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一溶液的形成(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教学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摇摇冰:市场上有一种名为”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有硝酸铵和水.喝的时候将底部的旋钮转一下,外壳和内盒中间有个小袋装的液体,旋钮转动将小袋划破,倒过来,摇一摇,使硝酸铵和水混合,罐内饮料就会变成冷饮.新知探究:一、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或者已经学过的知识中有涉及到能量变化的例子2、化学科学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实验过程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为什么有的溶质溶解于水时放热,有的则吸热呢?(从微观角度分析)5、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固体NaCl、NH4NO3、和NaOH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最优方案的原则是什么?二、探究:根据课本第29页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实验方案:(2)实验记录:水中加入的溶质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解现象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结论(3)归纳整理:放热 ;吸热 ;温度几乎没有改变。讨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会升高,其原理是什么?氧化钙固体投入水中温度也会升高,其原理是什么?三、乳化现象1.实验9-4溶剂溶质振荡前的现象振荡前的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2.阅读课本第30页,了解乳浊液定义及其特点;及生活中的乳化现象。巩固练习: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A.溶液 乳浊液 溶液 B.溶液 悬溶液 乳浊液 C.悬溶液 乳浊液 溶液 D.溶液 悬浊液 溶液2.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A、浓硫酸 B、烧碱C、生石灰 D、蔗糖E、硝酸铵F、氯化钠课堂小结:请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课题1溶液的形成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矿泉水C.汽水D.液氧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3、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A.蒸馏水B.医用酒精C.汽油D.生理盐水4、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氧化铁加入水中B.汽油加人水中C.硫酸铜加人水中D.花生油加人水中5、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乳浊液的是()A.碳酸钙加人水中B.碘加人水中C.酒精加人水中D.植物油加人水中6、在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晶体,充分振荡,得到色的溶液,其中的溶质是,溶剂是。7、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明显降低的是。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自来水B.葡萄糖注射液C.液态空气D.蒸馏水9、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清纯的井水B.淡化的海水C.净化的河水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10、将二氧化碳通人足量的下列液体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蒸馏水B.澄清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D.汽水11、把熟石灰加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这种溶液叫溶液,俗称,常用于检验气体。12、一定量的锌跟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13、物质溶解于水时,有的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请用广口瓶、试管、弯曲成如下左图所示形状的玻璃管、合适的橡皮塞和水,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能用它研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画出装置图,并简述其原理。第九单元溶液课题一溶液的形成(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应用;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宏观现象和对其组成微观粒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水、酒精、汽油等不同的常见的溶剂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溶质和溶剂的判别,初步体会事物的相对性;联系溶液的实际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学重点: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教学难点:认识溶解现象,区分溶剂、溶质、溶液。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出示一瓶高锰酸钾溶液,它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用于防治种苗病害。农业上还可以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在人类生命活动的营养都是通过溶液运输到各组织的。所以了解溶液组成及其用途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溶液。新知探究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2.都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液后是蓝色的。若固体没有被水溶解完,有什么办法使它完全被水溶解?3.观察液体有何特点:它们的颜色不同。每一种液体都一样。它们都是混合物。4.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5.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6.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活动与探究(二):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实验9-2溶剂溶质现象水碘水高锰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锰酸钾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油中,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中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3.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活动与探究(三)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4.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5.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6.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巩固练习:1.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①稀硫酸: ,②澄清石灰水: ,③碘酒: ,④锌和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⑤氢氧化钠溶液: 。2.少量的碘加入到汽油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所得到的溶液名称是。3.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用滴管缓缓加入少量酒精,不要振荡,现象是,然后振荡,现象是,该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4.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水银 B.蔗糖水C.石灰浆 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5以下不属于溶液外观上的基本特征的是( )A.均一 B.稳定 C.无色 D.透明6.组成溶液的溶质(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7.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是( )A.相同的 B.不同的 C.只有上层是相同的 D.无法确定8.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C、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D、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10.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A、两种块状固体接触B、将两种固体碾细拌合C、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动D、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混合课堂小结: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能是固、液、气态。溶液中若有水,一般水为溶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时训练.doc 课题1 溶液的形成(1)导学案.doc 课题1 溶液的形成(2)导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