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火山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2、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3、继续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科学知识:1、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2、知道火山的征兆、逃生、种类等常识。3、认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欲望。能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教学难点: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3教具准备教学准备:三角架、酒精灯、火柴、易拉罐底、土豆泥、番茄酱、水、小勺、烧杯、漏斗;课件、记录单。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火山喷发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报一则新闻: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的火山御岳山突然喷发,由于正值登山旺季,这次喷发让游客猝不及防,也造成了大量的死伤,根据新华社报道,截止至目前,这次火山喷发已经造成57人遇难,6人下落不明。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日本火山灾难,搜救工作仍在持续。2、这则新闻里,发生了什么现象?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火山的问题。(板书课题:火山)二、探究新知1、观看视频,思考: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呢?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看一段关于火山爆发的视频。2、学生观看视频。3、学生交流。火山爆发时,有哪些现象?生预设可能回答:气体、浓烟、灼热的岩浆、喷出的碎屑、大量的浮石、火山灰……(适时肯定学生)4、根据视频看到的现象,结合前面学习的地壳内部知识,大胆推测,火山喷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师:根据刚才看到的现象,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生预设:与地球内部有关。你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吗?地球内部是什么情况?你的理由是什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引导方式1:高温:红色、炽热的岩浆板书:炽热的岩浆高压:有物质从地下“喷”出。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会导致“喷出?板书:高温高压、集聚上升从什么地方喷出:薄弱的裂缝板书:画线为什么有裂缝:地壳收到了力的挤压(地震、岩浆挤压岩层)引导方式2:喷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喷出来?你看过这样的“喷发”吗?举例子?从什么地方喷出来?本来有一条缝隙或通道在那里吗?可能是什么原因?稍作整理:火山喷发是怎么一回事?5、再大胆推测一下,当这座火山停止喷发,冷却后的山体会是什么样呢?用语言描述,用手比划一下。6、火山喷发后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呢?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进行验证。课件出示步骤、交流。出示材料,学生讨论实验计划(如何做?材料分别模拟的什么?观察什么?如何记录?注意事项?)开始实验。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按照大屏幕提示的步骤进行实验。7、分组观察。8:汇报交流,得出结论: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自然界的火山喷发时,也会有这种现象吗?哪些小组的火山喷发了?自然界有没有不喷发的火山?我们都成功的看到了火山的景象!(顺势提出火山的种类)通过看火山视频,做模拟实验,现在,你能说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吗?火山的成因: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如果地表内岩浆内的压力大于构成火山的岩石阻力,火山就会喷发,这种压力来自岩浆的浮力和要膨胀的气泡,如果这种压力可以轻松释放,就会出现一座平静喷发的火山,如果以爆炸的形式出现,就会出现危险喷发的火山。(完善板书)多数火山喷发后,喷发物及岩石冷却会堆积成锥状的高山,山口呈碗状或漏斗状。9、观看火山成因演示动画。三、拓展应用1、回顾课前的新闻,我们会不会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御岳山的火山爆发猝不及防,引起57人遇难,原来秀美的风光,转眼变成世界末日,我们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了解全世界火山分布图,教师简单介绍。了解火山爆发前的征兆,和火山喷发逃生的方法。四、总结下课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关于火山你还想了解的哪些问题?请大家把今天没有完成的研究继续下去,你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观看视频资料、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只要你愿意,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研究火山的专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