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2010-11-12 陈俊很感谢大顺第一小学的教研组给我们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平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以情境引趣;以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不断寻求策略,不断解决问题,在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中,学生可以较好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及圆周率的意义,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后期几位老师的评课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经过认真的学习和反思我得出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学,促进学生自主地回到课堂活动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调查中,我了解到不少学生在看电视时目不转睛,做游戏时,兴趣盎然,力图成功。可一到书桌前就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作业抄错了题 ,就是计算失误,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孩子笨,而是没有兴趣的学习,使他们的注意力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而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措施。做为教师,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生活化、数学生活化的数学教育理念,精心设计了学生近期关注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动物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课外活动的残留思绪中拉入课堂活动中。为整节课做了一个好的开端。二、在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处提问,体验成功的快乐。任何一节教学内容,总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数学概念或知识,如何指导学生去理解、掌握这些概念和知识的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学生并非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数学课上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从而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数学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非正式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在新的数学课程中,这样的经验和知识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在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有了一定认识回顾后,进而顺向迁移出远的周长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紧紧围绕这节课的重点展开教学,把抽象的教学概念形象化,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三、提出学生不能运用旧知解决的问题,就引发学生探索欲望,进而深入到教学重点中在这节课上,在学生各抒己见解决圆的周长的测量时,学生可能说,圆形的周长可以滚动、绕绳等方法测量出来后,我先进行了演示,后马上抛出问题:出示圆形池塘,我要知道它的周长,我怎么去滚呢?并用一根拴有小球的绳子不停的甩动,形成一个虚圆,继续问:这是一个圆吗?要知道它的周长,你们还能用滚动和绕绳的方法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吗?如此一来,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在师生共同得出应该可以通过计算来解决圆形的周长后,我还进行了提问:你们估计圆形的周长跟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出直径后又问:那么圆形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一简简单单的一句提问,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积极投入到实验当中去,并探究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四、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将生活中的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在师生共同探索下归纳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后,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尝试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在解决课本中圆镜的问题后,紧接着又回到导入部分的问题,学生尝试运用所探索出来的正确科学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来解决美羊羊和喜羊羊的跑步路程问题。即使数学回到了生活,又达到整节课首尾呼应的作用。但在学生尝试计算圆镜的周长时,出现了错别字。而我当时却认为这非数学教学的问题所以仅仅是圈出来而已,并没有作出更正。但后期的评课中,评课老师给我指出这一误点,让我知道了数学和语文也是相互联系的,需要指出并加以订正。并且课堂教学中不应出现这样的错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更正。 为了确切地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为了使每一节课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了使学生思维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兴趣、问题,吸引他们高度的学习欲望,引发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恰到好处地提问,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促进他们积极动脑。并且多向其他教育工作者学习。尽量使每节课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