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最值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珠海市第四中学(519015) 邱金龙在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求最值的问题,此类问题解法很多,有时解起来会很复杂、困难,但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将这些方法灵活应用在求最值问题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一、配方法例1、(2002上海文,19)已知函数f(x)=x2+2ax+2,x∈[-5,5],当a=-1时,求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本题给出的函数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求最值一般采用配方法,其顶点的纵坐标就是最值,对于给定区间求最值,则可根据其单调性来求解。解:当a=-1时,f(x)=x2-2x+2=(x-1)2+1,x∈[-5,5]∴x=1时,f(x)的最小值为1x=-5时,f(x)的最大值为37例2、(2003北京春,理4)函数f(x)=的最大值是( )A. B. C. D.分析:函数的分母是关于x 的二次代数式,通过配方,可以求出其最值。解:首先讨论分母1-x(1-x)的取值范围:1-x(1-x)=x2-x+1=(x-)2+≥.因此,有0<≤.所以,f(x)的最大值为.故选(D)。二、参数法 例3、(2005福建卷)设的最小值是( ) A、 B、 C、-3 D、 分析:如果设a+b=t,求得a,代入已知方程,则方程可化为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又因为b为实数,通过根的判别式可求参数t的取值范围。 解:设a+b=t,则a=t-b,将a=t-b代入已知方程,得:(t-b)2+2b2=6,化简,得:3b2-2tb+t2-6=0,因为b为实数,所以上述关于b的方程有实数根,即△=(-2t)2-4×3×(t2-6)=-8t2+72≥0解不等式,得:-3≤t≤3,所以,t的最小值为-3,即a+b的最小值为-3,故选(C)。三、换元法例4、若x、y为正实数,且x+y=1,求 的最小值。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是x、y为正实数,且x+y=1,容易联想到三角函数中的公式:sin2α+cos2α=1,所以本题可以引入三角函数换元。解:∵若x、y为正实数,且x+y=1,∴可设x=sin2α,y=cos2α,则=·= (2+cot2α)(2+tan2α)=4+2(cot2α+tan2α)+ cot2αtan2α=5+2(cot2α+tan2α)≥5+2×2 cotαtanα=9故 的最小值为9。例5、求函数y=x+的最小值。分析:设u=换元,两边平方后能去掉根号,将无理式变为有理式,再结合配方法来解答。解:设u=,则u≥0,且x=,∴ y=+u=(u+1)2,又∵u≥0所以,函数y=x+有最小值是。四、判别式法 例6、求函数y=的最大值。 分析:对形如y=(a2+d2≠0)的函数,求其最值,可采用判别式法,即将原函数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求出y的最值。 解:将原函数化为:(y-2)x2-(y-2)x+(y-3)=0 当y=2时,此方程无解。当y≠2时,上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即有△=[-(y-2)]2-4(y-2)(y-3)≥0, 解得:2<y≤,所以,函数有最大值为。五、数形结合法例7、(2005福建卷)非负实数满足,则x+3y的最大值为 。 分析:对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通常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不等式组的解的区域,数形结合,便于分析。解:依题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如图,解方程组:,得两直线的交点P(1,2),设t=x+3y,通过平移直线x+3y=0可以看出,当直线x+3y经过点(0,3)时,t值最大为9。所以,x+3y的最大值为9。 例8、求函数y=∣x+3∣+∣x-5∣的最小值。分析:函数的解析式中有两个绝对值式子,要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这其实是一个分段函数,可画出其图象,数形结合来解决。解:y=∣x+3∣+∣x-5∣=画出其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函数y=∣x+3∣+∣x-5∣的最小值为8。六、基本不等式法 例9、(2005重庆卷)若x、y是正数,则的最小值是 ( ) (A) 3; (B) ; (C) 4; (D) 。分析:基本不等式是:若,本题中先由a2+b2≥2ab,再根据x、y是正数,可以基本不等式求解。解:≥2=2(xy++1)≥2(2+1)=4“=”成立的条件是不矛盾,故“=”成立。答案(C)。 例10、(2005全国卷I)当时,函数的最小值( ) A.2 B. C.4 D. 解:=cotx+4tanx∵, ∴ cotx>0,tanx>0,∴cotx+4tanx≥2=4,所以,选(C)。七、利用函数的单调性例11、(2000上海,19)已知函数f(x)=,x∈[1,+∞.当a=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分析:如果能证明一个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在给定的区间上能求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本题中给定的区间是x∈[1,+∞。解:当a=时,f(x)=x++2,设,∈[1,+∞,且<f()-f()=++2-(++2)=(-)+(-) =(-)(1-)∵≥1,≥1,∴≥1,∴≤,∴1->0又-<0,∴f()<f()所以,f(x)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f(x)在区间[1,+∞)上的最小值为f(1)=.八、分离分式法例12、求函数y=的最小值。分析:注意分式的结构,分子与分母都有(x2-x),分子适当变形后,将分式分离,分子不含字母,只考虑分母,问题将容易解答。解:将函数变形为:y==1-∵x2-x+1=(x-)2+≥, ∴0<≤∴-≤1-<1,即-≤<1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