C、D重合,BQ⊥AP于点Q,已知AD=6cm,AB=8cm,设AP=x(cm),BQ=y(cm).(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点P,使BQ=2AP。若存在,求出AP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 1 A、 C ; 2 A、 -3<y<0;y>3或y<0 ;1 B、 2 B、 C1 C、(1)P(1,-3),y=-2x-1,;(2)当a+1<0,即a<-1时,<;当a>0时,<;当-1<a<0时,>. 2 C、(1) ,(6≤x≤10); (2) ,得x=<6,所以不存在。§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 A、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放入体积V为5m3的容器中,测得此时的密度ρ=1.98kg/m3,则ρ关于V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将这些二氧化碳放入体积V为9m3的容器中,此时ρ=__________. 2 A、已知甲、乙两地相距(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h)与行驶速度(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1 B、王大爷准备建一个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长方形养鸡厂。(1)求养鸡厂的长y(米)关于宽x(米)的函数解析式; (2)若规定养鸡厂的长为250米,那么宽应是多少米? (3)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养鸡厂的宽最多可建为20米,那么养鸡厂的长至少需多少米?2 B、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常数)的图象经过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若的面积为2,则点的坐标为 .1 C、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你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药物燃烧后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mg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多少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mg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min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2 C、已知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点B在函数的图象上,点P(m,n) 是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 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若设矩形OEPF中和正方形OABC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1)求B点坐标和k的值;(2) 写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3) 求时点P的坐标;答案: 1 A、(;1.1); 2 A、C ;1 B、(1) (x>0) ;(2)10米;(3)125米 ; 2 B、(3,);1 C、(1)(,0≤x≤8,);(2) 30 ;(3)(有效,因为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的持续时间为12分); 2 C、(1)B(3,3),K=9;(2) ;(3)当时,m=6或1.5,此时P(6,1.5)或P (1.5,6)九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3.1.1圆1A.下列命题中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请说明理由。直径是弦;圆内最长的弦是直径,最短的弦是半径;半圆是弧,弧小于半圆;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2A.两个同心圆,圆心为O,半径分别为r、R(rA、大圆外 B、小圆内 C、大圆内,小圆外 D、无法确定1B.一个点到定圆上最近点的距离为4,最远点的距离为 9,则此圆的半径是________。2B.如图,点A、D、M在半圆O上,四边形ABOC,OEDF,HMNO均为矩形,设BC=a,EF=b,NH=c,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c>a>b D、b>c>a1C.如图,BE是半径为6的⊙D的圆周,C点是弧BE上的任意一点,△ABD是等边三角形,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p的取值范围是( )A、12C、18<p≤18+6 D、12<p≤12+62C.如图,⊙O的弦AB、半径OC延长交于点D,BD=OA,若∠AOC=105°,求∠D的度数。答案:1A.(1)真命题; (2)假命题;理由:半径不是弦; (3)假命题;理由:优弧大于半圆; (4)假命题;理由:线段的两个端点不一定在圆弧上。2A.C1B.2B.B1C.C2C.25° §3.1.2圆1A.判断( )(1)三点确定一个圆;( )(2)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确定一个圆;( )(3)已知半径和圆上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4)已知半径和圆上两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5)锐角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 )(6)任一个圆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7)如果△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那么⊙O是△ABC的外接圆。2A.如图,AB、CD为⊙O的两条直径。求证:四边形ACBD为矩形。1B.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6,BC=8,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_________。2B.已知圆上两点A、B,用直尺和圆规求作以AB为一腰的圆内接 等腰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能作几个?若作以AB为一边的圆内接等腰三角形,能作几个?1C.设AB=4cm,画图说明具有下列性质的点的集合是怎样的图形:(1)到点A、B的距离都等于2cm的点的集合;(2)到点A、B的距离都等于2.5cm的点的集合;(3)到点A、B的距离都大于2.5cm的点的集合;(4)到点A的距离大于2.5cm,到点B的距离小于2.5cm的点的集合。2C.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求证: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答案:1A.(1)×(2)√(3)×(4)×(5)√(6)×(7)√2A.略1B.10或82B.图略 2个 4个1C.(1)线段AB的中点;(2)图中的C,D两点;(3)两圆覆盖的区域的外部(不包括边界) (4)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2C.连结BD,作BD中点O,连结AO,CO∵∠A=90°,O为BD中点∴OA=OB=OD同理:OB=OD=OC∴点O到A,B,C,D四点距离相等∴A,B,C,D四点共圆。§3.2圆的轴对称性(1)1A.已知⊙0的半径为13,一条弦的AB的弦心距为5,则这条弦的弦 长等于 . 2A.如图,AB是⊙0的中直径,CD为弦,CD⊥AB于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COE=∠DOE B.CE=DE C.OE=BE D.BD=BC1B.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长 为( ) A.3 B.6cm C. cm D.9cm 2B.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 OM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3≤OM≤5 B.4≤OM≤5 C.31C.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CD,AB=12,CD=16,则AB和CD的距离为 .2C.已知:如图,线段AB与⊙O交于C、D两点,且OA=OB .求证:AC=BD .答案:1A.24 2A.C 1B.A(注:圆内过定点M的弦中,最长的弦是过定点M的直径,最短的弦是过定点M与OM垂直的弦,此结论最好让学生记住,课本作业题也有类似的题目.)2B.A 1C.2或24(注:要分两种情况讨论:(1)弦AB、CD在圆心O的两侧;(2)弦AB、CD在圆心O的同侧.)2C.思路:作OM⊥AB,垂足为M, ∴CM=DM∵OA=OB , ∴AM=BM , ∴AC=BD.§3.2圆的轴对称性(2)1A. 如图,如果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那么下面结论中,错误是( )A. B. C. D.2A.已知⊙O的半径为6cm,P是⊙O内一点,OP=2cm,那么过P的最短的弦长等于 _________cm,过的最长的弦长为 cm.1B. 如图,弦DC,FE的延长线交于圆外一点P,PAB经过圆心,试结合现有图形,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2B. 如图,⊙O的直径与弦相交于点,于,于,若,,,则⊙O的半径是( )A.4 B.5 C.6 D.81C. 如图,⊙O的直径和弦相交于点,已知,,,求的长.2C. 如图,是直角梯形,以斜腰为直径作圆,交于点,,交于点.求证:(1);(2).答案:1A.D2A.1B.略2B.41C.2C. 略§3.3圆心角(一)1A.若把圆10等分,那么每一份弧的度数是________.2A.在⊙O中,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5cm,则这个圆的半径为________.1B.在⊙O中,圆心角∠AOB=90°,点O到AB的距离为4,求⊙O的直径.2B.如图,已知A、B、C、D是⊙O上的点,∠1=∠2,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AC=BD;④∠BOD=∠AOC;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C.如图在⊙O中,直径AB垂直于弦CD,并交CD于点E,直径MN交CD于点F,且FO=FD=2OE,且弧的度数.2C.如图M、N分别是⊙O内接三角形ABC,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ABCD…的边AB、BC上的一点,且BM=CN,连结OM、ON.(1)求图①中∠MON的度数;(2)在图②和图③中,∠MON的度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3)试探究∠MON的度数与正n边形的边数n之间的关系(直接写出答案即可).答案:1A. 36°2A. 5cm 1B. 2B. D 1C. 150°2C. (1)120° (2)90°和72° (3)°§3.3圆心角(二)1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长度相等的两条弧相等 B.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C.圆是轴对称图形 D.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2A. 如图已知=,若AB=5cm,则CD=______.1B.如图,已知△ABC内接于,点A、B、C把⊙O三等分.(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2)求∠AOB的度数.2B.如图D、E分别是⊙O的半径OA、OB上的点,CD⊥OA,CE⊥OB,CD=CE,试判断与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C.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以BC为直径画⊙O 交AB、AC于D、E 两点.求证:BD=CE.2C.如图,在⊙O中,B为的中点,D在AB的延长线上,若∠OAB=50°,求∠CBD的度数.答案:1A. C 2A. 5cm 1B. ∵点A、B、C是⊙O三等分点∴===120°∴AB=BC=CA∴△ABC是等边三角形∵∠AOB∴∠AOB=120°2B. =,理由如下: ∵ CD⊥OA,CE⊥OB∴ ∠CDO=∠CEO=90°∵ CD=CE OC=OC∴ △CDO ≌ △CEO(HL)∴ ∠COD=∠COE∴ =1C. 过点O作OM⊥AB,ON⊥AC,垂足分别为M、N∴ ∠BMO=∠CNO=90°∵ △ABC是等边三角形∴ ∠B=∠C=60°∵ OB=OC∴ △BMO ≌ △CNO(AAS)∴ OM=ON∴ BD=CE2C. 80° 提示:连结OB、OC,求∠ABC的度数.§3.4 圆周角(1)1A.如图,△ABC内接于⊙O,∠OBC=25°,则∠A的度数为( ) A.75° B.65° C.60° D.50°2A.如图,AB是⊙O的直径,∠AOD是圆心角,∠BCD是圆周角.若∠BCD=25°,则∠AOD= .1B.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OD=1400,则∠DCE= .2B.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求证:BD=CD.1C.已知AB是⊙O的直径,AC, AD是弦,且AB=2, AC=,AD=1,则圆周角∠CAD的度数是 ( ) A. 450或600 B. 600 C.1050 D. 150或10502C.如图, AB是⊙O的直径,弦CD⊥AB, E是AD上一点,若∠BCD=350,求∠AED的度数.答案:1A.B;2A.130°;1B.70°2B.证明:连AD, ∵AB是O的直径,D在⊙O上∴∠ADB=90°即AD⊥BC又∵AB=AC ∴BD=C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1C.D2C.连OD,∵∠BCD=35°,∴∠BOD=70°,又∵AB是直径,∴∠AOD=110°∴∠AED= §3.4 圆周角(2)1A.如图,BD是⊙O的直径,弦AC与BD相交于点E,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D=∠ACD B.∠ACD=∠AOD C.∠BAC=∠BDC D.∠ABD=∠BDC2A. 如图,AC是⊙O的直径,点B, D在⊙O上,那么图中等于∠BOC 的角有( )A. l 个 B. 2 个 C.3 个 D. 4 个1B.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A=30°,BC=4cm,求⊙O的直径.2B.如图, A, B, C, D四点都在⊙O上, AD是⊙O的直径,且AD=2cm,若∠ABC=∠CAD.求弦AC的长. 1C.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AD为直径,AC平分∠BAD,若 ∠ABC=124°,求∠BCD的度数.2C.如图,BC是⊙O的直径,弦 AE⊥BC,垂足为点D,,AE与BF相交于点G.求证:BG=GE.答案:1A.D;2A.C1B.作直径BD,连DC则∠A=∠D=30°,∠BCD=90°∵在Rt△BCD中,BC=4∴BD=8∴⊙O的直径为82B.连DC则∠B=∠D又∵∠B=∠CAD∴∠CAD=∠D又∵AD是直径∴△A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1C.∵∠ABC=124°∴∠ADC=248°∴∠ABC=112°∴∠D=56°又∵AD是直径,C在⊙O上∴∠ACD=90°,∠CAD=34°∴∠BAC=34°,∠BCA=22°∴∠BCD=112°2C.连BE∵AE⊥BC,BC是直径∴弧AB=BE∵弧AB=BF∴弧BE=EF=AB∴∠AEB=∠FBE∴GB=GE§3.5弧长与扇形面积(1)1A.在⊙O中,3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圆周长的 ; 30°的圆周角所对的弧长是圆周长的 .2A. ⊙O的周长是24π,则长为5π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所对的圆周角为 .1B. 一块等边三角形的木板,边长为1,现将木板沿水平线翻滚(如图),那么B点从开始至结束所走过的路径长度为( )A. B. C.4 D. 2B.一段铁路弯道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是0.3km ,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36km的速度经10秒钟通过弯道,求弯道所对圆心角的度数(л取3.14,结果精确到0.10) .1C.一段铁丝长80лcm,把它弯成半径为160cm的一段圆弧,求铁丝两端间的距离.2C. 在⊙O中,弦AB的弦心距等于弦长的一半,该弦所对的弧长是47лcm,求⊙O的半径. 3C.一园林设计师要使用长度为4L的材料建造如图1所示的花圃,该花圃是由四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扇环面组成,每个扇环面如图2所示,它是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弧和延长后通过O点的两条直线段围成,为使得绿化效果最佳,还须使得扇环面积最大.求使图1花圃面积为最大时R-r的值及此时花圃面积,其中R、r分别为大圆和小圆的半径;若L=160m,r=10m,求使图2面积为最大时的θ值.答案;1A.; 2A. 75°,37.5° 1B. B 2B. r=0.3km=300m, 速度=36km/时∴弧长=10×10=100m设圆心角度数为n,则有∴n≈19.1°1C.如图, 设圆心角为n度,则有:∴n=90°∴∠AOB=90°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AB=2C. 如图,由题意可知:OH=AB=AH=BH∴△AOH与△BOH为等腰Rt△∴∠A=∠B=45°∵OA=OB∴∠AOB=90°若弦对劣弧长为47л,则47л=,∴R=94cm若弦对优弧长为47л,则47л=,∴R=∴R=94cm或R=3C.解若使形如图1花圃面积为最大,则必定要求图2扇环面积最大.设图2扇环的圆心角为θ,面积为S,根据题意得:, =.∴. ∴= ===. ∵式中∴S在时为最大,最大值为. ∴花圃面积最大时的值为,最大面积为. (2)∵当时,S取值最大,∴(m),(m). ∴==(度).§3.5弧长与扇形面积(2)1A. 扇形的圆心角是30°,半径是2cm,则扇形的面积是 cm2 .2A. 扇形的面积是cm2,半径是2cm,则扇形的弧长是 cm.1B. 如图,在△ABC中,以各顶点为圆心分别作⊙A、⊙B、⊙C两两外,且半径都是2cm,求图中的三个扇形(即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2B. 如图,以正三角形ABC的AB边为直径画⊙O,分别交AC,BC于点D, E, AB=6cm,求弧DE的长及阴影部分的面积.1C. 如图,在Rt△ABC中,AC=BC ,以A为圆心画弧DF,交AB于点D,交AC延长线于点F,交BC于点E,若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求 AC与AF的长度之比(л取3 ) .2C.如图,花园边墙上有一宽为lm的矩形门ABCD,量得门框对角线AC的长 为2m ,现准备打掉部分墙体,使其变为以AC为直径的圆弧形门, 问要打掉墙体的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lm2,л≈3.14,≈1 . 73 )3C.如图,圆心角都是90o的扇形OAB与扇形OCD叠放在一起,连结AC,BD.(1)求证:AC=BD;(2)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OA=2cm,求OC的长.答案:1A. 2A. 1B.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面积为半径为2cm的半圆面积∴2B.(1)连结AE,DE ∵AB为⊙O的直径 ∴∠AEB=90°又∵△ABC为正三角形 ∴BE=CE= BC=3同理,连结BD,AD=CD=AC=3∴CE=CD=3又∵∠C=60° ∴△CDE为正三角形∴DE=CE=CD=3cm(2)连结OD,OE∵O为AB中点,D为AC中点∴OD为△ABC中位线∴OD∥BC∴∠AOD=∠B=60°又∵AO=DO ∴△AOD为正三角形∴1C. 由题意可得: 即: ∴2C. 连结BD,交AC于点O∵AC=2 AD=1,且∠ADC=90°∴∠ACB=30°∵四边形ABCD为矩形∴AO=CO=BO=DO=AC=1∴∠AOD=60°,∠AOB=120°∴S=3C.(1)证明:(2)根据题意得:;∴解得:OC=1cm.§3.6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1A.填空:圆锥的底面直径为24cm,母线长为13cm,则圆锥的高线长为____________;圆锥的母线长为10cm,圆锥的高为8cm,则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__;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为6πcm,圆心角为216°,则圆锥的母线长为____________;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则这个圆锥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2A.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母线长为8cm,一只蚂蚁从底面圆周上一点A出发,沿圆锥侧面绕行到母线AB的中点C,求这只蚂蚁所走的最短路程。1B.已知Rt△ABC的斜边AB=5cm,直角边AC=4cm,BC=3cm,以直线AB为轴旋转一周,则得到的几何体的全面积为__________。2B.圆锥的全面积为12πcm2,侧面积为8πcm2,则圆锥的高与母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1C.如图,有一直径是1m的圆形铁皮,要从中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心角是90°的扇形CAB。(1)被剪掉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2)若用所留的扇形铁皮围成一个圆锥,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多少?2C.如图,圆锥的高PO=10,母线PA=PB=10,△PAB是过顶点P的截面,它把底面圆周截出,(1)求底面圆的半径;(2)求截面PAB的面积。答案:1A.(1)5cm (2)6cm (3)cm (4)24πcm2A.蚂蚁所走的最短路线为:圆锥侧面展开图中A,C两点之间的线段长。侧面展开的圆心角°=°∵C为AB中点 ∴BC=AB=4cm∴AC=1B.2B.30°1C.(1)连接AB,则AB为⊙O的直径,(2)设所剪成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则 ∴2C.(1)(2)∵△AOB把底面圆周截去∴△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过P作PD⊥AB于点D,则∴九上第二章《二次函数》§2.1二次函数1A.已知二次函数y=x2+bx-c,当x=-1时,y=0;当x=3时,y=0,则b= ;c= . 2A.已知正方形边长为3,若边长增加x,那么面积增加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1B.已知 ,(1)当m__________时,函数为一次函数;(2)当m__________时,函数为反比例函数;(3)当m__________时,函数为二次函数。2B.如图,在等腰梯形中,AD∥BC,AB=CD,∠B=60°,梯形的周长为60,设腰AB=x,梯形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A D B C1C.已知直角三角形的边和为10,设其中一条直角边为x,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则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2C.已知二次函数,当x取x1,x2, ( x1≠x2) ,函数值相等,则当x取x1+x2时,函数值为__________.答案:1A. b=-2,c=32A. y=x2+6x1B. 2B. 1C. 2C. c§2.2二次函数的图像(1)1A.若抛物线过点(-1,4),则a的值为________,对称轴是________,开口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顶点是抛物线上的_________,抛物线在x轴的_____方(除顶点外)。2A.已知抛物线y=(m-1)x2开口向上,且直线y=3x+3-m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1B.对于y=αx2(α≠0)的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Α)α越大开口越大,α越小开口越小 (B)α越大开口越小,α越小开口越大(C)|α|越大开口越小,|α|越小开口越大 (D)|α|越大开口越大,|α|越小开口越小2B.已知y与x2成正比例,当x=3时,y=18,则当y=20时,x=_________.1C.直线y=αx与抛物线y=αx2(α≠0)( ).(Α)只相交于一点(1,α) (B)只相交于一点(0,0)(C)没有交点 (D)相交于两点(0,0),(1,α)2C.有一桥孔形状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1)作出这条抛物线; (2)利用图象,当水面与抛物线顶点的距离为4m时,求水面的宽; (3)当水面宽为6m时,水面与抛物线顶点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A. 4;y轴;向上;( 0,0);最低点;上方 2A. 1B. C2B. 1C. D2C.(1)略(2)8(3)§2.2二次函数的图像(2)1A. 抛物线y=3(x-2)2+1图象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解析式为 ( )A.y=3x2+3 B.y=3x2-1 C.y=3(x-4)2+3 D.y=3(x-4)2-1 2A.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_。1B.二次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最终得到图像的解析式为,则b=________,c=_____________. 2B.已知y是x的二次函数,它的图像与抛物线有相同的顶点,且经过原点,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1C.抛物线上有两个点(x1,y1)(x2,y2),且(x1,y1)到直线x=-m的距离是3,(x2,y2)到直线x=-m的距离是2,试问,y1与y2谁比较大?为什么? 2C.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c和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大致为( ) 答案:1A. A2A.(1,3)1B. (-6,-6) 2B. 1C. y1>y22C. B§2.2二次函数的图像(3)1A. 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y=-2x2+8x-5化成y=a(x+m)2+n的形式,即y= ,它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2A. 抛物线y=2x2+bx+c的顶点坐标是(1,-2),则b= ,c= .1B.二次函数y=α(x+k)2+k(α≠0),无论k为何实数值,其图象的顶点在( ). (Α)直线y=x上 (B)直线y=-x上 (C)x轴上 (D)y轴上2B.开口向下的抛物线y=(m2-2)x2+2mx+1的对称轴经过点(-1,3),则m= . 1C.不等式αx+b>0的解集为x>-,且α+b<0,则抛物线y=αx2+bx+c的对称轴所在位置是( ). (Α)y轴 (B)y轴的右侧 (C)y轴的左侧 (D)无法确定2C.抛物线y=αx2+bx+c(α≠0)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最后绕着顶点旋转1800得到抛物线y=x2,则α= ,b= ,c= . 答案:1A. ;直线x=-2;(-2,-13 ) 2A. -4,01B. B2B. m=-11C. B2C. §2.3二次函数的性质1A.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的符号是 ,b的符号是 ,c的符号是 .当x 时, y>0,当x 时,y=0, 当x 时,y < 0 . 2A.已知二次函数,若y>0,则x的范围是______.1B.当k= 时,抛物线y=2x2+3kx+2k的顶点位置最高.2B. 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3, l;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6,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1C.不论自变量x取何实数,二次函数y=2x2-4x+m的函数值总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2C.关于二次函数y=αx2+bx+c的图象有下列命题: (1)当c=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2)当c>0且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时,方程αx2+bx+c=0必有两个不相等实根;(3)函数图象最高点的纵坐标是;(4)当b=0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Α)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1A.负,正,负,132A. x>5或x<-1 1B. k=2B.1C.m>22C.C§2.4二次函数的应用(1)1A.如图所示,矩形的窗户分成上、下两部分,用9米长的塑钢制作这个窗户的窗框(包括中间档),设窗宽(米),则窗的面积(平方米)用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制作的窗户面积最大,那么窗户的高是________米,窗户的最大面积是_______________平方米。2A.某校的围墙上端由一段段相同的凹曲拱形栅栏组成,如图所示,其拱形图形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栅栏的跨径AB间,按相同的间距0.2米用5根立柱加固,拱高OC为0.6米.(1) 以O为原点,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以上的数据,求出抛物线y=ax2的解析式;(2)计算一段栅栏所需立柱的总长度(精确到0.1米).1B.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1,E、F、G、H分别为各边上的点, 且AE=BF=CG=DH, 设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AE为,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2B.某企业投资100万元引进一条农产品加工线,若平计维修、保养费用,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利33万元,该生产线投资后,从第1年到第年的维修、保养费用累计为(万元),且,若第1年的维修、保养费用为2万元,第2年为4万元。(1)求与之间的关系式;(2)投产后,这个企业在第几年就能收回投资1C.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C=4,AC=8,点D在斜边AB上, 分别作DE⊥AC,DF⊥BC,垂足分别为E、F,得四边形DECF,设DE=x,DF=y. (1)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AE. (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3)设四边形DECF的面积为S,求出S的最大值.2C.在某市开展的环境创优活动中,某居民小区要在一块靠墙(墙长15米)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花园ABCD,花园的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0m的栅栏围成,若设花园靠墙的一边长为x(m),花园的面积为y(m2)。(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满足条件的花园面积能达到200m2吗?若能,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3)根据(1)中求得的函数关系式,判断当x取何值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答案:1A. 2A. (1) 由OC=0.6,AC=0.6,得点A的坐标为(0.6,0.6),代入y=ax2,得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可设右边的两个立柱分别为C1D1,C2D2,则点D1,D2的横坐标分别为0.2,0.4,代入y=x2,得点D1,D2的纵坐标分别为:y1=×0.22≈0.07,y2=×0.42≈0.27,∴立柱C1D1=0.6-0.07=0.53,C2D2=0.6-0.27=0.33,由于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栅栏所需立柱的总长度为:2(C1D1+ C2D2)+OC=2(0.53+0.33)+0.6≈2.3米. 1B.略2B.(1) (2)设投产后的纯收入为,则。即:。由于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且当=1,2,3时,的值均小于0,当=4时,可知:投产后第四年该企业就能收回投资。1C.(1)由已知得DECF是矩形,故EC=DF=y,AE=8-EC=8-y.(2)∵DE∥BC,∴△ADE∽△ABC,∴,即.∴y=8-2x(0(3)S=xy=x(8-2x)=-2(x-2)2+8.∴当x=2时,S有最大值8;2C.根据题意得:(0 (2)当y=200时,即,解得x=20>15(3)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对称轴为x=20,∴当0,即当x=15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87.5m2。)§2.4二次函数的应用(2)1A.小敏在今年的校运会比赛中跳出了满意一跳,函数h=3.5t-4.9t2,可以描述他跳跃时重心高度的变化.则他跳起后到重心最高时所用的时间是 ( ) A.0.71 s B.0.70s C.0.63s D.0.36s2A.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未2,则斜边的最小值为______.1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的行驶路程s(m)与时间t(s)的函数关系式为s=20t—5t2,当 遇到紧急情况时,司机急刹车,但由于惯性汽车要滑行___________m才能停下来。2B.某公司试销一种成本单价为500元/件的新产品, 规定试销时的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又不高于800元/件.试销时,发现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件)的关系可近似看作一次函数y=kx+b(k≠0),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2)设公司获得的毛利润(毛利润=销售总价-成本总价)为S元, 试用销售单价表示毛利润S.1C.如图,足球场上守门员在处开出一高球,球从离地面1米的处飞出(在轴上),运动员乙在距点6米的处发现球在自己头的正上方达到最高点,距地面约4米高,球落地后又一次弹起.据实验,足球在草坪上弹起后的抛物线与原来的抛物线形状相同,最大高度减少到原来最大高度的一半.(1)求足球开始飞出到第一次落地时,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足球第一次落地点距守门员多少米?(3)运动员乙要抢到第二个落点,他应再向前跑多少米?2C.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6厘米,BC=12厘米,点P从A点开始,沿着AB向点B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B开始沿BC向点C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设P,Q同时出发,问:(1)经过几秒,P,Q的距离最短?(2)经过几秒,三角形PBQ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答案:1A. 略2A. 1B. 202B. (1)由图象可知,当x=600时,y=400;当x=700时,y=300,代入y=kx+b中,得 解得k=-1,b=1000 ∴y=-x+1000(500≤x≤800) (2)销售总价=销售单价×销售量=xy,成本总价=成本单价×销售量=500y, 代入毛利润公式,得 S=xy-500y=x(-x+1000)-500(-x+1000) =-x2+1500x-500000. ∴S=-x2+1500x-500000(500≤x≤800))1C. 设第一次飞出到落地时,抛物线的表达式为。当时,。即:1=, (2)令, ∴足球第一次落地距守门员约13米。(3)由(1)知C点的坐标为(13,0)。设抛物线CND为将C点坐标代入得:令23-6=17。∴运动员乙要抢先到达第二个落地点D。他应向前跑17米。2C. 略§2.4二次函数的应用(3)1A.两数和为10,则它们的乘积最大是_______,此时两数分别为________. 2A.如图是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写出时的取值范围:________. 1B. 函数,当=________时,它的图像与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最小. 2B. 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图象经过点(-1,2)和(1,0),且与y轴交于负半轴。给出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 1C. 已知抛物线. (1)试说明该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2)若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B(A在B的左边),且它的顶点为P, 求△ABP的面积.2C.二次函数与轴相交于A(,0)、B(,0)两点,其顶点坐标为,AB=,若,则与的关系式是( )A. B. C. D.答案:1A. 25,52A. 1B. 22B. 2,3,41C. (1)解方程x2-2x-8=0,得x1=-2,x2=4.故抛物线y=x2-2x-8与x轴有两个交点. (2)由(1)得A(-2,0),B(4,0),故AB=6.由y=x2-2x-8=x2-2x+1-9=(x-1)2-9.故P点坐标为(1,-9),过P作PC⊥x轴于C,则PC=9,∴S△ABP=AB·PC=×6×9=27。2C. D九上第四章《相似三角形》§4.1比例线段(一)1A、已知x:3=2:4,则x=_______ 2A、若,则=_______ 1B、已经5y-4x=0,则(x+y):(x-y)=_______2B、已知,x+y+z=15,求2x-3y+z值.1C、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寻找规律.2C、试判断A,B,C的大小答案:1A、3:22A、41B、92B、01C、(1) 3 (2) 3 (3)略2C、A§4.1比例线段(二)1A、如果两地相距2500KM,那么1:100 000 000的地图上,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cm 2A、如图,AC=1cm,CD=2cm,DB=4cm,请写出关于图中线段的一个比例式:_______1B、在一张声调建设规划图上,量得该市东西方向长240cm,而该市东西方向的实际长度是18KM,求这张规划图的比例尺2B、在下列给出的各组长度的线段中,不成比例的是( )A 、3cm,5cm,9cm,15cm B 、0.8cm,1.6cm,2.8cm,5.6cmC 、12cm,24cm,36cm,48 D 、50cm,10cm,8cm,16cm1C、如图,尽可能多地找出成比例的线段,并写出比例式 2C、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且,AE=2AD,CE=AD=2,求AB的长.答案:1A、 2.52A、1B、 1:75002B、 C1C、 有4对2C、 12§4.1比例线段(三)1A、①若a是3和6的比例中项,则a=_______,②已知线段a=4,b=9,则线段a,b的比例中项是_______2A、已知线段AB=10,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大于PB,则线段AP的长是_______1B、如图,点C在AB上,且AB=8,AC=,试通过计算说明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2B、如图,在△ABC中,∠ACB=Rt∠,∠A=60度,CD⊥AB于点D求BC与AB的比;求证BC是BD与BA的比例中项.1C、已知线段AB如图,作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只要求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2C、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已知AB=6cm,AC=1cm若线段AC,CD,DB,AB成比例,求CD的长;若DB是AC,AD的比例中项,求CD的长.答案:1A、① ② 62A、1B、2B、(1)(2)略1C、略2C、(1)2或3 (2)3 §4.2相似三角形1A、若两个△的相似比为1,则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2A、如图,已知△ADE∽△ACB,且∠ADE=∠C,则AD的对应边是_______,AE的对应边是_______,BC的对应边_______.1B、△ABC 的各边长之比为3:5:6,与其相似的△DEF的最长边为24cm,那么△DEF的最短边长为________cm 2B、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所有等边△都相似B、两个全等△的相似比是1C、所有的等腰△都相似D、所有的等腰直角△都相似1C、在如图8×8的方格纸中画两个相似的格点三角形(除相似比为1之外) 2C、在△ABC中,AB=5,AC=4,BC=3,D为AC上一点,E为AB上一点,且AD=2,满足△ADE和△ABC相似,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E的长.答案:1A、全等2A、AC AB DE1B、122B、C1C、略2C、§4.3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一)1A、如图,在△ABC中,DE//BC,且DE=2,BC=5,则AD:AB=_______,EC:AE=_______ 2A、如图,AB//CD,AE=2,AC=6,AB=3,则CD=_______1B、如图,DE//BC,BD=DE=4cm,BC=6cm求AD的长. 2B、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FEC=90°.求证:△AEF∽△BCE;求出它们的相似比. 1C、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E在AC上,且∠AED=∠ADE。求证:(1)△ABD∽△ADE;(2)AD是AB,AE的比例中项. 2C、如图,AD和BC相交于点E,AC//BD//EF,EF交AB于点F,设AC=p,BD=q,FE=r,AF=m,FB=n.(1)用m,n表示;(2)用m,n表示;(3)试说明成立的理由.答案:1A、2A、61B、82B、(1)略(2)1:21C、(1)略(2)略2C、(1)(2)(3)略§4.3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二)1A、下面条件中,可以判定△ABC∽A’B”C’的是( )A、 B、 C、 D、∠A=∠B’,∠B=∠C2A、如图,则=_______1B、在△ABC和△A'B'C'中,若AB=7,BC=5,CA=3,A'B'=,B'C'=1,C'A'=则( )A、∠A=∠A' B、∠A=∠B' C、∠A=∠C' D、不能确定2B、在△ABC中,E是AB上的一点,AE=2,BE=3,AC=4,在AC上取一点F,使△AEF与△ABC相似,则AF为( )A、 B、 C、 D、1C、已知:如图,P为△ABC内任意一点,D,E,F分别为PA,PB,PC的中点,求证:△DEF∽△ABC2C、在直角梯形ABCD中,∠A=∠D=90°,CD=3,AD=8,AB=4,点E为AD上一点,且满足△CDE与△ABE相似,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AE的长,并画出相应示意图.答案:1A、 C2A、 1B、 B2B、 C1C、 略2C、 2 , 6 , §4.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一)1A、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若DE∥BC,AD:DB=3:2,BC=10,则△ADE的周长为___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______.2A、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0,-4),C(-2,-4),△ABC被x轴截成两部分,那么所得两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A、3 B、2 C、8 D、91B、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的中点若S△DOE=12cm2,则S△AOB=________cm22B、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上,DE//BC,EF//AB,,S△ABC=S,求S□BFED.1C、如图,AH是△ABC的高,矩形EDGF的一边DG在BC上,顶点E,F分别在AB,AC上,且ED:EF=2:3.若BC=12,AH=8,求矩形EDGF的各边长. 2C、如图,要判断△ABC的面积是△DBC的面积的几倍,用一把刻度尺,需测量哪些数据?至少要测量几次?请说明理由. 答案:1A、18,92A、C1B、482B、 1C、ED=4,EF=62C、至少一次 §4.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二)1A、如图是用杠杆撬石头的示意图,C是支点,当用力压杠杆的A端,杠杆 绕C点转动,另一端B向上翘起,石头就撬动。现有一块石头,要使其 滚动,杠杆的B端必须向上撬起10cm,已知杠杆的动力臂AC与与阻力 臂BC之比为5:1,则要使这块石头滚动,至少要将杠杆的A端下压 ( )A、100cm B、60cm C、50cm D、10cm2A、小明身高为1.5m,他的影长为2m,同一时刻古塔的影长为24m,则古塔高为______m1B、如图,圆桌正上方的一灯泡(看做一个点)发出的光线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 成阴影(圆形)已知桌面的直径为1.2m,桌面距离地面1m,若灯泡距离地面3m, 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m2(结果保留π)2B、如图,在4×4方格纸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填空:∠ABC=________度,BC=__________判断△ABC与△DEF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1C、小明在一次军事夏令营活动中,进行打靶训练,在用枪瞄准目标点B时,要使眼睛O、准星A、目标B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4所示,在射击时,小明有轻微的抖动,致使准星A偏离到A′,若OA=0.2米,OB=40米,AA′=0.0015米,则小明射击到的点B′偏离目标点B的长度BB′为?_____________.? 2C、某工厂有一批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余料片,如图1∠C=90度,AB=50cm,BC=40cm,在社会实践中,工厂请同学们设计一种方案:要求在这批余料上截出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小明的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小坤的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你认为谁的方案更符合要求?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A、 D2A、 181B、 0.812B、 ①135 , ②相似1C、 0.32C、 略§4.5相似多边形1A、下面四组图形中,必定相似的是( )A、各有一个角是30度的等腰三角形 B、两个正方形C、各有一个角为40度的两个等腰梯形 D、各有一个角为120度的两个平等四边形。2A、在一张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有一块周长为8cm的多边形地块,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实际周长为 __________m,另有一块多边形地块的面积为32m2 那么它的实际面积为 m2 1B、如图,长方形ABCD和长方形EFGH的对角线AC,EG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EH,AB//EF,斜线部分是这两个长方形的公共部分,且斜线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AD=EH=8cm,AB=EF=6cm则AE的长是( )A、 B、 C、 D、2B、两个相似多边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是3cm和4.5cm如果这两个多边形的面积之和为130m2 那么较小多边形的面积是 cm2.1C、如图,在长为8 cm、宽为4 cm的矩形中,截去一个矩形,使得留下的矩形(图中阴影部分)与原矩形相似,则留下矩形的面积是( ) A、 2 cm2 B、 4 cm2 C、 8 cm2 D、 16 cm22C、如图矩形ABCD沿EF对折后,矩形FCDE相似于矩形ABCD,已经AB=4,求:AD的长 这两个相似矩形的相似比k的值。 答案:1A、 B2A、400,8×101B、 C2B、401C、C2C、①AD= ②k=4.6图形的位似1A、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中心,点A',B',C'分别是OA,OB,OC的中点D,则△ABC与△A’B’C’的位似比为_______,位似中心为_________.2A、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幻灯机,其工作情况如图所示,幻灯片与屏幕平等,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是30cm,幻灯片到屏幕的距离是1.5m,幻灯片上的小树的高度是10cm,则习武上小树的高度是_____cm1B、已知△ABC与△A'B'C'是位似图形,O为似中心,若S△ABC:S△A'B'C'=9:25,AB=6则A'B'=_______2B、按要求进行位似变换.以点O为位似中心,作△ABC的位似图形,将△ABC的边长放大2倍;以点O为位似中心,作正六边形ABCDEF的位似图形,将正方六边 形ABCDEF的边长缩小 1C、一个矩形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的坐标分别为A(-3,1),B(-3,-1),C(-1,-1),D(-1,1)以点O为位似中心,四边形ABCD与像的位似比为1:2,画出所求的位似图形,并求出像的各个顶点的坐标。2C、要在△ABC内部画一个正方形PQNM,使PQ在BC上,点M,N分别在AB,AC上,小明是这样画的:先任意画正方形P'Q'N'M',使点P',Q'在BC上,点M'在ABC上,如图,所点B看做位似中心,连结BN'并延长,交AC与点N,过点N作NQ⊥BC于Q,作NM//BC,交AB于M,过点M作MP⊥BC于P,则四边形PQNM就是所求正方形,你认为小明的作图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A、2,点O2A、 601B、 102B、 略1C、 略2C、 正确,证明略九下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函数(1)1A.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余弦值( )A.都没有变化 B.都扩大3倍C.都缩小为原来的 D.不能确定是否发生变化2A.在Rt△ABC中,∠C=90°, AC=3,AB=4,求sinA,cosA,tanB1B.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为 20 cm,底边长为 32cm,求底角的正切值.2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4),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OP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的余弦值。1C.在△ABC中, ∠C=90°AC=8,CB=6,在斜边AB上取一点M,使MB=CB,过M做MN⊥AB交AC于N,则MN,AN长为多少?2C. 如图,在中,,是中线,,求和。答案:1A. A2A. sinA=,cosA=,tanB=1B. 2B. 1C. MN=3,AN=52C. ,, §1.1 锐角三角函数(2)1A.在Rt△ABC中,∠C=90°,∠A=30°,则sinB=______,tanA=_______.2A.已知,则锐角α的度数为_____;若,则锐角α的度数为_____.1B.在△ABC中,若,则∠C的度数为( ) A.30° B.60° C.90° D.120°2B.计算:(1)2 cos230°-2 sin 60°·cos 45°;(2)2 sin30°-3 tan 45°+4 cos 60°;(3)(4).1C.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 ,,求AD的长。2C. 要求tan30°的值,可构造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 作Rt△ABC,使∠C=90°,斜边AB=2,直角边AC=1,那么BC=, ∠ABC= 30 °, ∴tan30°=. 在此图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可求出tan15°的值, 请简要写出你添加的辅助线和求出的tan15°的值.答案:1A. ,2A. 60°,30° 1B.D 2B. (1) ; (2) 0; (3) ; (4) .1C. 12C. 延长CB到D,使BD=BA,则∠D=∠DAB.又∠D+∠DAB=30°,故∠D=15°.DC=BD+ BC=2+,故tan15°=.§1.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1A.求下列锐角三角函数值。(1)cos60°17’ (2)tan27.35° (3)sin39°57’6”2A.(1)比较sin 30°,sin 45°,sin 60°的大小及cos 30°,cos 45°,cos 60°的大小;(2)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吗?1B.已知为一锐角,sin=,求 cos,tan.2B.已知45°<α<9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tanα>cosα>sinα B. sinα>cosα>tanαC. tanα>sinα>cosα D. cosα>sinα>tanα1C.计算并比较大小:①sin 30°,tan30°;②sin 44°,tan44°; 猜想0°<α<90°时,sinα与tanα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C. 是Rt△ABC中的一个锐角,若sin+cos=m,sin ·cos=n,则m,n有怎样的关系?答案:1A. (1)0.4957 (2)0.5172 (3)0.64212A. (1) sin 30°<sin 45°<sin 60°,cos 60°<cos 45°<cos 30°;(2) 当 0°<?<90°时,sin ?随?的增大而增大,cos ?随?的增大而减小1B. ,2B. C1C. tanα>sinα(可以根据定义作出说明)2C. §1.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2)1A.已知下列三角函数值,求锐角A.(精确到1’)(1)sinA=0.2008 (2)cosA=0.3333 (3) tanA=1.234 2A.已知A为锐角,,求的值。1B.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的增大而减小; (B)cos随的减小而减小;(C)tan随的增大而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2B.sin25°+sin26°+sin27°+…+sin283°+sin284°+sin285°= 1C.已知α是锐角,且tanα是方程x2-2x-3=0的一个根.求证:sin2α-4sinαcosα+3cos2α=0.2C. 已知sinα与cosα是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个根,求证:1+2q-p2=0.答案:1A.(1) 11°35’ (2) 70°32’ (3)50°59’2A. 1B. C2B. 401C. tanα=3, sinα=,cosα=,代入左边即可。2C.可得sinα+cosα=-p,sinα·cosα=q∴1+2p-q2=1+2 sinα·cosα-(sinα+cosα)2=0§1.3 解直角三角形(1) 1A.已知在△ABC中,∠C=90°,AB=41,BC=40.求sinA,cosA的值.2A.已知,Rt△ABC中,∠ACB=90°, ∠B=72°,c=24,解这个三角形。(保留3个有效数字)1B.如图,在△ABC中,∠ACB=90°,BC=3,AC=4,CD⊥AB,垂足 为D,求sin∠ACD和tan∠BCD.2B.如图,某飞机于空中处探测到地平面目标,此时从飞机上看目标的俯角为,若测得飞机到目标的距离约为2400米,已知,求飞机飞行的高度约为多少米?1C.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20,面积为上,求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大小. 2C.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边BC在OM上,当AC=3时,AD长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答案:1A. ,2A. ∠A=18°,a≈7.42,b≈22.81B., 2B. 由题意得: (米)答:飞机飞行的高度约为1248米. 1C. 30°,30°,120°.2C. 延长AC交 ON于点E,∵AC⊥ON,∠OEC=90°,∵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AD=BC,又∵∠OCE=∠ACB,∴∠BAC=∠O=25°,在Rt△ABC中,AC=3,∴BC=AC·sin25°≈1.27 ∴AD≈1.27 §1.3 解直角三角形(2)1A.一艘轮船自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东偏北21.3°方向有一座小岛C,继续向东航行60海里到达B处,测得小岛C此时在轮船的东偏北63.5°方向上.之后,轮船继续向东航行多少海里,距离小岛C最近?(参考数据:sin21.3°≈,tan21.3°≈, sin63.5°≈,tan63.5°≈2)2A.如图,某居民小区内两楼之间的距离米,两楼的高都是20米,楼在楼正南,楼窗户朝南.楼内一楼住户的窗台离小区地面的距离米,窗户高米.当正午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成角时,楼的影子是否影响楼的一楼住户采光?若影响,挡住该住户窗户多高?若不影响,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1B.如图,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米,坝高BE=CF=20米,斜坡AB的坡角∠A=30°,斜坡CD的坡度=1:2.5,则坝底宽AD的长为多少?2B.如图,直升飞机在跨河大桥AB的上方点P处,此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PO=450 m,且A,B,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测得∠α=30°,∠β=45°,求大桥AB的长(结果精确到 0.01 m).1C.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与水面的夹角为30°,此人以每秒0.5米收绳.问:(1) 未开始收绳子的时候,图中绳子BC的长度是多少米?(2) 收绳8秒后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2C. 如图,在△ABC中,∠B为锐角,且sinB=已知,AB=5,BC=4,求△ABC的面积。已知,AB+BC=10,何时△ABC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答案:1A. 过C作AB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D,得到Rt△ACD与Rt△BCD.设BD=x海里,在Rt△BCD中,tan∠CBD=,∴CD=x ·tan63.5°.在Rt△ACD中,AD=AB+BD=(60+x)海里,tan∠A=,∴CD=( 60+x ) ·tan21.3°. ∴x·tan63.5°=(60+x)·tan21.3°,即 .解得,x=15.答:轮船继续向东航行15海里,距离小岛C最近. 2A. 如图,设光线影响到楼的处, 作于,由题知,,, 则, 则, 因为,所以, 即楼影子影响到楼一楼采光,挡住该户窗户米.1B. 2B. 桥长约 329.42 m. 1C. (1)如图,在Rt△ABC中,=sin30° ∴ BC==10米 (2)收绳8秒后,绳子BC缩短了4米,只有6米, 这时,船到河岸的距离为米.2C. ,§1.3 解直角三角形(3)1A.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的高AB,在距离点B 25米的D处安置测倾器,测得点A的倾角α为71°6′,已知测倾器的高CD=1.52米,求建筑物的高AB.(结果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sin71°6′=0.9461,cos71°6′=0.3239,tan71°7′=2.921)2A.如图,大楼的高为16米,远处有一塔,小李在楼底处测得塔顶处的仰角为,在楼顶处测得塔顶处的仰角为.其中两点分别位于两点正下方,且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塔的高度. 1B.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 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 m)2B.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用签字笔画AD∥BC(D为格点),连接CD;线段CD的长为 ;请你在的三个内角中任选一个锐角,若你所选的锐角是 ,则它所对应的正弦函数值是 .(4) 若E为BC中点,则tan∠CAE的值是 .1C.如图所示,某居民楼Ⅰ高20米,窗户朝南.该楼内一楼住户的窗台离地面距离CM为2米,窗户CD高1.8米.现计划在I楼的正南方距I楼30米处新建一居民楼Ⅱ.当正午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成30°角时,要使Ⅱ楼的影子不影响I楼所有住户的采光,新建Ⅱ楼最高只能盖多少米?2C. 如图所示,a是海面上一条南北方向的海防警戒线,在a上点A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另两个监测点B,C分别在A的正东方20 km处和54 km处。某时刻,监测点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波,8s后监测点A,20 s后监测点C相继收到这一信号。在当时气象条件下,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 km/s。 (1)设A到P的距离为 km,用表示B,C到P 的距离,并求值; (2)求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01 km)。 答案:1A. 约为74.55m.2A. 1B.根据题意(如图)可知,∠BOD=60°,OB=OA=OD=2.5 m,∠AOD=×60°=30°, ∴OC=OD·cos30°=2.5×≈2.165(m). ∴AC=2.5-2.165≈0.34(m). 所以,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约为0.34 m.2B.(1)如图(2);(3)∠CAD,(或∠ADC,);(4).1C. 设正午时,太阳光线正好照在I楼的窗台处,此时新建居民楼II高x米,过C作CF⊥l于F,在Rt△ECF中,EF=x-2,FC=30,∠ECF=30°∴ ∴答:新建居民楼II最高只能建米.2C. 依题意,PA-PB=1. 5 × 8=12 (km),PC-PB=1.5×20=30(km ). 因此 PB=(x一12)km,PC=(18+x)km. 在△PAB中,AB= 20 km, 同理,在△PAC中, 由于即 解得(km). (2)作PDa,垂足为D. 在Rt△PDA中,PD =PAcos∠APD=PAcos∠PAB = (km).答: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的距离约为17. 71 km. 九下第三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2 , l)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必与( ) A. x轴相交 B.y轴相交 C. x轴相切 D. y轴相切2A.已知⊙O的半径r=6cm,直线L与⊙O的圆心的距离d=cm,则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1B.设⊙O半径为R,点O到直线L的距离是d,若⊙O与L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则R与d 的关系是 2B.⊙O的直径是a,直线与⊙0相交,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是d,则d应满足 1C.如图3-1-5已知Rt△ABC的斜边AB=8cm,直角边AC=4cm. ⊙C与AB相切于点D。求点C到AB的距离? 2C. 如图3-1-6,在Rt△ABC中,∠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若r=2cmr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答案:1A.C. 2A. 相离 1B. d≤R 2B. O≤d<1C. 先求出BC=cm,再根据面积相等得CD=2C. 解:过C作CD⊥AB,垂足为D在△ABC中,AB=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 即圆心C到AB的距离d=2.4cm,∴d>r, 因此⊙C和AB相离§3.1.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A.如图3-1-1,已知点B在⊙O上。根据下列条件,能否判定直线AB和⊙O相切?⑴ OB=6,AO=10,AB=8⑵ ∠O=68.5°,∠A=21°30′2A.如图3-1-2,OP是⊙O的半径,∠POT=60°,OT交⊙O于S点。(1)过点P作⊙O的切线.(2)过点P的切线交OT于Q,判断S是不是OQ的中点,并明理由。 1B.如下图3-1-3,EB为半圆O的直径,点A在EB的延长线上,AD切半圆O于点D,BC⊥AD于点C,AB=2,半圆O的半径为2,则BC的长为 2B. 如图3-1-4,已知∠AOB=30°,M为OB边上一点,以M为圆心、2 cm为半径作⊙M.若点M在OB边上运动,则当OM= cm时,⊙M 与OA相切.1C.如图3-1-5,△ABC中,∠BCA=90°,∠A=30°,以AB为直径画⊙O,延长AB到D,使BD等于⊙O的半径.求证:CD是⊙O的切线.2C.如图3-1-6,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D是⊙O上一点,且AD∥OC(1)求证:△ADB∽△OBC(2)若AB=2,BC=,求AD的长(结果保留根号)答案:1A .(1)能,勾股定理。 (2)能。180°—∠O—∠A=90°2A. (1)略(2).先求∠OQP=30°,得到OP=1/2OQ。又∵OP=OS,∴OS=1/2OQ1B.12B.41C. 连结OC,先证△OBC是等边三角形,再证∠DCB=30°即OC⊥CD2C.(1)∵∠ADB=∠ABC=90°∠DAB=∠C0B ∴△ADB∽△OBC(2)AD=§3.1.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A.如图3-1-1,EB为半圆O的直径,点A在EB的延长线上,AD切半圆O于点D,BC⊥AD于点C,AB=2,半圆O的半径为2,则BC的长为________。2A.如图3-1-2,已知∠AOB=30°,M为 OB边上一点,以M为圆心、2 cm为 半径作⊙M.若点M在OB边上运动,则当OM= cm时,⊙M 与OA相切. 1B.如图3-1-3,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 D是⊙O上一点,且AD∥OC(1)求证:△ADB∽△OBC(2)若AB=2,BC=,求AD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B.已知:如图3-1-4,是⊙O上一点,半径的延长线与过点的直线交于点,,.(1)求证:是⊙O的切线;(2)若,,求弦的长.1C.在△ABC中,∠ABC=90°,AB=4,BC=3,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以点O为圆心作半圆,与边AB相切于点D,交线段OC于点E,作EP⊥ED,交射线AB于点P,交射线CB于点F。如图3-1-5,求证:△ADE∽△AEP;设OA=x,AP=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当BF=1时,求线段AP的长.2C.如图3-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轴正半轴上一点,⊙与轴的正半轴交于两点,在的左侧,且的长是方程的两根,是⊙的切线,为切点,在第四象限.(1)求⊙的直径.(2)求直线的解析式.(3)在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在图中标出点所在位置,并画出(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证明,不求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12A.41B. (1)∠ADB=∠ABC=90°∠DAB=∠C0B (2)AD=2B. 连接OA,由可以得到三角形OAB为指直角三角形。1C. (1)连结OD,∠A=∠A,∠ADE=∠AEP(2) (3)2或6 )2C. (1)圆的直径为6 (2) (3) 略§3.2三角形内切圆1A. 在Rt△ABC中,∠C=90°,AC=3,AB=5,则它的内切圆与外接圆半径分别为( ) A.1.5,2.5 B.2,5 C.1,2.5 D.2,2.52A.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B.三角形的内心不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C.等边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合 D.一个圆一定有唯一一个外切三角形1B.⊿ABC的周长为30,其内切圆的半径为6, 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2B.在⊿ABC中,点O是内心,∠BAC=50°,则∠BOC=________ .1C.如图3-2-1,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a. (1)求它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 (2)根据计算结果,要求圆环的面积,只需测量哪一条弦的大小就可算出圆环的面积; (3)将条件中的“正三角形”改为“正方形”“正六边形”,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4)已知正n边形的边长为2a,请写出它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组成的圆环面积.2C.如图3-2-2,已知△ABC的内切圆⊙O分别和边BC,AC,AB切于D,E,F,如果AF=2,BD=7,CE=4. (1)求△ABC的三边长;(2)如果P为弧DF上一点,过P作⊙O的切线,交AB于M,交BC于N,求△BMN的周长.3C.如图1,在等边△ABC中,AD⊥BC于点D,一个直径与AD相等的圆与BC相切于点E、与AB相切于点F,连接EF .⑴ 判断EF与AC的位置关系(不必说明理由);⑵ 如图9-2,过E作BC的垂线,交圆于G,连接AG. 判断四边形ADE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⑶ 求证:AC与GE的交点O为此圆的圆心. 答案:1A. C2A. C1B. 902B. 115°1C.(1)a2 (2)弦AB或BC或AC (3)圆环的面积均为·()2 (4)a2 2C. (1)AB=9,BC=11,AC=6 (2)14 3C. ⑴ EF∥AC . ⑵ 四边形ADEG为矩形 . 理由:∵EG⊥BC,E为切点,∴EG为直径,∴EG=AD . 又∵AD⊥BC,EG⊥BC,∴AD∥EG,即四边形ADEG为矩形 . ⑶ 连接FG,由⑵可知EG为直径,∴ FG⊥EF,又由⑴可知,EF∥AC,∴AC⊥FG, 又∵四边形ADEG为矩形,∴EG⊥AG,则AG是已知圆的切线 . 而AB也是已知圆的切线,则AF=AG,∴ AC是FG的垂直平分线,故AC必过圆心, 因此,圆心O就是AC与EG的交点 . §3.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A.如图3-3-1是北京奥运会自行车比赛项目标志,则图中两轮所在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含 B.相交 C.相切 D.外离2A.已知⊙O1的半径为2cm,⊙O2的半径为4cm,圆心距O1O2为3cm,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1B.如图3-3-2,施工工地的水平地面上有三根外径都是1米的水泥管,两两相切地堆放在一起,则其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是 . 2B.如图3-3-3,分别表示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表示直径为的圆.图3-3-4是选择基本图形用尺规画出的图案,(1)写出图3-3-4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2)请你从图3-3-3中任意选择两种基本图形,按给定图形的大小设计一个新图案,还要选择恰当的图形部分涂上阴影,并计算阴影的面积;(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痕迹,作直角时可以使用三角板)(3)请你写一句在完成本题的过程中感受较深且与数学有关的话.1C.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R+r)x+d2=0有实数根,其中R、r分别为⊙O1、⊙O2的半径,d为两圆的圆心距,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 ( )??? A.外离 B.相交 C.相切 D.以上都不正确2C.如图,正方形中,是边上一点,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半圆与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弧外切,则的值为 3C.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以点为圆心,8为半径的圆与轴交于两点,过作直线与轴负方向相交成60°的角,且交轴于点,以点为圆心的圆与轴相切于点.(1)求直线的解析式;(2)将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轴向左平移,当第一次与外切时,求 平移的时间.答案:1A. D2A. C1B.1+2B.(1)(2)(3)略1C. D2C. 3C.(1)解:由题意得,点坐标为.在中,,点的坐标为.设直线的解析式为,由过两点,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2)如图,设平移秒后到处与第一次外切于点,与轴相切于点,连接.则轴,,在中,. ,,(秒)平移的时间为5秒.九下第二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率(一)1A、一个袋子里装有一双红色手套,一双蓝色手套,两双手套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随机地从袋中摸出两只,恰好是一双的概率是________2A、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出一张牌是“红桃”的概率是多少?抽出一张牌是“5”的概率是多少?从中随机抽出一张牌是“红桃5”的概率是多少?你从中发现了什么?1B、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个同学有两道选择题不会做,就随便选了两个答案。请你算一算,他两道都选对的概率是________(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2B、把大小和形状一模一样的的6张卡片分成两组,每组3张,分别标有数字1,2,3。将这两组卡片分别放入两个盒子中搅匀,再从中各随机抽取一张,试求(1)两张卡片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2)两张卡片的数字之和不小于5的概率。1C、小明和小杰做摸球游戏,一只不透明的口袋里只放有3个红球和5个绿球,每个球除颜色以外都相同。每次摸球前都将袋中的球充分搅匀,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录颜色后再放回。若是红球小明得3分,若是绿球小杰得2分,游戏结束时得分多者获胜。(1)你认为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2)若你认为公平,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公平,也请说明理由,并修改规则,使该游戏对双方公平。2C、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若干个(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其中红球2个(分别标有1号、2号),篮球1个。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它是篮球的概率是。(1)求袋中黄球的概率(2)第一次摸出一个球后放回,第二次再摸出一个球,求两次摸到相同颜色球的概率。(3)第一次摸出一个球(不放回),第二次再摸出一个球,求两次摸到不同颜色球的概率。答案:1A、;2A、P(取出红桃)=,P(取出5)=,P(取出红桃5)=。从中发现P(取出红桃)×P(取出5)=P(取出红桃5);1B、2B、1C、不公平。P(摸出红球)=,P(摸出绿球)=。小明平均每次得分为,小杰平均每次得分为,而<,所以游戏对双方不公平。可以这样修改①口袋里只放有2个红球和3个绿球;②摸出红球小明得5分,摸出绿球小杰得3分等等。2C、黄球1个;两次摸到相同颜色的球的概率为,两次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概率为§2.1 简单事件的概率(二)1A、有2名男生和2名女生,金老师要随机地、两两一对地为他们排座位。一男一女坐在一起的概率是________2A、小红、小麦、小琴在一起做游戏时需要确定做游戏的先后顺序,她们约定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确定。请问在一个回合中三人都出“布”的概率是_________1B、从-2,-1,1,2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一次函数y=kx+b的系数k,b,则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__2B、已知函数,令=,可得函数图像上的十个点,在这十个点中随机取两个点,则P、Q两点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概率是__________1C、某校有A、B两个餐厅,甲、乙、丙三个学生各自随机选择其中一个餐厅用餐。(1)求甲、乙、丙三个学生在同一个餐厅用餐的概率(2)求甲、乙、丙三个学生中至少有一个在B餐厅用餐的概率。2C、亲爱的同学,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颜色的游戏:一个不透明的小盒中,装有A、B、C三张除颜色以外完全相同的卡片,卡片A面均为红色,卡片B面均为绿色,卡片C一面为红,一面为绿。(1)从小盒中任意抽出一张卡片放在桌子上,朝上一面恰好是绿色,抽出那张卡片的概率为0?(2)若要你猜(1)中抽出的卡片朝下一面是什么颜色,猜哪种颜色的正确率可能高点?请你列出表格,用概率的知识予以说明。答案:1A、;2A、1B、2B、1C、2C、抽出卡片A的概率为0 ;一定不会抽出A,只会抽出卡片B 和C,且抽出的卡片朝上一面是绿色,那么可列下表朝上B(绿1)B(绿2)C(绿)朝下B(绿2)B(绿1)C(红)可见猜绿色正确率高点。§2.2估计概率1A、某灯泡厂的一次质量检查,从2000个灯泡中抽查了100个,其中有8个不合格,则出现不合格的灯泡的频率为_________,在这2000个灯泡中,估计有_______个灯泡不合格。2A、下表是对某篮球运动员投3分球的测试结果:投篮次数1050100150200命中次数94070108144(1)根据上表求出运动员投一次3分球命中的概率是多少?(2)根据上表,假如运动员有5次投3分球的机会,估计他能得多少分?1B、一条信息可通过如图所示的网络线由A点往各站点传 递(同级 别站点不能传递),则信息由A点到达d3的 所有不同途径达到的概率是 _________ 2B、如果口袋中只有若干个白球,没有其它颜色的球,而且 不许将球倒出来。若想估计出白球的个数,可采用的方法有: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按方法一,向口袋中放5个黑球,并通过多次实验,估计出黑球的概率为0.2,则你可估计出白球的数目为_________。若按方法二,从口袋中抽出5个白球,将它们做上标记,并通过多次实验,估计出做上标记的概率为0.2,则你可估计出口袋中白球的数目为______。1C、小红和小英两位同学在学习“概率”时,做投骰子(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实验,她们共做了60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朝上的点数123456出现的点数79682010计算“3点朝上”的频率和“5点朝上”的频率;小英说:“根据实验,一次实验中出现5点朝上的概率最大。”小红说:“如果投掷600次,那么出现6点朝上的次数正好100次。”小英和小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小英和小红各投掷一枚骰子,用列表和画数状图的方法求出两枚骰子朝上的点数之和为3的倍数的概率。2C、某商场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所示),并规定:顾客购物100元以上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个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计算并完成表格:转动转盘的次数n1001502005008001000落在香皂的次数m68111136345564701落在香皂的频率0.740.680.705(2)请估计当n很大时,频率将会接近多少?(3)假如你去转动该转盘 一次,你获得香皂的概率约是多少?(4)在该转盘中,标有香皂区域的扇形的圆心角大约是多少?(精确到1O)?(5)商店估计“五一”期间将会有10万人转动转盘,那么商店要准备多少条质地优等的毛巾?答案:1A、,1602A、0.72,111B、2B、方法一:向口袋中放几个黑球;方法二:从口袋中摸出几个球并将它们染黑或做上标记,20,251C、“3点朝上”的频率是,“5点朝上”的频率是;小英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当实验的次数足够大时,该事件发生的频率才会稳定在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小红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事件发生具有随机性,故“6点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100次。列表略。“点数之和为3的倍数”的概率为。2C、0.68,0.69,0.701;当n很大时,频率会接近0.7;获得香皂的概率是0.7;圆心角的度数是252度;3万条。§2.3 概率的简单应用1A、书架的第一层放有2本文艺书,3本科技书,书架的第二层放有4本文艺书、1本科技书,从两层各取1本书,恰好都是科技书的概率是_________2A、现有甲、乙两把不相同的锁,各配有3把钥匙,总共有6把钥匙,从6把钥匙中取出2把,恰好能打开两把锁的概率是_________;要想打开甲乙两把锁,至少取_____把。1B、小民和小易按如下的规则做游戏:桌面上放有13支铅笔,每次取一支或两支,由小民先取,最后取完铅笔的人获胜,如果小民获胜的概率为1,那么小民第一次应该取走_____支。2B、在围棋盒中有x颗黑色棋子和y颗白色棋子,从盒子中随机的取出一颗棋子,如果它是黑色棋子的概率为。(1)试写出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往盒中再放进10颗黑色的棋子,则取得黑色棋子的概率变为,求x和y的值。1C、某电脑公司有A、B、C、三种型号的甲品牌电脑和D、E两种型号的乙品牌电脑。丰潭中学要从甲、乙两种品牌电脑中各选购一种型号的电脑。(1)写出所有选购方案(利用画数状图和列表方法表示);(2)如果(1)中各种选购方案被选中的可能性相同,那么型号A电脑被选中的概率是多少?(3)现知丰潭中学购买甲乙两种电脑共36台(价格如图所示),恰好用了10万元人民币,其中甲品牌电脑为A型号电脑,求购买的A型号电脑有几台。2C、(1)一个飞镖由两个同心圆(如图所示)组成,两圆的半径之比为1:2,任意投掷一飞镖,击中B区的概率是击中A区概率的_______倍。(2)解决上面的问题,小杰同学猛然醒悟,过去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办法了,这个问题是:如何知道一个不规则封闭图形(如图所示)的面积(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及用品)?请你应有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步骤。答案:1A、2A、1B、22B、,1C、共有6种选购方案,图表略;台2C、主要步骤:1、在封闭图形内画出一个半径为单位1的圆;2、在不远处向圈内掷飞镖,且记录下石子落在圆圈内的频数和落在黄色区域内的频数,由频数估计概率;3、估算:黄色区域的面积:圆的面积=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落在圆内的概率;四、不规则封闭图形的面积=黄色区域面积+圆的面积九下第四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1A.关于盲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我们把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2)我们上山和下山时视野的盲区是相同的(3)我们坐车向前行驶,有时会发现一些高大的建筑物会被比它矮的建筑物挡住(4)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在高处视野盲区要小,视野范围要大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A.如图所示,某校宣传栏后面2米处种了一排树,每隔2米一棵,共种了6棵。小勇站在距宣传栏中间位置的垂直距离3米处,正好看到两端的树干,其余的4棵均被挡住,那么宣传栏的长为 米。(不计宣传栏的厚度) 1B.我们坐公共汽车下车后,不要从车前车后猛跑,为什么? 2B.如图,在一个房间里小颖被分别平行墙面的两个柜子AB,CD挡住了视线,则当视点P朝平行于CD的方向移动到点Q时,该视点盲区的地面面积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C.右图表示正六棱柱形状的高大建筑物,图2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该建筑物的俯视图,P,Q,M,N表示小明在地面上的活动区域,小明想同时看到该建筑物的三个侧面,他应在( )(c)A.P区域 B.Q区域 C.M区域 D.N区域2C.一幢大楼高30米,小李在距大楼495米处看大楼,由于前面有障碍物遮挡,他站在1米高的凳子上,恰好看见大楼的楼顶。他如果后退,需要退后几米才能看见这幢大楼楼顶?答案:1A.C2A. 61B.因为汽车司机的视线在车前车后有看不见的地方,即盲区。汽车前进或倒退时,在车前火车后走很容易出危险。2B.B1C.B2C.18米§4.2.1 投影(1)1A.下列投影属于平行投影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 B、灯光下的人影 C、皮影戏中的人物2A. 如图,画出在阳光下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M是建筑物).1B.小明拿一个等腰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腰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2B.同学们想知道如图篮球架篮板的宽度AB,小雨设计了一个方案:只要在阳光下测得篮板宽边的影子A’B’的长度就可以了。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请说明,并测量求出图中的篮板宽度。(比例尺:1:120)1C.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竿子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A 两根都垂直于地面 B 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 C 两根竿子不平行 D 一根倒在地上,一根垂直于地面2C.为解决楼房之间的挡光问题,某地区规定:两幢楼房间的距离至少为40米,中午12时不能挡光.如图,某旧楼的一楼窗台高1米,要在此楼正南方40米处再建一幢新楼.已知该地区冬天中午12时阳光从正南方照射,并且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最小为30°,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请问新建楼房最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3C.某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树影测量树高,如图(1),已测出树的影长为12米,并测出此时太阳光线与地面成夹角.(1)求出树高;(2)因水土流失,此时树沿太阳光线方向倒下,在倾倒过程中,树影长度发生了变化,假设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保持不变.(用图(2)解答)①求树与地面成角时的影长;②求树的最大影长.答案:1A.A2A. 图略 1B.B 2B. 理由:平行投影中,当线段AB(篮板宽边)与投影面平行时,其投影是与线段等长的线段A’B’ 测量得:A’B’=1.5厘米,所以AB=180cm=1.8米1C.C 2C.过C作CH⊥DB于H,答:新建楼房最高为24米。3C.(1) (米). 得树高约7米. (2)①如图(2),(米) (米) (米).答:树与地面成角时影长约13米. ②如图(2)当树与地面成角时影长最大(或树与光线垂直时影长最大或光线与半径为的相切时影长最大) (米).答:树的最大影长约14米.§4.2.2. 投影(2)1A.一天上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m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m比赛,如图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乙照片是参加100m的B.甲照片是参加 400m的 C.乙照片是参加 400m的 D.无法判断甲、乙两张照片2A.如图是一个圆锥在某平面上的正投影,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__.1B.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小丽拿着一块矩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2B.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 (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1C.如图是小明一天上学时看到一棵树的影子的俯视图,请你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说明你的理由。 2C. 如图所示,点表示广场上的一盏照明灯.(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敏在照明灯照射下的影子(用线段表示);(2)若小丽到灯柱的距离为4.5米,照明灯到灯柱的距离为1.5米,小丽目测照明灯的仰角为,她的目高为1.6米,试求照明灯到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答案:1A. C2A. 1B. A 2B. (1)如图,连接AC,过点D作DF∥AC,交直线BC于点F,线段EF即为DE的投影.(2)∵AC∥DF,∴∠ACB=∠DFE,∴∠ABC=∠DEF=90°,∴△ABC∽△DEF,∴,∴DE=10(m).1C. D、B、A、C,因为随着太阳的移动,树影按西-北-东的方向变化2C.(1)如图线段是小敏的影子, (2)过点作于, 过点作于,交于点, 则 在中,, (米) (米) 米 (米) 答:照明灯到地面的距离为5.9米 §4.3.1 简单物体三视图1A.底面与投影面垂直的圆锥体的正投影是( ) A. 圆 B. 三角形 3C. 矩形 D. 正方形2A.直角三角形的正投影可能是 。1B.已知某四棱柱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你能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吗?2B.如图是某种几何体的三视图,你知道该几何体的形状吗?又是如何放置的?1C.一个长方体的左视图、俯视图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则其主视图的面积为 ( )A. 6 B. 8 C.12 D. 242C.如图,19个边长为1cm的正方体重叠成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cm2?答案:1A. B2A. 三角形或线段1B.俯视图能体现物体的左、右、前、后,不能体现上、下,即不能确定四棱柱的高,所以此题答案不唯一。2B. 此图是一个空心圆柱体,且该空心圆柱体的底面是朝正面水平放置的。1C.B2C. 54§4.3.2 简单物体三视图1A.写出2个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 , 。2A.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 请在括号内填上立体图形的名称.1B.与如图所示的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是(??? )2B.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它是什么几何体?请你补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1C.由几个小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求组成几何体的小立方体个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C.已知一个木头模型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与实际尺寸的比例为1:50. (1)从三视图中量出尺寸,并换算成实际尺寸,标注 在立体图形上; (3)制作这个模型的木料密度为360kg/m3,则这个模型的质量是多少kg?如要漆这个模型,每千克油漆可以漆1m2,则需要多少油漆?答案:1A.正方体,球2A.圆柱,三棱锥1B.B2B.三棱柱1C.最大值12,最小值7.2C.(1)略(2)提示:这个模型的立体图形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叠放的长方体,先求体积可得质量;求出表面积可得油漆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第一章《反比例函数》.doc 九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doc 九上第二章《二次函数》.doc 九上第四章《相似三角形》.doc 九下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doc 九下第三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九下第二章《简单事件的概率》.doc 九下第四章《投影与三视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