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21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1教学目标掌握火车、轮船传入中国以及中国近代在交通方面的变化;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并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是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1cnjy.com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21·cn·jy·com2学情分析本课是中华书局版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社会习俗都发生深刻变化为基本线索,从交通通讯、文化生活及社会生活习俗三个方面讲述了清末民初,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化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变迁,展示社会生活随着时代潮流进步的特点。同时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化紧密相关,所以本课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www.21-cn-jy.com3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难点: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2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复习提问: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2、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哪些?3、这些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二、导入新课:三、新课探究(用下列图表贯穿新课探究中)近代之前近代之后交通工具的变化步行、马车等轮船、火车通信工具的变化书信、驿站等有线电报文化生活的变化听评书、看戏、读书照相、电影、报纸、出版业社会习俗的变化发式清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剪辫服饰长袍、马褂、翎顶补服新式礼服礼节跪拜礼鞠躬、握手称谓老爷、大人等先生、君等先用图片展示近代之前原有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及生活方式(马车、轿子、人力车、独轮车、帆船;古代驿站、烽火台;听评书、看大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轮船和火车传入中国。▲活动探究。问题:近代火车和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阅读史料,体会火车(轮船)传入的重要性。“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21教育网——郑观应《盛世危言》近代通信工具的变化图片展示(早期的电报机、早期的电话机)活动探究问题:19世纪70年代以后,有线电报和有线电话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 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通过一组老照片来探究照相,电影的传入,报纸和出版机构的出现,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活动探究问题:近代以来,文化生活的变迁起到了哪些作用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看书并结合视频加深对社会习俗变化的理解。活动探究问题:剪辫有利于个人卫生,也方便工作,为什么当时还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四:课堂小结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