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2—2)数学:第2章《数学归纳法》素材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选修2—2)数学:第2章《数学归纳法》素材2

资源简介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常常以观察、试验、类比、联想、归纳提出合理的科学猜想,通过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可以保证猜想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广泛的用来证明等式、不等式、整除性问题等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下面举例说明数学归纳法的几种应用.
  一、等式问题
  例1 已知,求证:.
  证明:(1)当时,等式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2)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
  .
  则当时,
  



  ∴当时,等式成立.
  综上,由(1)和(2)可知,对于任何,等式成立.
  评注:本题在证明过程中突出了一个凑字,即“凑”结论,关键是明确时证明的目标,充分考虑由到时,命题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不等式问题
  例2 求证:.
  证明:(1)当n=2时,左边,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
  则当时,
  

  所以当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1)和(2)可知,原不等式对一切,均成立.
  评注:本题在由到时的推证过程中应用了“放缩”的技巧,使问题简单化,这是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常用的方法之一.
  三、整除性问题
  例3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能被9整除.
  证明:(1)当n=1时,(3×1+1)×71-1=27,能被9整除,所以命题成立.
  (2)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能被9整除.
  那么当时,
  

  由归纳假设知,能被9整除,而也能被9整除,故能被9整除.
  这就是说,当时,命题也成立.21世纪教育网
  由(1)和(2)可知,对一切,都能被9整除.
评注:涉及整除问题,常利用提取公因式凑成假设、凑出整除式等方法,其中等价变换的技巧性较强.
归纳 猜想 证明
  “归纳——猜想——证明”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也是数学归纳法应用的重点题型.解这类问题,需从特殊情况入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猜想出一般规律,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其中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归纳猜想,下面举例说明.
  例1 是否存在常数a、b、c,使得等式对一切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21世纪教育网
  分析:可先进行计算,找到a、b、c的值,再归纳猜想,最后证明.
  解:假设存在常数a、b、c使上式对均成立,
  则当时上式显然也成立,此时可得
  ,
  解此方程组,可得.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对一切均成立.
  当时,命题显然成立.
  假设时,命题成立.
  即,
  那么当时,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即当时,命题成立.
  综上所述,存在常数,
使得等式对一切均成立.
  例2 数列满足,前n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该题未给出猜想信息,可先创造条件得出结论,再证明.
  解:∵,∴.
  由变形整理,得,
  取正根,得,
  由及,得
  ,变形整理,得,
  取正根,得.
  同理,求得.
  由此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时,上面已求出,结论成立.
  (2)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
  那么当时,

  整理,得,取正根,得,
  故时,结论成立.
  由(1)和(2),可知对任何,成立.
  例3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任意的都满足:,若,,求证:.
  分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通过赋值、计算、猜想、证明四步完成.
  证明:∵对任意都成立,
  ∴对于
  当时,;
  当时,;
  当时,;
  …,
  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时,,(※)式成立.
  (2)假设时,(※)式成立,即,
  当时,

  ∴时,(※)式成立.
  由(1)和(2),可知对任何,成立.
  所以.
  要证明结论成立,只需证明.
  ∵,
  ∴成立.
斐波那契级数
  1,1,2,3,5,8,13,21,34,…,在这些数中,从第3项开始,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的两个数的和,例如,,等等,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级数.
  斐波那契级数出现在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1174~1250)在1202年所著的《算盘书》中.书中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如果每对兔子每月能繁殖一对子兔,而子兔在出生后第二个月就有生殖能力,第三个月就生产一对兔子,以后每个月生产一对,假定每对兔子都是一雌一雄.试问一对兔子一年能繁殖多少对兔子?
  由这个问题得出的序列就是上面列出的序列.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序列在许多场合都出现.因此,我们需要对它作些探讨.序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斐波那契数.若第n个斐波那契数记为,则我们有,,,,,….21世纪教育网
  这个序列有下面的递推关系
  .
  斐波那契数的通项公式是21世纪教育网
  .①
  这个公式是法国数学家比内(Binet)求出的.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它.
  斐波那契级数的构造法告诉我们,从第3项开始,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并且只有在给定了开头的两项之后,整个级数才能确定.所以在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公式①时,需要对数学归纳法的基本程序作变动:
  (1)公式①对,这两种情况都正确;
  (2)假定公式①对一切都成立,证明它对也正确.
  证明:(1)为了下面的证明,我们需要算出
  .②
  类似地,,③
  从而,.
  (2)当时,

  (3)当时,

  这就证明了当和时公式①是正确的.
  (4)设n是任意自然数,并假定公式①对一切都成立,证明它对正确.根据斐波那契数的定义,我们有



  由②③,得
  

  原命题得证.
  斐波那契数是大自然的一个基本模式,它出现在许多场合.在花的花瓣中存在斐波那契模式.几乎所有的花,其花瓣都是斐波那契数.例如百合花的花瓣有3瓣;梅花有5瓣;许多翠雀属植物有8瓣;万寿菊的花有13瓣;紫菀属的植物有21瓣;大多数雏菊有34、55、89瓣.在向日葵的花盘内葵花子的螺旋模式中也可以发现斐波那契级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