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课件:4.1.3北方的民族融合 (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课件:4.1.3北方的民族融合 (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导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北方的民族融合第3课时1、时间2、五胡3、规模4、同汉族杂居,民族差异逐渐模糊。民族融合的表现东汉、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人数已达几百万,关中地区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五 胡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 鲜卑晋西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找一找: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匈奴鲜卑羯氐羌族生活场景影响汉族的草原文化饮食、服饰、家具、音乐、舞蹈、牲畜选种改良……胡萝卜胡麻(芝麻)胡椒胡桃(核桃)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饮食融合 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在南朝时盛行。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服饰融合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当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最初是一种,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你知道凳子椅子的来历吗?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生产方式融合 今天我们普遍能看到的蒸馍、烙饼、馅饼、面条和油炸饼等食物,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后来,中原的汉族也普遍食用,又逐渐传到南方,成为受欢迎的饮食。比如我们的坐姿、高脚凳、裤装等。旗袍以前是我国满族贵族的服饰,现在已成为我国服饰的典型代表。 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小结: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十六国和黄河流域的统一政局的演变1、十六国时期的战乱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1)北魏建立拓

圭386年时间:386年
鲜卑族拓跋部拓跋珪
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
统一: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影响:结束了十六国长期纷乱割据的局面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于467年,卒于499年,他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1、背景: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③魏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2、内容(1)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洛阳①保守的鲜卑贵族会怎么想?(保守者)
②北魏孝文帝又会怎么想?(改革者)
(思路引领: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生活习俗、最终目的等方面分析)(1)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①客观原因:气候干燥;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足。影响:①使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②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基洛阳是我国古都之一,驰名中外
的历史文化名城,你还记得我们
学过的哪些朝代曾在这里建都?东周 东汉 曹魏 西晋③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②根本原因: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汉化措施 阅读史料: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通汉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法治理国家学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孝文帝改革的改革措施 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用汉制学汉礼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你发现左图与右图中的服装有什么区别吗? 右图的服装具有明显的汉族服饰宽袍大袖的特点;左图的服饰为对襟、窄衣、小袖、袒胸的胡服。鲜卑族服装和姓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上受到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他以后的皇帝均已“孝”为谥号,说明北魏皇室已接收了儒家思想。北魏黄帝的谥号又说明了什么? 《木兰辞》的歌词中“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知,木兰不是汉族女子,而是一位出自落籍中原的鲜卑族家庭的姑娘。
  从《木兰辞》歌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家庭已经汉化很深,她像其他汉族姑娘一样,常常坐在织机旁织布劳动。
  《木兰辞》的最后,借“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来表现鲜卑女子敢与男子一争高低的豪迈气概。 木兰的家庭就是被汉化的一个鲜卑家庭诗歌赏析合作探究促进
民族
融合北魏
孝文
帝的
改革迁都
洛阳汉化
措施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南北朝1、北魏的分裂2、南北朝的对峙557--581北朝:南朝:南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隋386--534534--550550--557535--557420--479479--502502--557557--589北方南方魏

吴西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你能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更替迅速说出来吗?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短暂
统一政权分立统一统一东晋3、南北朝后期,南北交往趋于正常,为国家重新统一创作了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