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书信和标志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观察碘酒2、碘酒与淀粉会发生变化,生成一种新的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测出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程和方法:1、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米饭遇碘酒会变蓝紫色2、提供多种物体让学生实验,观察出哪些物体遇碘酒会变蓝紫色3、学生能总结出遇碘酒变蓝紫色的物体有什么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展分析、归纳、推理等科学思维,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的传递单元的《书信和标志牌》一课拓展课,在信息的传递单元里有密信的制作内容,但学生并不理解密信的制作和解读的原理,在湘教版的六年级上册的食物中的营养成份单元教学中,用碘酒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用碘酒来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针对这二个单元的教学,我设计了这节拓展课,让学生明白碘酒遇淀粉变蓝紫色的特性,知道利用碘酒遇淀粉变蓝紫色的特性来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为这二个单元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知识基础,并且学生已经熟悉了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器官进行细致观察的探究方式,这节课学生通过用心观察、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本课的活动内容生动有趣,提供的探究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研讨、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最后总结归纳出碘酒遇淀粉变蓝紫色的规律,从而成为科学规律的“发现者”和学习的主人。教学方法与策略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我在教学时,充分借助感知材料碘酒,米饭,淀粉,并布置学生从家里带来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来做实验,以实验时的颜色变化为重点突破口,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总结规律,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实验演示法,分组实验法,发现比较法贯穿整个课堂,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直接易懂、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4重点难点1、碘酒与物体发生化学化应时产生的颜色变化2、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分析、推理、总结归纳出淀粉遇碘酒变蓝紫色的特性。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前谈话1、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会有很好的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2、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爱护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3、小组分好工,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设计意图: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实验操作纪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活动2【导入】提出问题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演示实验:把碘酒滴入白色液体中,用搅拌器轻轻搅拌。提问: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学生根据观察到现象回答:颜色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蓝紫色。质疑:这种液体是什么?为什么碘酒滴入后会变蓝紫色?板书:不知名的液体+碘酒蓝紫色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碘酒滴入液体中产生的颜色变化,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活动3【讲授】设计活动,探究规律(一)探究碘酒跟米饭会不会变蓝紫色1、给米饭滴一滴碘酒,看看它会发生什么变化。(演示)多媒体展示滴管的图片,详细讲解滴管的组成及操作方法。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使用,培养学生规范使用实验器材的习惯。2、学生分组实验3、师生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变成蓝紫色思考:新产生蓝紫色的物质还是不是原来的米饭?这种不同于米饭的物质,是一种新产生的物质。米饭遇碘酒所发生的变化是一种化学变化。4、总结:碘酒跟米饭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变成了蓝紫色。板书:米饭+碘酒蓝紫色设计意图: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碘酒跟米饭发生的变化。(二)进一步探究碘酒跟哪些物体会变蓝紫色1、出示材料,让学生一一认识2、组织学生猜测,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3、小组汇报猜测结果。4、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制订验证猜测的实验方案多媒体展示实验要求:a、碘酒要滴在材料的剖面上,材料之间不能相互污染b、每次检验时,滴管不要碰到物体。c、对有争议的物体要重复做一次。d、实验过程中要安静,仔细。e、小组做好分工,并填写好记录表。5、分组实验,观察记录6、小组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7、总结:碘酒遇到土豆、红薯、馒头会变蓝紫色,碘酒遇到黄瓜、苹果不会变蓝紫色。板书:土豆、红薯、馒头+碘酒蓝紫色设计意图:提供了大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和实验能力。(三)、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规律1、问题:碘酒跟什么物体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变成蓝紫色。2、师生共同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不知名的液体遇到碘酒会变蓝紫色(2)、米饭遇到碘酒会变蓝紫色(3)土豆、红薯、馒头遇到碘酒会变蓝紫色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慢慢吃米饭、土豆、红薯、馒头有什么共同的感受。生:有甜味多媒体出示资料,学生阅读,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有一种叫淀粉的物质,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使食物变甜了4、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结论:遇碘酒变蓝紫色的物体里都有一种成份,那就是淀粉板书:淀粉+碘酒蓝紫色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活动4【讲授】分析论证,解决问题1、再次出示不知名的液体提问:这杯液体是什么?生:是淀粉溶液师:为什么是淀粉溶液?生:因为碘酒遇到含有淀粉的物体会变蓝紫色,而这杯液体遇到碘酒也会变蓝紫色,说明这杯液体里含有淀粉。2、调制淀粉溶液,验证问题学生利用准备的实验器材调制淀粉溶液,滴上碘酒,液体变成蓝紫色。结论:不知名的液体就是淀粉溶液。3、生活运用提问:在生活中,怎么利用到碘酒遇到淀粉变蓝紫色这一特性?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在食物检测中心,就是利用碘酒遇淀粉变蓝紫色这一特性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活动5【活动】激趣拓延1、讲解故事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被捕入狱时,为了和党保持联系又不被敌人发现,就用笔蘸上稀饭,在写给亲属信件的空白处,给党写机密信件,党的有关联络员接到信件后,就用一种药水浸透信,方志敏给党写的信的内容就能读出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党的联络员用的是什么药水吗?2、小组合作制作无字信件多媒体展示制作要求:(1)、用米汤在纸上写字(2)、字迹干后用碘酒在白纸上涂抹,能现出字迹3、展示小组制作的无字信件。4、组织学生整理实验器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