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岩石也变化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观察和模拟实验,让学生经历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冷热、水等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能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2、通过交流、实践、展示汇报等研究活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自主探究的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与热情。2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气温、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2、能用模拟实验的结果解释造成岩石变化的原因。3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 一、前置小研究:学生看书42--44页内容:1、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时用什么办法破除河道中的岩石?为什么用这个办法?现在呢?2、模拟温度对岩石影响实验要注意些什么?3、搜集有关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资料。活动2【导入】 二、导入:(实物观察、观图,提高兴趣,引入课题)出示一块卵石。这是什么?它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再观图(钟乳石)是什么原因引起岩石的变化呢?(板书课题:4、岩石也变化)活动3【活动】三、对学交流1、2题。(出示相关图:湘教版的科学最大的特点是按科技史来编写的,出示相关图更能体会到科学课在我们身边、在历史中、在应用中。)(交流中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并注重对学生交流的情况的把握)活动4【活动】四、汇报展示1、2题。(出示要点)(展示汇报给学生更宽的交流平台,是台上的同学与全班同学的交流,并给他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会倾听、敢说、勤思、善问的习惯。)活动5【活动】 五、小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实验的能力。)(模拟温度对岩石影响实验)活动6【活动】六、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小组与全班交流、教师把握课堂的生成资源)活动7【讲授】 七、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稀盐酸对岩石的影响。观察:你见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与同桌交流。(简介: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实际上是一种稀碳酸溶液,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石之一,这种酸性的水对自然界中的石灰岩会产生实验中同样的破坏作用活动8【活动】八、学生讲解钟乳石的形成。(汇报展示;给出参考答案)活动9【活动】九、总结。(学生小结要点,并向同桌说一说)(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活动10【导入】十、课外作业:搜集自己喜欢的岩石。(延伸拓展,体会、感想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