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在二次函数的创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阅读理解在二次函数的创新

资源简介

阅读理解在二次函数的创新
阅读理解类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型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数学适应能力、现场学习能力。它既要求善于对新情景、新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整合,又要求对新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广。现举例说明:
一、“新方法”的阅读
此题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告诉一种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对新方法中的数学旧知识、数学思想进行提炼,而后模仿运用去解决类似问题。
例1(09漳州)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例 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设,则是的二次函数.
抛物线开口向上.
又当时,,解得.
由此得抛物线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或时,.
的解集是:或.
(1)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上例,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大致图象画在答题卡上)
解析:本题运用二次函数图像增减性(旧知识)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新知识)(1)据已知的图像就可得;(2)需画出图像,据图像性质得出。
(1).
(2)设,则是的二次函数.
抛物线开口向上.又当时,,
解得.
由此得抛物线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或时,.
的解集是:或.
二、“新概念+新方法”的阅读
此题型告诉一个新的定义,但往往伴随一个新方法解决命题。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理解字面意思,快速接受新概念、新方法,运用到题目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2(09益阳)阅读材料:
如图12-1,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
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
(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的线段的长度叫△ABC的
“铅垂高”(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12-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
(2) 求△CAB的铅垂高CD及;
(3) 设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
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B=S△C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体提供了一种解决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而后放在抛物线中
合理运用。(1)抛物线解析式可用顶点式,从而求出B点的坐标,直
线AB解析式运用A、B两点即可;(2)CD长借助这两点的纵坐标的
差可求,再用新方法求面积;(3)是新方法的升华运用,关键是求出
“铅垂高”(h)。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把A(3,0)代入解析式求得,所以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由求得B点的坐标为
把,代入中,解得:
所以
(2)因为C点坐标为(1,4)
所以当x=1时,y1=4,y2=2
所以CD=4-2=2
(平方单位)
(3)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设P点的横坐标为x,△PAB的铅垂高为h,

由S△PAB=S△CAB
得:
化简得:
解得,
将代入中,
解得P点坐标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