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2—2)数学:第2章《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素材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选修2—2)数学:第2章《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素材2

资源简介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精析
  在数学中,证明是引用一些真实的命题来确定某命题真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常用的证明方法有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直接证明
  直接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推得命题成立的,这种证明通常称为直接证明.常用的直接证明方法有综合法与分析法.
  (1)综合法与分析法要点解析表
  (2)对分析法证题的说明
  “若A成立,则B成立”,此命题用分析法证明的步骤如下:要证明(或为了证明)B成立,只需证明成立(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要证成立,只需证明成立(是成立的充分条件),…,要证明成立,只需证明A成立(A是成立的充分条件),∵A成立,∴B成立.
注:①每一步都是寻求充分不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但绝不能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在寻求充分条件时,起调控方向作用的是本题条件.即在一系列可以证明结论的条件中,与本题条件较为接近的条件,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③“只需证明”、“为了证明”、“∵A成立,∴B成立”类似这些语言必须有,而且要用它们把每一步连结起来.
  (3)综合法和分析法的优缺点
  分析法容易探路,且探路与表述合一,缺点是表述繁琐,且容易出错.
综合法条理清晰,宜于表述,缺点是探路艰难,易生枝节.
  因此,在实际解题时,常把二者交互使用,互补优缺,形成了分析综合法.先以分析法为主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过程.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由条件证明这个中间结论,则原命题得证.
  2.间接证明
  不是从正面论证命题的真实性,而是考虑证明它的等价命题,间接地达到目的.常见的间接证明方法是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p则q”的过程可以用以下框图表示:
  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一般有下面三个步骤:
  (1)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定原结论的反面为真;
  (2)归谬———从反设和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结果;
  (3)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不真,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
  注:①反设要准确,即取结论的否定形式时要准确,有些否定形式需注意全称量词与特称量词的相互转换.
  ②所说的矛盾结果,通常是指推出的结果与公理、定义、定理、条件矛盾或与临时假定矛盾,以及自相矛盾等各种情况.
反证法往往用于解决正面解决较为困难的问题(正难则反)或需分多种情况讨论的问题(如至多、至少等问题)等.
反证法中的“特殊化”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反证法的难点在于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后,如何合理地展开思路,以便尽快凸现矛盾.笔者认为,“特殊化”有时是反证法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一、特殊值
  巧合的数目,特殊的数字,个性化的特征,看似纯属偶然,但往往蕴含着正确解法的必然.
  例1 设、是定义上的函数.证明:存在、,使得.
  分析:要找出具体的、,难以下手,不妨考虑用反证法.21世纪教育网
  证明:假设这样的、不存在.取特殊值,,得.
  同理,,,.21世纪教育网
  故,
  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原命题成立.
  注:本题反复利用与这两个特殊值,并进行凑配,从而推得矛盾“”.
  二、特殊运算
  某些相对独立的对象各有各的特点,不足以发现问题的本质,而当通过特殊运算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时,矛盾便暴露无遗了.
  1.求和
  例2 今有有限个砝码,它们的总重量是,将它们分别编号为.证明:从这有限个砝码中必可找出一个编号为的砝码,它的重量大于.
  证明:假设不存在这样一个编号,使得相应的砝码重量.
  设共有个砝码,.
  从而,有,,,.21世纪教育网
  累加求和,得,矛盾 .
  因此,原命题成立.21世纪教育网
  2.求积
  例3 证明:任何三个实数都不可能同时满足下列三个不等式:,,.
  分析:本题要证明所有的对象都具有同一性质,无法从正面考虑,宜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存在三个实数同时满足题设的三个不等式.将它们的两端都同时平方,然后分别移项、分解因式得
,  ①
  ,  ②
  .   ③
  ①②③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原命题成立.
  注:本题所得到的三个不等式,单独看哪一个都看不出有什么毛病,而一旦把它们求积,矛盾便凸现在眼前了.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