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小河的”哭诉“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周边的环境现状。2.能够在实地考察中搜集一些样品或证据。3.能够根据考察实际情况,对考察现状作出相对合适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关心周遍的环境,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2.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注意安全。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活动正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污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初步意识到这些污染对人类的生活会造成危害。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对科学这一门课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由于科学课上学习的内容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学习科学充满浓厚兴趣,能够比较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有些探究活动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3重点难点意识到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一.情境导入1.谈话: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美好的环境。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环境污染却日益加重。请看:(出示小河被污染前后的对比挂图)提出讨论话题:观察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感想?2.阅读“指南车信箱”里的内容,了解国家关于水环境的治理的有关规定。活动2【活动】考察水域二.考察当地的水域环境1、活动前:明确考察目的和要求,并做好相关准备,并进行安全强调。目的:了解本地水环境保护或污染情况。要求:考察时要做到细致认真,及时记录和搜集证据或样品。要集体行动,小组分工合作,不离队,注意安全。材料准备:记录本(每人一份)、每个小组:采集样本的透明空瓶子一个、考察记录单一份、(有相机的同学在家中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带来)地点:学校门前的小河。考察步骤:(1)看:颜色、漂浮物、动植物等。(2)闻:怪味、臭味。(3)采:采集水样等证据。(4)记:记录考察情况、拍下照片。2.实地考察活动:活动时,根据分组的不同,将学生分在河流的不同河段,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进行具体分工:(观察员、记录员、摄影师 )提示学生:注意搜集相关数据,如水色、气味、漂浮物的多少、排污口的数量、水中生物生存情况 3.返校,水质取样存放实验室。21教育网活动3【作业】作业三、布置作业:根据考察情况,整理分析数据,写好调查日记。小组的考察记录单水域名称:地点:水域周围的环境?有没有污水排入水中?排污口的数量?水中生活着什么生物?水面上漂浮着什么杂物?水质情况:颜色气味是否浑浊水中杂质21cnjy.com活动4【活动】整理四、整理调查数据。1.分组清点调查样品,记录单。2.给出评价的标准,对当地水域环境进行评价。并填写调查评价表:第小组水域污染实地调查评价考察地点实际状况我们的评价:在你认为合适的评价前打“√”()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21·cn·jy·com活动5【练习】拓展将本次考察活动情况拟写一篇科学考察小论文。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