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动荡的中东1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2 动荡的中东1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46张PPT。没有战火下的中东生活公园 :很美,很绿,很宁静……动荡的中东以色列孩子巴勒斯坦儿童这些懵懂的孩子对中东和平进程根本没有概念,他们只是感到这是一个充满炮火和鲜血的世界,为了生存,必须拿起武器。如果不及时扭转他们的这种认识,只能埋下复仇的种子。 难道这些中东孩子,注定要匍匐在战场?硝烟笼罩下的中东 一、中东概况(一)地理“中东”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现在一般说的“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CDBAE五海三洲之地123找一找
(1)与西亚相邻的大洲亚洲非洲欧洲阿拉伯海里海地中海黑海红 海(2)西亚濒临的海域 一、中东概况(二)历史“中东”历史上这里诞生过
犹太教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020年)
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公元前30—公元476年)
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和“奥斯曼帝国”(公元16世纪—1922年) 一、中东概况(三)“中东”的战略地位中东石油资源丰富: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 。
且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位置重要。
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矛盾包括:战略地位、石油资源、宗教信仰、领土纠纷、重要文化遗产归属、大国插手冲突原因1.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______三洲交流的通道;2.中东地
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教的发源地,不同________
的和________,使这里________和冲突频发。3.中东地区__资源极其匮乏,争夺______导致冲突不断;中东战争19世纪末,巴勒斯坦地区是________居住地;一战后,英国获得该地的__________;犹太人兴起___________,受到____支持;二战后,联合国决议将该地区____,分别建立_______和__________。1948年,犹太人建立______,__________战争爆发;______获得大胜。冲突焦点________问题是中东和平的最大问题;是__________与
______矛盾的症结所在。问题由来冲突与缓和1.中东地区共爆发__次战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出
______________原则。2.1993年,巴以双方____在签署和平协议;随后,以色列总理____被____,接任领导人采取____态度,和平之路越走越难。亚非欧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民族纷争水水资源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以色列阿拉伯人委任统治权犹太复国运动英美分治犹太国阿拉伯国家以色列第一次中东以色列5土地换和平美国刺杀拉宾强硬 巴勒斯坦(Palestine)古称迦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曾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共同生活之地,后犹太人陆续迁离。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二)英国自相矛盾的政策。
一战期间,为了削弱奥斯曼帝国,允诺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其领土可以包括巴勒斯坦地区。
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表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三)联大181号决议。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图巴勒斯坦国国旗以色列国国旗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耶路撒冷城(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圣地,以色列通过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为国际城市,由联合国管辖,归属待定。一个祖先两大民族三度流散五次战争材料分析一位阿拉伯人惊恐地、迷惑不解地说:
“我不懂他们的语言;我不懂他们的习惯;
他们使我觉得我在自己的国家里就像一个外国人一样。”排犹主义是西方的一种可悲的弊病。……我们不是排犹主义者;我们也不是犹太人。
然而,西方的这个问题如今却是在使我们受损害的情况下予以解决。你们认为这样做公正吗?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联军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战机掩护以军地面部队第一次中东战争有人说,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对巴勒斯坦问题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联合国的分治决议不公正,对犹太国家有利,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极不公正,他们反对这一决议 。分治决议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致使70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逃离家园阿以矛盾激化,至1982年,阿以之间共发生了五次战争,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巴以双方长期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排他性的主权要求,该地区战火不断,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冤仇越积越深,巴以争端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争端。由于以色列统治集团坚持其扩张政策,由于美、英、苏等大国出于不同利益在此进行的干涉,使得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了后来四次中东战争的发生… …材料:
“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领土纠纷。除些之外,还有宗教和教派的斗争,各国对石油资源、水源、交通要道的争夺。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国家的争夺,促使中东各国之间旧矛盾激化和新矛盾丛生。所以战乱频繁。其中最有突出影响的是阿以冲突。”
---《当代世界知识200题》争夺领土、资源和交通要道
民族纠纷、教派斗争
美苏的插手
阿以
冲突中东战争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双方和结局埃及将船只凿沉在塞得港苏伊士运河的河道第二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入侵埃及西奈半岛军事行动的主要策划者、以军总参谋长达扬将军(前排右),及后来曾任以国防部长的沙龙(前排左)1967年6月10日,以突然袭击打赢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的以色列士兵来到圣城耶路撒冷哭墙下,告慰先人。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 第三次中东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击溃约旦军队,占领耶路撒冷旧城区1973年10月7日,埃及军队跨过苏伊士运河,继续抗击以色列军。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以色列军坦克挺进戈兰高地情景 连年战争的后果:在加沙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搂着儿子坐在一片废墟中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东战争中就有约3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
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五次中东战争的后果:
1.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2.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法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3.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收得失地
认识:
战争难以化解阿以间的分歧和积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有识之士不断涌现!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
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 自古以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可以象耶路撒冷那样,被投注那么多的信仰。身为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它接受着来自全世界18亿教徒的顶礼膜拜,神圣不可方物。   犹太教说,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城内锡安山上还有他们的?? 宗教圣殿;   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   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
——余秋雨《千年一叹》耶路撒冷城区宗教遗址——哭墙(犹)和萨赫莱清真寺(伊)
基督教的圣地——苦路盘旋期间三教的区别伊斯兰,基督教,犹太教三者信仰同一个神——上帝,基督教称“耶和华”,伊斯兰称“安拉”,犹太人称“雅威 .
犹太教只承认一部经典——《圣经旧约》,认为《新约》《古兰经》是人伪造的,同样“耶稣”“穆罕默德”是伪先知,“救世主”至今还未降临 .
基督教承认两部经典——《圣经旧约》《圣经新约》,认为《古兰经》是人伪造的,穆罕默德是伪先知。认为“摩西”是真先知,“耶稣”就是上帝本身,
伊斯兰只承认一部经典——《古兰经》,伊斯兰教反对三位一体、上帝之子、耶稣神性、原罪、赎罪 四、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978年9月,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斡旋下,萨达特同贝京在美国签订戴维营协议。埃及根据协议不费一枪一弹收复失地,解决了埃以之间三十多年的领土争端,为日后其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和解做出了榜样。1978年萨达特同贝京获诺贝尔和平奖。和平协议的达成受到了其余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指责,萨达特因此没有到奥斯陆领奖,也没能摆脱1981年10月6日(纪念十月战争8周年)遭到暗杀的厄运。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人物阿拉法特
(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拉 宾
(前以色列总理)和平的曙光 阿拉法特的身高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
世界显得有些矮小,这位叱咤风云的
中东名人身高竟然只有1.60米。他
一年四季总穿一身墨绿色的军便袋,
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悬左轮手枪,
系军用武装带。 1929年8月24日他出生于埃及开罗,
父母家庭分别是东耶路撒冷和加沙地
带的望族。名字阿拉法特就来源自耶
路以老城附近的一座山峰,原意为
“神与吉祥”。 1994年7月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阿拉法特本人曾遭逢50多次的暗杀,
终究每每逢凶化吉,被称为“九命灵
猫”,并赢得政治和个人“生存大师”的
赞誉。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
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
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
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
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阿拉法特
曾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
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阿拉法特是
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 拉 宾
(以色列前总理) “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80年代后阿以双方同意“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即以色列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各国的和平。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
建立大批定居点,迁入犹太人定居。巴解组织
宣布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巴勒斯坦国。
定都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外国旗飘扬巴勒斯坦国旗飘扬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1994年12月10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左)、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中)和以色列总理拉宾一起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 四、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995年10月4日(犹太教的安息日)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中东和平进程面临严重挑战。2005年纪念前总理伊扎克·拉宾遇刺10周年。人们希望通过缅怀拉宾,促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实现和平。拉宾 2004年11月11日,被誉为巴勒斯坦民族之魂的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一家医院病逝,享年75岁。 拉宾和阿拉法特死后,为了解决中东问题,巴以双方继续努力。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阿巴斯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1998年10月23日 巴以 签署临时和平协议阿拉法特和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部分领土撤军,
而巴勒斯坦应制定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计划。国际社会赞赏巴以签署临时和平协议。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国内,阿拉法特和内塔尼亚胡却都受到各自反对派的非议。想想有哪些办法能继续推进
中东和平进程???1、以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以土地换和平),而不是使用武力解决巴以争端;
2、合理分配水资源;
3、尊重各民族、种族的风俗习惯:
4、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6、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中东问题的未来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双方将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
第二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底):以色列军队最大程度撤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巴方出台第一部宪法;建立具有临时边界的巴勒斯坦国;推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第三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对巴以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内容包括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权、犹太人定居点等,最终建立正式的巴勒斯坦国。美国与以色列的特殊盟友关系材料一 美国在许多场合都强调对以色列的生存与安全承担责任,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是不多见的。对以色列来说,在它作出重大对外政策之前,总要征得美国政府的认可和同意。
材料二 美国以以色列的援助包括经援和军援,超过了任何一受援国。据粗略统计总额突破400亿美元。美以关系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呢?课外
了解资料与数据一些犹太人在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中担任要职,如美前国务卿基辛格、司法部长里维、联邦储备银行董事长伯恩斯和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都是美国政策的直接策划者。
20世纪70年代末,犹太资本家控制了美国25%的钢铁工业,90%的皮革工业,60%的食品加工业和40%的影视娱乐业。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中28%是犹太人;把美国带入核时代的犹太人科学家有爱因斯坦、泰勒、纽曼;美国宇航工业专家中,犹太人比例最高达60%;美国东部名牌大学的教员中30%是犹太人;在司法部门里犹太律师比例曾达到30%。课外
了解美以形成特殊关系的原因以色列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能为美提供良好的军事基地、战略物资储备和转运站;
2.军事力量强大,能够有效地维护美国的中东利益;
3.为美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军事经验和高价值的情报;
4.为美提供各种新式武器的“试验场”。
以色列在中东的政治存在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1.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一致。
2.美国公众对以同情与支持。
美国的犹太人及亲以势力往往具有影响甚至左右美对以政策的能量。课外
了解我国政府对中东问题的主张中方欢迎和支持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以巴双方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停止以暴制暴,为恢复和谈并达成协议创造条件。
尽快建立公正、权威和有效的国际监督机制,确保‘路线图’计划的落实。
尽快恢复以色列同叙利亚和黎巴嫩的谈判,并达成各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中东地区全面、持久的和平。
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和投入,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倡议尽快召开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及有关各方参加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并愿意积极参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国际努力。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大使2014年3月1日在雅加达举行的第二届东亚国家合作促进巴勒斯坦发展会议上呼吁,推进巴勒斯坦能力建设,给和平更多机会。 吴思科表示,增强巴勒斯坦能力建设是巴以和平希望所在。贫穷、落后只会滋生仇恨,发展、繁荣才能带来安宁。帮助和支持巴勒斯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国际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实现持久和平的必由之路。课外
了解动荡的中东地区一、战火频仍的中东二、中东地区
错综复杂的矛盾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1、中东的地理位置2、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3、四次中东战争1、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2、巴以冲突的历史原因3、宗教纷争和文化差异4、耶路撒冷——和平的关键练习巩固 一、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哪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
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 )
A.英法侵略埃及 B.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
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
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B二、历史诊所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绐权” 。 ( )
2、1949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 ( )
3、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 )
4、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但石油资源十分贫乏。 ( ) 三、简答题: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表现在哪些地方?B、复杂性:①大国插手地区事务,使领土争端问题严重;②复杂的民族矛盾、
尖锐的宗教斗争等;③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④几十年的斗争
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答: A、重要性:交通地位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价值巨大。对错对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