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纲要教学设计的研究背景教学设计概念分析中学数学教学过程评析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模式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设计的研究背景(一)20世纪上半叶(杜威/桑代克)科学教学论的早期发展 (二)进制20世纪50、60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三)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参考文献:《教学设计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张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学设计研究概念分析教学设计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评估实验结果修改解决方案教学设计的产品就是经过检验的教学系统探究教学设计的工作规则,以这些规则知识指导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发展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使人进一步了解为促进人学习数学的内容过程,有系统的设计具体外部条件的规则。有系统的提出关于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实际建议,包括工作步骤和具体做法,适合教学实际的运用。教学设计的研究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学生課程教材课程教材结果情境时间目标目标目标经验积累基本素养身心健康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需要社会因素方法评价教学过程(2)分析情境对 象条 件相关资源(3)组织管理任 务职 责时间界定教学设计基本流程一、界定(1)鉴别问题评估需要确定目标明确问题二、开发(5)方法说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媒体使用(6)建立模型教材重点教材难点呈现顺序(4)鉴别目标最终目标从属目标三、评估(8)分析结果目 标方 法(7)检验模型进行实验收集数据(9)修正方案决 策行 动讨论几个常见的现象创设现实意义的情境必要性呈现的顺序选择策略课件的华丽程度与教学内容的相称性数学知识的展开与提练课堂提问的价值标准课堂小结的千篇一律性……教学设计内容与形式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目标描述教学分析——内容/方法(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具/学具/模型/课件教学过程——问题情境/知识探究/知识运用/小结作业/知识拓展/板书设计设计说明——设计思路/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三个要素(1)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2)设计意图——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3)教学过程——操作的手段,教学情境,教学流程,评价方案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过程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结果学什么数学?之前学过什么数学?学习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教学目标有远期目标,近期目标,过程目标设计意图的形成从数学本质出发 (知识内涵/思想方法/运用技巧)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 (广度/深度)教学特色体现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溶入整体设计和谐统一我们身边的创意数学美学的教学主线(徐渊楫)关爱自然主题教学(胡赵云)传统经典的演变(盛志军)项目导向式(陈建忠)(曲柄连杆机构)教学《余弦定理》“玩”中学数学(潘建德)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的数学(王静)。。。所有的创意都离不开数学本质具体类型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数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数学命题的教学设计数学应用的教学设计巩固课的教学设计数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是组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好的数学问题的特点:探索性、现实性、趣味性、开放性、拓展性例:太阳光与影子具体设计问题时的注意点处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挑战性)新颖性、趣味性、现实性、艺术性层递性(一般规则:由浅?深、易?难)重视数学思想和模型优化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常见手段以数学典故、史实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以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数学悬念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做数学”的无穷乐趣以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作为创设工具,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教育功能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也是思维的单元,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基础,又是判断、推理的结晶数学概念能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分为引入、形成、巩固和运用等几个阶段例: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数学命题的教学设计数学中,用来表示数学判断的语句或符号的组合称为数学命题,包括公式、公理、定理以及数学题中的判断等。命题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命题的设计包括:命题的提出、明确、证明与推导、运用与系统化例:探索勾股定理数学知识应用的教学设计例题(示范与模仿)习题(演练与解答)问题(数学讨论与解决)例:七桥问题和一笔画数学巩固课的教学设计练习课:复习、典型例题分析、示范、练习、小结作业讲评课:情况介绍、分析评议、总结作业复习课:复习提纲、复习、总结、作业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基本问题为核心,变式练习引用开放题等形式展开复习几个思考教学设计是责任——教师的职责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是学习——学习是工作、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发展教学设计是预设——预则立,不预则废:备料、备战、备荒教学设计是建构——角色的变换:从教到学。知识的重组:知识体系、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是提升——从教学设计走向研究、走教研结合之路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思考与练习选择一个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尝试。要求:——结构完整,有新意——选择一个教学片段用10 ~1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引题一线教师的关注点是课堂教学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经历参照模仿的过程几个触点 微软考题/1953年的诺贝尔奖 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 1930年,20出头的奶奶养育了3个孩子和一群鸡鸭。那年,一窝鸡蛋孵到只剩两天出壳,母鸡却意外身亡。奶奶只好把鸡蛋移至灶头人工孵化。在奶奶将新母鸡物色好之前,有4只性急的鸡仔先出壳了。这4只第一眼认错了妈妈的小鸡仔在此后的日子里总是跟在奶奶的身前脚后,而对“继母”感情淡薄。后来,这4只小鸡仔因为缺少母鸡的庇护先后夭折。 在此之前,奶奶及奶奶的前辈们就明白一个理:小鸡小鸭总是把它生出后看到的第一个在眼前晃动的物体当做妈妈,而且以后很难改变。 洛伦兹(Lorenz.Konrad)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在奶奶孵鸡的同时,万里之遥的奥地利,一位名叫洛伦兹(Lorenz.Konrad)的小伙子正在观察一群小动物。1935年春天,洛伦兹偶然发现一只刚出世的小鹅总是追随自己,几经分析排除,他推测这是因为这只小鹅出世后第一眼看见的是人,所以把人当做了它的母亲。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继而,洛伦兹总结出“铭记(impriting)现象”,又称“认母现象”,并提出动物行为模式理论,认为大多数动物在生命的开始阶段,都会无须强化而本能地形成一种行为模式,且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洛伦兹藉此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能将下列图形分类吗?(1) (2) (3) (4) (5)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